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凤 王琼 王凤娟
【摘要】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大学生一生的思想状况、品德行为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消费观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1)追求时尚和新颖。大学生消费者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内心丰富、敢于创新,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具有强烈的冒性精神和献身精神,其反映在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上,就是追求时尚、新颖和美丽,以图站在时代前列。在市场销售中,大学生的感觉敏锐、最易接受新鲜事物,是各种新产品、和流行产品的消费牵引者。
(2)追求个性和自我表现。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处于过渡时期,自我意识正在迅速的增长,他们追求个性与独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形成自我个性形象。在消费过程中,标新立异,强调个人主义,十分注重追求个性化的商品和能够展现自我的消费观念。
(3)注重情感,冲动性强。大学生在购物的时候易感情用事,容易受主观意识的改变、客观环境影响、还经常发生冲动性的购买。一般他们的计划性消费很少,大多数时候都是冲动性消费。只要认为商品合意,就能迅速做出购买的决定,有时候即使消费超出了个人预算。
(4)观念新颖,超前消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新颖,片面于追求时尚,但是不顾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爱虚荣,有钱就花盲目“提前消费”,使自己和家庭都背上沉重的负担。大学生經常出现没有计划的消费,而他们的消费行为与他们的消费能力不相符也就出现了超前消费的行为。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原因分析
(1)大学生消费观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随之而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是不断地发展和提高。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就比如现在电子商业发展迅速,像淘宝、唯品会、京东商城、拼多多等网上商城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消费方式,而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前沿分子更是网上消费的主要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网络操作能力强,信息获取途径多,在网络上能够很轻松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因此,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受社会文明发展的提高而不断的改变。
(2)大学生消费方式不断更新来源于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从国家经济政策、政府宏观调控、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市场供应总量及其构成等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到企业的产品设计、加工制作、广告宣传、以及产品的质量等微观经济因素都会对消费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变化,我国国内消费市场的宏观调节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产生了相应的发生了影响。其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在不断被新的观念、方式取代,消费需求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趋于多元化。面对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大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非理性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亦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和教育。
(3)学生消费观形成来源于家庭消费观念的变化。因家庭的规模、类型及所处生命周期不同,大学生的购买内容、购买意向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我国家庭的消费方式正从封闭、半封闭方式转向开放化和社会化方式。我国家庭对孩子消费观分为以下几类:权威型家庭强调服从;忽视型家庭控制很少;民主型家庭鼓励自我的表达;宠溺型家庭毫无约束。而我国家庭消费观也正影响着这些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形成。
(4)大学生在消费时受到同学们之间相互攀比,求同存异的消费特点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消费容易受身边同学影响或外界媒体诱导、明星的示范而产生求同消费。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越来越追求名牌效应,不在思想品德上面相互比较,而在穿着上面盲目比较,不断地追求物质上面带来的优越感。
三、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行为的建议
(1)建立健全社会健康消费的大环境。杜绝享乐主义,避免大学生攀比消费心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形成。构建一个节约型的社会,用节约型的社会来正确引导大学生节俭、文明、适度、理性的消费观念,追求求实消费,着重看商品的实用性、服务的可靠性、价格的合理性。
(2)强化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家庭在大学生消费观的养成中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消费观,让他们遵循消费的4个“W”原则:“why”为什么要买,买一定要加以限制,买东西一定要有理由;“What”买什么,父母要告诉他们什么应该买,而什么是不应该买的;“Where”去哪儿买,不一定只有奢侈品牌才是好的东西,在平价中也有好的商品;“When”什么时候买,一定要在必要的时候买必要的东西。同时学校也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上面应该强化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的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的形成,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3)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有利于健康消费观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提高自身修养的活动,注重自身基本素质培养,提高道德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要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勤奋节俭的精神、养成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避免盲从,养成理性的消费观念,有目的地、自觉地主动调节自己的消费行为。
(4)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观念。消费需要的满足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消费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消费需要,要充分满足这些需要,消费者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因此大学生应当对自己的收入和财产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分配,以处理好短期的消费观和长期的消费观。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理财计划,以便用有限的收入实现预定的消费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杨,张立彬.我国大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变化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柴少宗.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