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群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在高职阶段是重要部分,为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迎合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相关教师要深入分析,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助力学生职业人格形成,为其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借鉴,以促进高职语文教学目标以及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共同实现。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职业人格培养
引言
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文化性,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基本专业性。越来越多的高职语文教学课堂,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发挥了出来,但是对于学生基本需要交流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的职业人格培养被忽略,会影响到学生各项能力全面提高,基于此,下文将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人格培养作用
1.1提高交际能力
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中,主张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要具备较强的与人沟通与交际能力,通过语文课程的教学,则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与文字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教学中是以文字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是一种沟通工具,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容结合起来,能够使学生在文字阅读与写作中锻炼自己的交际思维,强化交际能力。从这一点来看,高职语文教学虽然是以文字教学为主,但是学生能够在语言文字的接触与理解中强化自己的信息获取与知识学习能力,将其应用到人际交往中,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
1.2培养匠人精神
高职院校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院校,在课程设置中以实用性和适用性为主,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中要具有一定的信息转化能力,即在案例学习中能够提取其中的中心思想,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起到思想上的教育作用。高职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中通过语文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人文性知识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的思想健康与价值观正确,这些对于学生的职业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职语文教学能够以文化教育的形式对学生起到人格培养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职业价值,重点培养其匠人精神。
1.3锻炼学习能力
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多种就业问题,学生从学校过度到社会,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职业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与人沟通能力以及超强的敬业精神与职业精神,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以自学的方式完成自主化学习,再结合老师的课堂讲解,深化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学习思考模式,這种学习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的自主学习和能力拓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其在工作实践中更加效率性的学习好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全面化的提升职业人格素养水平。
2高职语文教学进行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的措施
2.1有效改进教学方法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不仅需要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一定的改进和创新。以培养学生强大的职业汉语能力为目标,全面更新教学方法和模式。这需要教师下一定的功夫,比如说,在高职语文课堂的进行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职业高职汉语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这可以以一些常见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作为指导。
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模拟招聘会,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职业汉语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当中挑选出一些面试者和应聘者,选出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作为面试官。然后在语文课堂上现场进行模拟,以自我介绍,未来职业规划,工作要求等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在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很难发挥高职语文的语言性,教师只是一味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发扬和传承国学文化,没有深刻意识到语文学科的基本语言特征。
在改变自我观念的基础上,教师要想方设法,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职业汉语能力为根本目标,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贯彻和落实职业汉语能力培养,着重发挥高职语文学科的语言性,这不是要淡化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文化性,而是需要教师做到全面兼顾。结合高职学校的基本特征和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为学生的出世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2.2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多元教学方案
高职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案确定,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全面的考量,有些学生期望能够快速进入就业环节,而有些学生却期望能够通过“专升本”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自己,因而教师需要进行多元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进而确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基于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体系需要体现科学性和实用性,遵循循序渐进的深化过程,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引导之下实现逐步提升。对于有就业需要的学生侧重职业应用性教学内容,对于具有“专升本”需求的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知识的深化,通过立体多元的教学结构,实现高职语文综合教学水平的提高。
2.3强调职业人格的重点教育内容
职业人格培养应当无形渗透于教学环节中,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对于教学内容涉及的职业素养进行深化强调,可以强调爱国主义、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互相尊重等等,教学内容中能够体现的隐性内涵,教师都可以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重点强化,使这些理念能够根植于学生的思想中,促进其个人素质和职业人格的培养以及提升。
2.4重视能力考核方面
高职语文教学中关于教学考核与能力测评形式应该多样化,不能采用单一化的考试形式,在教学考核中,要对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其中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学习策划能力等,学生既要具备信息提取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文字组织、表达和转换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考察,能够促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不仅是被动式的知识获取或记忆,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加工,使之成为自己知识库中一部分[6]。在这种能力考核形式下,学生能够正视自己专业学习中的相关问题,认识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区别,也认识到理论考核与社会实践考核的区别,促使学生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中更好的塑造自己的职业人格。
结束语:
总之,将职业人格培养教学理念融合到其教学过程中有助于促进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并契合高职教育进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可以尝试引入职业人格培养内容,通过有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多元化教学,通过具体教学实践,促进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以及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共同实现。
参考文献:
[1]谢显珍,张小平.高职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人格培养[J].语文建设,2016(23):17-18.
[2]张墨.高职语文教学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研究[J].语文建设,2016(06):17-18.
[3]羊莉君.关于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0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