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梅芳
【摘要】科学实验课被老师们经常形容为“爱并痛着”。那是因为实验课需要老师投注比较多的精力,包括器材的准备、实验报告的整理,还有实验课上超出老师预料的学生兴奋度。但也正是学生的兴奋和关注,在课堂上会出现很多精彩,让科学老师们一直爱着科学,爱着实验课,我也不例外。三年级是苏教版《科学》的起始年级,我对三年级一个班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了跟踪观察与分析,遵循实验教学的三个原则,从合理安排分组、精心准备器材、用心设计探究活动三个方面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和學生一起享受实验中的那份精彩。
【关键词】科学实验;观察记录;研究分析
概念解读:小学生的实验能力主要是指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填写记录(报告)、交流结论等多项能力的综合。
三年级是实施《科学》的起始年级,对三年级学生实验能力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调整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上有深入的思考,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观察对象:镇江市桃花坞小学三(2)班学生;个体样本:陈逸俊、殷乔蔚、徐铭泽等5人。
任务:通过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跟踪学生的科学兴趣、动手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为科学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积累第一手资料,总结出培养、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方法,更好地提高科学实验课的效率,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过程:观察学生在实验课中的现状,包括对实验器材的了解、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讨论、实验中的合作;分析学生实验课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积极寻找合适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的教材体系分为三大领域:即生命科学领域、物质科学领域、地球和宇宙科学领域。涉及的很多科学知识,都是以实验探究、实验验证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感知,形成科学概念知识储备的。
1.现状分析
苏教版《科学》从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一直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三上、三下教材中一共39个实验,其中物理实验21个,生物实验15个,地理实验3个。学生刚刚接触到科学实验,兴奋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实验课上表现出以下几种现象:现象一,眼睛只盯着实验器材,老师说什么根本不知道,实验时,完全没有章法,实验观察缺乏目的性;现象二,叫停停不了,实验过程难以控制,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无法准确描述;现象三,每人都想亲自动手做实验,缺乏分工与合作,打碎实验仪器的也不在少数。纵观全校,迫于这样的现状,老师往往选择做演示实验,而不敢让学生做分组实验。
所以,尽管实验相对简单,但对于刚接触到科学的三年级学生而言,无论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都需要老师精心准备,合理安排。因为好的实验习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科学素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实验现状,分析学生在实验中的问题,尤其是合理安排实验的类别,这将直接决定着学生实验素养的提升。所以,每一次的三(2)班的科学实验,我都精心设计,涉及实验器材的准备、学生分组的安排、实验过程的指导、实验现象的分析等。
2.研究原则
观察、分析、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的过程。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在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中,老师始终处于引导、帮助者的角色,不能以老师或个别学生的演示实验,代替探究活动的开展。
(2)充分考虑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遵循认知规律。因为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的活动太难,学生无法进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若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动手就能知道答案,探究就没有意义。
(3)探究活动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猜想、假设、反复验证、总结论证等过程,探究过程中有正确的,也会出现错误的,这些都是正常的。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不是仅仅为了寻找一个答案,方法、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3.发展趋势
从2017年秋季起,《科学》教材将从一年级开始实施,这对学校管理、教学安排、教师配备等方面都是挑战,同时也说明了科学素养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实践者,都应该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永久性目标。科学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看图说话”,是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法国的“做中学”课程与科学课程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学生的知识更多的应来源于实践,服务于生活,这才是学科学、用科学的本意。
