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中的危机信号

2018-08-08 11:19岑嵘
特别文摘 2018年3期
关键词:超前消费股灾牛市

岑嵘

2007年上半年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牛市的兴奋中,无论是菜场里的大妈还是出租车司机,谈起股票满脸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个时候,有一首歌开始流行开来,这就是《死了也不卖》。

歌中唱到:“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慌不痛快,就算深套也不卖。不等到暴涨不痛快,你会明白卖会责怪,心态会变坏,到顶部都不卖……”

到了这年六七月份,股市开始暴跌,股民相互踩踏夺路而逃,所谓的牛市最终演变成大跌。

很多投资者其实并没有听懂这首歌,一些专家甚至还煞有介事地解释说:“从方方面面的数据和现象来看,牛市已成定局,既如此,死了都不卖可谓上上之策。”

这首歌究竟发出了什么信号?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当每个人在同一时间信奉同样的投资观点时,往往以悲剧收场。比如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狂潮、18世纪的密西西比股票泡沫、19世纪的铁路股票、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股票。

1929年10月29日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股灾日。而在这年的春夏,就在股灾即将到来之前,华尔街以及整个美国却沉浸在财富的狂欢中。当时美国就流行这样一首儿歌:“噢,我的宝贝,不要吵,奶奶又买了些股票。爸爸也在牛市里把股票炒。妈妈按照秘诀买了股票,不会亏钱。宝贝,你很快就有漂亮的新鞋子。”

歌曲是社会经济的镜像,它常常唱出当下多数人的心声,当几乎所有人都认同“死了也不卖”、“股市不会亏錢”的投资策略时,股市往往正是达到顶点的时候。

2006年11月的时候,美国著名歌手埃里克·克莱普顿和J.J.卡尔发行了一张专辑,其中一首名为《很简单(Its Easy)》的歌这样唱道:“如果是钱让你为难,你也许会后悔,刷信用卡吧,先贷款三分之二。这很简单,看起来很简单,如果明天不会到来,所有东西都将免费……”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2007年8月美国金融危机来临,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到了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进一步引发全球金融海啸。

其实《很简单》正好唱出了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全社会弥漫着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民众通过借贷超前消费,而银行热衷于把钱借给根本没有还款能力的人买房,这种有毒资产又被打包成新型金融衍生产品。当房价出现下跌时,这些产品成了烫手山芋,最终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很简单》反映了美国超前消费、信贷过度以及整个社会的极度乐观的现状,这同样是个顶点的信号,乐观转眼被恐惧代替,一场空前的灾难已悄悄来临。

(摘自《深圳商报》 图/陈明贵)

猜你喜欢
超前消费股灾牛市
“00后”大学生超前消费现象调查研究
个人破产视域下恶意超前消费的法律界定
牛市或延续至全年,甲鱼接下来还会再涨一轮吗?
利剑能否终止美股十年牛市
股灾爆发近一周年 人均亏损46.65万元
股灾带给我们的六点启示
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