雷长锁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立项课题“立足农村实际的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编号:dwbyd17012302。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187-02
任何一个学科的性质都处于流变之中,对于语文学科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在新时代语文学科的性质由工具到综合工具人文二元相辅。有个语文教师不得不反思的和承认的问题:作为社会公器的语文,单纯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越来越显示它的羸弱和苍白。如今,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进行。语文界的教育专家们也在不断提出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如多文本阅读,多文本阅读即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其实我们可以更简单的理解就是阅读教学。阅读文字的能力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要求,而是各科学习都必备的条件和素养,也是提高各科成绩的基础,与人交流和个人习作的基本功。所以阅读教学的改进就尤为重要了。而这些年群文阅读这种大容量的课堂被很多的老师所接受和尝试。以此来解决多年来语文课堂容量小,投入多而受益少的现状。可是每一个地区的教师资源,教学资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情不同。收到的效益也不见得都尽人意。就以我所在的乡镇学校来说,地处偏远,学情参差不齐,学生阅读能力差,在对学生实施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困难重重!
一、目前多文本阅读教学遇到的问题
1.基础教育薄弱,学生没养成基本的阅读习惯。据初步的调查和了解我镇某些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发现在倡导这么多年的素质的情况下,完全没有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要求实施授课,更甚者把语文课变成了背诵课。简单识字和背诵课文的中心思想。对于阅读方法甚少提及,阅读的匮乏自然造成学生情感体验不丰富,缺乏情感的语文课堂定是枯燥无味的。
2.学生缺失家庭教育,自小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村镇中学的孩子多半属于留守孩子,自小跟着老人在家,文化水平较低老人没有办法在学习上给孩子以引导,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古时有这“孟母三迁”的佳话,可见环境对于成长是多么的重要。这里的孩字从小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缺乏对课外书籍的接触,对于课外书籍没有太大兴趣甚至排斥,没有良好的阅读根基到初中无法适应多文本授课的模式,其实是给学生无形增加了负担。
3.寄宿制学校阅读时间无法保证。寄宿制学校把时间安排满满,真可谓是360度无缝接,每一科的老师把时间抓的很紧。把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认为阅读课既浪费时间成效也看不见,还不如刷题来的提高成绩。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影响着学生。可是教育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阅读更是如此,语文的学习就是厚积薄发的课程。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倡导多年,可是我总觉得素质教育的春风还未刮到这个镇上。当然,我十分理解当处于饥饿中的人一般是先填饱肚子。如今一个不知名的乡镇中学如何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呢你?在这个唯分论仍然流行的现在,就只能靠升学考试的人数了,可是作为教育者应该从学生发展的长远考虑,而不能舍大取小,得不偿失。
4.教师教学模式固化,师资力量缺乏。由于经济原因,学校教师们难得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与外界接触少、交流少,思想的开放程度欠缺。再加上一个老师担任多科多班,教师经常处于疲倦状态,多则杂,所以老师无力无心去潜心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但是老师必须认识到,教育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续经营,学生的语文学习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语文课程框架已经到了必须拉大的时候。
5.学校对多文本教学模式并未积极推广。良好的氛围使接受新事物最好的办法,可是作为学校并未大力推广和实践,多文本教学思想并未在全体语文教师的课堂中实践,只有个别老师的蜻蜓点水的尝试,定然是形不成大的气候,学生更是无法接受这一模式。而在面对多文本阅读教学受到种种限制的农村中学,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有限的教学资源、家庭教育缺失、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的情况下提高阅读能力呢?高效的阅读策略实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于阅读评价着重强调“要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是从目前现实情况看,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要求,究其原因,有社会及教育观念的客观因素,但学生主观因素的缺失更不容忽视。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因素?我认为兴趣是关键。①作为一个新闻讲解员。让学生亲自讲出自己一天做了什么,你在为他做了什么,甚至读了什么书,将文字与事物联系在一起,帮助他学习故事的要素,首先能说出口,想说出口才能激发他主动去阅读。②做手抄报员,尝到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享受积累之乐。在阅读中觉得有用的东西自然可以“拿来”比如典型的人物语言,心理、行动和肖像描写等等,完全可以在课堂引导学生学到的内容及时迁移到课下的文章中,学生将自己在课下读到的东西进行摘抄整理设计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给老师和同学,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和读书给他带来的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动手力、思考力、设计力、摘取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自然对于课堂开多文本教学创造条件和打下根基,同時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运用之乐。③给学生一个安静阅读环境,并培养他们的阅读的耐力。④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心得,享受博学之乐。
2.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认识,树立大语文观。让学生认识到要学好语文仅仅学好课本是不够的,课文仅仅是个范例,课外阅读是对课内教学的补充和扩展,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相连,相互促进。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自然界中皆学问,打破学生狭隘的语文观。
3.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时间。学校应该每天固定的时间供学生来阅读,阅读形式不苛求,重在让学生受到阅读氛围的熏陶。老师也可身体力行给学起示范作用,俗话说:“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这种氛围使学生爱上阅读,爱上思考!
4.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引导学生变“不读”为“要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读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读的欲望,才会去自主阅读。比如简单学习一篇《十五夜望月》这首思乡念亲的诗歌,学生对于思乡这种感情并未深刻的体味,但是如果将一组思乡念亲的诗歌放在一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枫桥夜泊》1《秋风引》在比较中感受,他们情感体验就会更加的深入。同时也明白了诗歌表达同样的主题可以由不同的意象来表达!
5.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变盲目阅读为有益阅读。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对于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不可千篇一律要求。对于一般或品位不高的书,可粗读和浏览,对于好的作品应精读,甚至背诵有关内容。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对文学作品的甄别能力还不够强。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读物?在这方面应采取正面引导,不应一味的管制,甚至禁止。关键是引导学生能用正确的心态去阅读。课外阅读是与课内教学密不可分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多文本教学在农村中学的实施会变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教师要主动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改变固有模式。教师要树立长远的目光,为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计长远。如今在网上流传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在各科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而阅读成了语文的难点所在。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就更是应该在阅读方面给学生打下良好基础。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总是很困难,所以我校部分老师做出这样的尝试,先从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多个文本不容易我校课堂上开展,他们就想出办法,将学生分类,接受能力强和阅读功底好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实施多文本大容量授课,这样实现了培优的目的,提升了能力。同时对于阅读基础薄弱的学生分到一个班,老师由最基础的句子、段落、单篇文章的训练,由简单到容易,由浅入深的渗透,是这部分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掌握阅读的基本知识。教师在多文本教学课堂上可以变化课堂模式,教师少讲,学生多讲,让学生自主设计阅读的主题和阅读活动的,甚至多种文本共同探求的问题也可由学生设计,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中起引导督促作用即可。这样就活跃课堂的气氛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这一模式的实施也是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语文教研中也将这种模式提上日程,在每周的教研多次商量切实可行的方法。学校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引进群文阅读的图书以及师资力量给予我校老师进行培训!师生都在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所以多文本教学一定会在我校开出成果之花。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阅读,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曾祥芹和韩雪屏两位阅读专家曾研究,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對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多文本阅读教学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多文本阅读教学,能够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的成果,更快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目标。多文本教学显示出来了它不替代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