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丙南,闵宇懿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儿科,广东 广州 51044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目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本病目前尚没有治愈方法,预防HIV感染就显得十分重要。HIV感染孕产妇有可能通过怀孕、分娩或哺乳的途径将病毒传播给其新生儿,目前已普遍应用综合性的阻断措施以阻止HIV感染孕产妇将病毒传播给其新生儿。在既往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相关阻断措施对新生儿胃肠功能的正常发育与成熟均有一定影响,导致喂养不耐受在HIV母婴阻断新生儿中时常发生,探索可有效防治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抚触联合穴位按压的方法防治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015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剖宫产出生的HIV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85例,通过简单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新生儿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开奶时间、5 min Apgar评分及母孕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①在我院分娩并于生后4 h内转入新生儿病房的HIV感染孕妇所生的足月新生儿;②其母分娩前已接受抗病毒治疗;③征得新生儿家属知情同意。
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需禁食者;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液体复苏或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者。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始经口人工喂养,生后4 h内即给予奈韦拉平口服混悬液(10 mg/mL,1.5 mL/次,每日1次)抗病毒治疗;依据新生儿喂养耐受状况进行个体化喂养,如经口喂养奶量不足或监测血糖偏低者可给予部分静脉营养治疗。
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新生儿出生24 h后,经临床医师评估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可开始给予抚触联合穴位按压治疗。抚触方法:抚触时新生儿应充分暴露,按照从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及背部的顺序依次进行抚触,抚触腹部时自右下腹向上、再向左到左下腹方向进行,速度应缓慢,力度由轻逐渐加重,以指尖前皮肤出现皱纹为力度适宜,抚触的同时注意与患儿进行语言及愉快情绪的交流,传递爱与关怀。抚触时间从每次5 min开始,新生儿适应后,逐渐延长抚触时间至每次15 min,每天2次;穴位按压取穴:足三里、中脘及天枢,每个穴位按压时间从1 min开始,新生儿适应后可延长至每次2 min,每日2次,治疗疗程1周。
观察呕吐、腹胀、胃潴留、奶量增加困难及血便等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以及每日增加奶量、完全经口喂养的日龄和恢复出生体重的日龄。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参考2003年美国儿科学会制定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1]。
两组新生儿奶量增加速度、完全经口喂养日龄及恢复出生体重日龄比较观察组奶量增加速度快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日龄及恢复出生体重日龄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奶量增加速度、达目标喂养量日龄及恢复出生体重日龄
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呕吐、腹胀、胃潴留、奶量增加困难及血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 例(%)
AIDS已在全世界广泛的流行,随着其致病源HIV的变异及发展,其高危人群已从暗娼及静脉吸毒者等向一般人群发展,并且随着女性感染者数量的上升,母婴传播情况也在不断增加,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者已占婴儿和儿童HIV感染者的90 %[2~3]。为了减少HIV的母婴垂直传播,对于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目前已普遍采用综合性的阻断方案,该阻断方案的有效措施为:产科干预+药物干预+人工喂养;HIV感染或AIDS孕妇通过应用该综合阻断措施,可使母婴传播率降至1 %~2 %[4]。剖宫产、新生儿科住院环境因素及人工喂养均会影响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相关研究已发现[5],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及菌群结构紊乱是引起喂养不耐受的重要诱因。根据我国HIV母婴阻断方案[6]要求,我院需阻断治疗的新生儿抗病毒药物选用奈韦拉平,该药物的说明书已指出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呕吐及腹痛等消化道系统反应,而这些不良反应在新生儿中就集中表现为喂养的不耐受。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如果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轻者经口摄入营养不足、需静脉营养支持及住院时间延长,重者因严重的呕吐或严重的腹胀则需禁食,这将直接影响抗病毒阻断药物的正常服用。目前防治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方法主要包括母乳喂养、药物治疗及护理支持治疗等。母乳作为新生儿首选的营养来源,其营养物质最有利于新生儿消化吸收,且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可有效地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但HIV阳性母亲其母乳存在传播病毒的风险,目前通过母乳库途径获取安全可靠的母乳尚有困难,因此HIV母婴阻断新生儿推荐使用配方奶人工喂养。药物治疗主要为促进胃肠动力药和益生菌,新生儿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常用的包括红霉素、多潘立酮及莫沙必利等,这些药物均通过肝脏代谢,因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出生后需服用奈韦拉平抗病毒阻断治疗,该药也为肝脏途径代谢,如同时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将使其发生肝脏毒性的风险加大。因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其感染状态不明,并不适宜使用具有生物活性的益生菌制剂,否则将存在药源性感染的可能。由此可见,母乳喂养及药物治疗对于HIV母婴阻断新生儿来说并不适宜,应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支持疗法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发现抚触联合穴位按压支持治疗可有效缓解新生儿喂养不耐受。
抚触疗法是通过触摸新生儿的皮肤,刺激皮肤血液循环,并通过皮肤这一感觉器官将治疗信息上传到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迷走神经,促进消化液及胃肠激素的分泌,腹部抚触时可直接刺激胃肠道,促进肠蠕动,使胃排空增快,减少胃残留及食物反流的机会[7],以利于新生儿的胃肠系统发育,提高营养的吸收能力。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胃肠、强健脾胃及助运化之功;根据相关报道[8],刺激足三里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而规律,并可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天枢穴位于腹部正中的脐部两侧,人体气机的上下浮沉均过于天枢;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腹胀、胃潴留、呕吐及排便不畅等均是中医气机不畅的表现,通过刺激天枢穴可调畅气机,通则胃肠功能良好。中脘穴可起到补益中气及调理中焦气机的作用。通过抚触联合穴位按压的共同作用,起到调整新生儿胃肠功能,防治喂养不耐受的作用。
作者简介:
马丙南(1984-),男,201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现在广东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工作。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