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红楼梦》
傅岩(语文特级教师 1974年高中入读)
1978年,经过国家出版局批准,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先后恢复出版发行了35种中外文学名著,《红楼梦》也在其列。可是学校图书馆里是借不到的。就算是新华书店有得卖,我这个穷学生也买不起。那年寒假,教语文的陈老师将他买的一套新版《红楼梦》借给我看,让我在冬日木屋里的火塘边度过了一段温暖充实的时光。
书目 外国文学名著《复活》等
倪江(语文特级教师 1981年初中入读)
我1981年随转业的父亲从福建回到老家永康。在福建时,我的所有精神养料来自《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杂志,以及路边的“小人书”。我曾经接触的小说,还是《建国三十年短篇小说集》之类的。一天,我突然在百货店里看到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外国文学名著,我的世界从那以后发生了巨变。说那时的阅读给了我大脑“天崩地裂”般的强烈感受,可谓毫不为过。
书目 连环画《三国演义》等
墨奴(书法教师 1982年初中入读)
进入初中以后,因为学校在乡政府所在地,离我家很远,要走七八里地才能到学校,父母就每天给我几角钱买早饭吃。结果那点钱全被我用来买了连环画:《三国演义》《水浒传》《渡江侦察记》等,然后我就如饥似渴地阅讀,竟然也没觉得肚子饿。
书目 《朦胧诗选》等
季丰(教师 1984年高中入读)
20世纪80年代是属于诗歌的年代。我和同学们一起朦朦胧胧地读过《朦胧诗选》,读过《探索诗集》,一直读到那次《诗歌报》的各流派诗歌大展。我在半懂不懂的状态下读过的那些朦胧诗或比朦胧诗还要朦胧的诗,为后来我对诗歌意象的解读与破译打下了基础。
还有不得不提的港台诗歌。我记得读的第一本是席慕蓉的《七里香》,读来朗朗上口。我还记得有一盒粉红色的磁带,是乔榛、丁建华配乐朗诵的席慕蓉的诗,我们用小录音机一遍遍地放着跟读。至今我仍固执地认为,如今我对诗歌音乐性的追求,应该是在那个时候萌发的。
记得90年代《诗歌报》杂志封面有句话:“爱诗,有眼光有才情的选择”。那些打动人心的句子,犹如种子在青春时光里被种下,在苍老岁月里开花。
书目 金庸武侠小说系列
冰丽(幼儿教师 1987年初中入读)
进入初中,不知什么时候班里开始疯狂地传阅武侠和言情小说。男生们昏天黑地地读金庸、古龙的小说。进入高中,学业压力越来越大,老师没办法,只能见一本没收一本,有些同学竟然趁老师不注意,做了“偷书贼”。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是家校联动,老师和家长见了金大侠和琼瑶阿姨的书,就像见了洪水猛兽。为了保护这些书籍,男生们可谓费尽心机,因为书籍难得,所以阅读的时间都是被严格限定的,时间一到必须传给下一个同学。男生中开始出现不少“大侠”,除了平常对白经常是金大侠小说人物的惯用语,行动上也没落下,校园里偷偷流行起了“练武热”。
书目 漫画《灌篮高手》等
素戈鸣(媒体人、玩具收藏家,1993年初中入读)
对我中学时代影响比较大的还是漫画吧,诸如《七龙珠》《城市猎人》《灌篮高手》等。因为我看漫画的量非常巨大,应该说20世纪80-90年代的大部分日本漫画作者的漫画我都看过。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灌篮高手》,我喜欢樱木花道和打中锋的鱼柱,他们让我充满热血,喜欢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后来进大学我也参加过CUBA,也像他们一样打起了比赛。
书目 《平凡的世界》
令君(2004年初中入读)
我会永远记住那年夏天,彼时我翻开了读师范的哥哥带回家的厚厚的《平凡的世界》。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孩子惊异地发现了自己生活的镜像:农村,贫穷,以及两兄弟的奋斗。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而写的。我会成为第二个孙少平吗?会遇到书中那样善解人意的田小霞吗?那年夏天,《平凡的世界》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年轻时候的艰难日子不需要太在意,最重要的是保持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坚持珍贵的感情。
书目 《未来简史》
半夏(2005年初中入读)
真正去读《未来简史》,最过瘾的地方不是里面有多少新知识,而是感受到了作者把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组合到一起,就能令人豁然开朗、脑洞大开的强大能力。
书目 《简·爱》
黄颖(2003年初中入读)
“课改”来了,高考卷子也改了,本来只是列入推荐书目的经典名著们终于成了“必读书目”。尽管老师号召大家把小说留到假期一鼓作气解决,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在课上没收一两本,但大家书包里的书还是一本比一本厚。文科班更疯狂,好多女生比赛着看《飘》这种大部头的超长篇,令理科那群专看“经典速读”的男生惊叹不已。有天我津津有味地趴在桌上看《简·爱》,正被罗切斯特先生迷得晕头转向时,前桌那个“第一名小姐”朝我书上瞟了一眼,惊奇道:“你现在才看《简·爱》啊?我初二的时候就看过了呢!”立刻把我噎死。
书目 《哈利·波特》系列
李思语(2003年初中入读)
这部畅销全球的书陪我度过了整个青春期。
11岁的哈利接到了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成为魔法学院的学生;11岁的我为了读他,每天跑到学校附近的书店蹭书看。
12岁的哈利毁掉了伏地魔的第一个魂器;12岁的我在一次全区作文竞赛中得了一等奖,妈妈奖励我的礼物就是《哈利·波特》的最新版。它成了我的“圣经”。
13岁的哈利终于与教父相见;13岁的我进了初中,老师让我当宣传委员。我向爸爸抱怨这份差事很辛苦,如果我会魔法就好了。但爸爸却说:“修炼魔法也很辛苦。”
14岁的哈利参加“三强争霸赛”,伏地魔正式归来;14岁的我认识了小彤,另一个铁杆“哈迷”,她成为我中学时代最好的朋友。
15岁的哈利组织了D.A.,小天狼星离开了;15岁的我读初三,整天埋首于书山题海中,为升学考试忙得焦头烂额。我不止一次幻想,魔法棒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