三年级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老师确立目标,有计划地实施,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落实在平时的每一节科学课中。同时,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表现,针对学生实际改进不合理的活动实际,教无定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1.细心安排学生分组
学生实验分组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因为这决定着实验的合作完成情况。首先是需要确定“核心人物”,这个学生在小组里有号召力,实验时,大家都能听他指挥,是老师的小助手。
在做蚕豆种子的发芽实验中,有的小组人人都做,3天、5天的发芽记录全部齐全,例如陈逸俊组,这是他们组学生带来的发芽蚕豆。
他将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了分工,哪几个做实验一,观察有皮的蚕豆发芽;哪几个做实验二,将外皮剥掉,观察蚕豆的发芽情况。事实上,全班八个小组陈逸俊小组的实验最成功,这个功劳就是得益于合理分组,得益于小组长科学的安排。原本学生搞不清的胚芽、胚根,通过蚕豆发芽实验就一目了然了。(一开始,学生都以为先长出来的就是胚芽,老师也没有点破,让学生继续观察;三天后,学生自己发现了错误,及时纠正。老师再次跟学生剖析蚕豆的构造,这样学生记得更加牢固。)在实验活动中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记录能力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最可贵的是养成了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陈逸俊、徐铭泽等五位学生由一开始的不会观察、记录,到图文并茂,积极实验,进步真大,科学素养也在一天天的活动中积累起来。
下图是学生图文并茂式的实验记录表。
2.精心准备实验器材
实验探究要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有结构的材料,这样才好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探究,否则孩子们会觉得无从下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探究又何尝不是呢。一节课的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如果事先没有一些材料的准备,学生的探究就会变得漫无边际。浪费了时间不说,学生探究的质量可想而知了。
在三年级的《观察水》一课中,水的表面张力是一个难点,学生们不容易理解。而老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的话,学生仅仅是得到一个知识点,这个过程是“填鸭式”的,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探究,这样得到的知识没有基础,也不会牢固,这显然是不符合课程标准的。在处理教材中,我安排了有结构的探究,给学生准备了一些荷叶。学生把水滴在荷叶上,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水在荷叶上变成“水球”,会滚动。而且,继续滴水,一个一个的“小水球”会结合成一个大的“水球”。学生们认为小水滴就像一个一个的好朋友一样,小手拉得紧紧的,不肯轻易地分开,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会团结的水”。学生们用这个观点来解释:为什么水杯已经满了,水还是没有溢出来,水面的形状也变成了弧形的现象。还有学生说水的表面就像一层有弹性的皮,所以,水黾才能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在水面上滑行,水黾的脚就像踩在一层有弹性的皮上。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小水滴们互相拉着,使得水的表面尽量缩小的这个力就叫“表面张力”的科学概念。这样的结论比老师的说教要生动,探究的主动性也充分显示出来了。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观察认真,对于水的表面张力这个特性能形象化地用图形或者是文字表达出来。
3.用心设计实验活动
三年级学生对每一个实验都很感兴趣,都想亲自参加实验,但往往因为缺乏实际经验,导致实验的不成功。所以,作为科学老师,需要提前考虑到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用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活动。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要求让学生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哪些条件。活动分为猜想和实验验证两个环节,学生猜测种子的发芽需要空气、水、温度、阳光四个要素。对于学生的猜想,我没有评价,而是引导学生通過实验来探究验证。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持续时间长,对三年级学生而言要求较高。所以在活动中,我事先安排了讨论环节,如何控制变量?最终得出:变量是空气、水、温度,保持不变的是瓶子大小、种子数量、纸巾数量。如图所示,将四个瓶子的种子放好,全部没有接触阳光(碗柜改成书柜)。因为实验需要持续一周的时间,所以,老师带领学生做一个演示实验装置,全班一起观察。
一周后,只有3号瓶中的种子发芽。这个实验充分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温度,与阳光无关。虽然是演示性实验,但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经历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的过程,并通过有效的实验记录,初步掌握对比实验的要领。
上图是三(2)班学生设计的实验记录表,在记录表中没有阳关的参与,这样就已经能说明学生的讨论有实际价值。观察,再加上有效的实验数据,相信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科学结论,还有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细致的实验品质。下次,如果再遇到类似的实验,老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分组探究了。
因为喜爱科学,所以研究科学;因为热爱科学,所以愿意实践;带着美好的愿景,走进小学科学课堂。和三(2)班学生一起分享科学实验中的小故事,喜悦着学生的成长,享受着每天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