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筑中国梦

2018-08-07 08:04闫卉
科教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年学生中国梦

闫卉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励了中国人民为之奋斗,“四个全面”作为重要战略布局,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从“小康社会”的提出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目标和高度自信,为全体中国人民构建了宏伟的发展蓝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目标和关键一步,与中国梦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中国梦激励青年学生立志、成才和报国,青年学生要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自身本领,勇于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梦 青年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77

The Young Students Based on Comprehensively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Building the Chinese Dream

YAN Hui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Xi Jinping,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China put "the Chinese Dream" forward during visiting the exhibition of "Revival Road", inspiring the Chinese people to fighting for, the "Four Comprehensives" a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blueprint, pushing Chinese to realize the dream. From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to "comprehensively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varying from "well-off society" to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reflects the sure aim and high degree of confid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uilding a grand bluepr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Chinese people.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blueprint and the key step to achieve the Chinese dream, which has close contact with the Chinese dream. Young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the Chinese dream motivates young students to aspire, become a useful person and serve the country, the young students should base o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the great practice, firm ideals and faith, strengthen ability, have the courage to bring new ideas, fight for the great renew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the Chinese Dream; young students

“中國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为中国未来发展构建了宏伟蓝图,激起了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热情,为之共同奋斗。“四个全面”是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和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都要为之服务,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

1 中国梦激励青年学生,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未来的主力军,“中国梦”的提出无疑会对充满理想抱负的青年学生具有激励作用。激励青年学生学习和掌握本领,提高自己,投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

1.1 中国梦激励青年学生立志

青年学生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也是对未来充满理想抱负的群体。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青年学生应有的理想和追求。梦想本身具有激励鼓舞人心的力量,而中国梦的提出更具有震撼力量。每个青年学生在“中国梦”的激励下思考自己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思考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启发青年学生的思考,树立远大志向。而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的不良影响,容易使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动摇,而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意识有侵入的空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正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使青年学生可以看到祖国的未来蓝图,重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1.2 中国梦激励青年学生成才

青年学生终将步入社会,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去。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青年是对青年学生的要求,这就激励青年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共产主义共同理想,遵守法律法规,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以此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实现自我价值。中国梦激励青年学生认清中国发展的实际,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碌碌无为的人;做有理想抱负的人,而不是浑浑噩噩度日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而不是依靠他人、无所追求的人。

1.3 中国梦激励青年学生报国

中国梦可以激起青年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中国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需要人才的支撑,而接受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学生更具有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实践的能力与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着眼于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地位,因此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要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成为国际化人才。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中国发展成果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更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和推动力。

2 青年学生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筑中国梦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激励着青年学生,而青年学生也要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增强自身的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1 坚定信念,坚守道德

青年学生要树立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看到中国发展取得的进步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以正能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当前社会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不良的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青年学生容易产生不利影响。青年学生要有自身坚定的理想,才不会轻易的为不良思想所影响。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青年学生更要着眼于中国梦的实现,给自己清晰的定位。青年学生应该呈现出来的是活力,而不是沉迷游戏与电子产品的消极萎靡;应该呈现的是有理想志向,而不是满足于眼前的生活而不求进步。当代中国有许多不良的社会现象,有许多与外国人形成鲜明对比的素质问题,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应该提高对自己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真正成为有道德的青年,呈现中国人的新面貌,传播社会正能量。相信青年学生有改变的力量,相信许多不良行为从自身的杜绝做起可以改变世界对中国的不良印象。坚守道德底线,让社会不正之风得到遏制,形成中国发展的崭新面貌。一个真正有追求有理想的人,自然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景区破坏、随地吐痰、随意插队等看似渺小的不良行为不再困扰中国人素质的发展。

2.2 学习理论,立足实践

青年学生要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增强知识的积累。要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注社会时事热点,关注党的重要举措,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向心力,使自己的奋斗具有正确的方向指引。这些指导思想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有正确的引领作用,是符合我国实际发展的重要理论,需要青年学生用心学习。另外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知识的积淀。专业知识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具体引导力量,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为自己所用。知识的积累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不能掌握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让自己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作用。提高动手能力,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融入社会发展。当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青年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宽阔的渠道,青年学生要正确利用,抵制不良思想,扩充自己的知识领域和拓宽自己的视野。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让大学“低头族”“游戏族”等现象不再普遍,选取自己有兴趣的领域深入钻研,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

2.3 勇于担当,敢于创新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要勇于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寻找自己的定位,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学生活中有些人致力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学术成果,有些人致力于社会实践,比如公益事业等,无论哪种方式,只要适合自己并且为社会发展贡献正能量就是可取的。而浑浑噩噩度日,沉迷于游戏网络,没有追求的行为则是我们应该远离的。青年人要学会担当,祖国才有希望。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创新”作为五大理念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在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可以看到创新已受到高度重视。我国的发展需要创新,中国制造不应只是在别国掌握核心技术之下进行简单的劳动,而应使自己的产品真正具有竞争力,掌握核心科技,如此才能创造巨大价值。因此青年学生要学会创新,创新学术成果,而不是简单的抄袭复制;创新学习方法,而不是简单枯燥的学习;创新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礼记.

[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3:237.

[3] 鄧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54.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161.

[5]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7]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8]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11-29.

[9]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03-17.

[10]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2012-11-15.

[11]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05-04.

[12]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05-04.

猜你喜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年学生中国梦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