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肾移植术后病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获得了新生,经历了痛苦的尿毒症状态、血透的煎熬之后,劫后“新生”的感觉往往令他们喜极而泣。
然而,新的生命总要经历新的考验,肾移植病人的“新生”也要经历一些磨难。只有正确地对待这些困难,并及时地解决,顽强地抵挡住“风风雨雨”,才能延长新肾的寿命,与新肾相处融洽,让新的生命长久绽放。
影响移植肾存活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
排斥反应
造成移植肾“丢失”的原因中,65%是缘于排斥反应,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排斥反应其实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将不属于自身的物质当作“敌人”,试图“消灭”并将其从体内排除出去。移植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就是为了抑制这种排斥反应,让供肾能够在新的机体内存活下来。
相比肾移植技术的起步阶段,現在移植肾的10年健康存活率明显上升,这跟所用药物的进步和用药方案的不断更新有关。相信再过10年,移植肾的存活率又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原发病复发
除了排斥外,有10%的移植肾“丢失”是因为原发病的复发造成的。比如肾小球肾炎引起的尿毒症,肾移植术后在移植肾上又出现了肾炎;糖尿病肾病患者移植术后血糖没有控制好,新的肾发生糖尿病肾病等。
多瘤病毒感染
还有约10%的原因是多瘤病毒(BK病毒)感染。正常人群也有BK病毒感染。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免疫力差,BK病毒就会迅速繁殖,从而导致移植肾的“丢失”。
外科因素
外科因素会影响手术成败,比如由于血管、输尿管等特殊问题造成手术失败。
病人思想麻痹
肾移植后期病人思想麻痹大意,也是造成移植肾“丢失”的原因之一。
手术后早期病人一般都很重视,甚至不参加工作,每周复查,非常关注化验结果,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术后半年内病人需要服用大量的药物,而半年后需要服用的药物量就大幅度减少,因为半年后排斥风险、感染风险都明显降低了。
1~2年之后参加工作了,病人觉得自己的生活跟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有的时候就会忘记吃药,或者该检查的时候不按时检查。有些危险因素就会慢慢累积,比如排斥反应。
(摘自《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