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荣 徐娅萍
因供应室护理工作的特别性[1],供应室护理人员在多种危害因素下进行工作,同时和器械、化学药品、消毒器材以及传染性患者等分泌物质相互接触[2],造成供应室护理人员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主要人群[3],所以,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危害的强化培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于此,本文对鄂州市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危害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解,同时进行自我防护的教育指导和培训,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意外职业伤害的发生率[4],针对于此,本文以60名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评定临床研究价值。
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对鄂州市三家医院供应室60名人员进行临床资料的调查和统计。60名护理人员中,大专25人、中专25人、初中10人。年龄为25~30岁,平均年龄(16.5±5.3)岁。婚姻状况:未婚15人、已婚45人。
发放6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100%。问卷调查的相关资料,由供应室自行完成和设计。问卷中主要分为护理人员的临床资料、职业性危害因素知识、护理人员对经常发生的职业性危害进行的防护对策。问卷总分数为26分,分数越高,则判定为对职业危害认知了解就越高。
本次研究的所有人员数据均行SPSS 17.0软件处理,其中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知识分析用率(%)的形式表示,学历不同、职称不同以及工作年限等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
详情见表1。
表1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以及维度得分分析(n=60)
学历不同、职称不同以及工作年限的区别,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了解情况的分数也有所差异性,详情见表2。
护理人员一旦被锐器刺伤,会造成乙型肝炎病毒[5]、丙型肝炎以及诱导性脱氨酶的发生[6],供应室护理人员应进行防护知识指导、紫外线会对皮肤黏膜以及眼睛产生伤害,护理人员可以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也可以选择不接种、工作过程中,一旦皮肤出现裂口的情况,可以应用防水的创可贴进行防护[7],不需要做其他处理、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后,将污血挤出后,应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不需要上报、对挥发性消毒液接触后不会发生副作用、皮肤没有损害,接触含有HIV血液或者体液不会感染病症,注射乙肝疫苗后何时会复发。
表2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了解情况差异性(±s,分)
表2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了解情况差异性(±s,分)
项目 职业危害认知评分 职业危害知识学历大专 15.45±3.50 7.33±2.32中专 13.93±3.83 16.20±2.60初中 13.69±3.36 6.02±2.20职称护士 13.69±3.36 6.02±2.20护师 13.93±3.82 16.20±2.60主管护师 15.50±3.50 7.33±2.32副主任护师 15.50±3.50 7.33±2.35工作年限(年)10~20 13.93±3.83 16.20±2.60>20 15.49±3.50 7.33±2.82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证实,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认知程度高于临床科室人员,因工作环境的特别性,供应室护理人员和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相对比,受伤危害程度就更大,感染几率也会有所上升[8],一旦在工作中受伤后,通过数据的调查和分析,对相关资料进行查询,能够提升防护要点,在当前感染知识不断普及的背景下,特别是在SARS发生之后[9],社会以及临床开始加大防护知识的宣传力度,让供应室护理人员更加积极的对防护要点进行学习。
根据本次研究数据可知,职业危害程度和学历、职称以及工作年限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工作年限越久、职称上升,职业危害认知程度也就有一定的提升。在防护措施解决过程中,因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已经广受关注,因此鉴于供应室的工作环境特点,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需要对感染性物品进行接触,所以强化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防护对策十分关键[10]。
强化职业危害认知教育,提升职业危害防护要点,新护理人员在工作前需要进行培训指导[11],强化职业安全教育的相关要点,降低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对护理人员进行防护知识指导需要长期进行,因此医院以及临床科室需要对其进行持续性的防护知识教育[12]。
综上所述,供应室职业性损伤的安全防护为系统流程,因此不仅仅是医院,全社会也需要给予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