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秀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正在接受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我院的《大学语文》教学也在“翻转课堂”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笔者现以《黛玉葬花》为例,从教学设计与思路、教学过程的处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和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阐释了我院教师们是如何进行实操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传统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a)-0144-02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为了帮助缺席学生补课,该校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录制了 PowerPoint 上课课件以及教师讲课音频,将制作好的各种文件上传到网站上以供缺席学生学习使用。而真正让翻转课堂落地生根的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他在2007年建立了一个非营利的“可汗学院”,把讲课视频都放在这个网站上。截止到现在,可汗学院提供了6500多个教学视频,每个月有几百万学生登录,每天大概有100到200000个视频被观看学习。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网上教学,它不论何时,何地,何人都可实现受教育。也就是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正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变革。这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技术及课程改革相融合的一次历史教育革命。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客体发生了“翻转”或“颠倒”,教学模式变成了在家看教师制作的视频,课上完成讨论、答疑和解惑。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模式。国内已经有许多学校开展了此方面的尝试和研究,但是由于“翻转课堂”实现起来有较大难度,所以还没有普及。我院教师在研究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后,试图在这方面有所尝试。现笔者将我院开展翻转课堂的一些经验记录下来,希望为“翻转课堂”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路。
本文记录了《大学语文》(主编黄美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第二版) 阅读欣赏“黛玉葬花”(节选自《红楼梦》)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的过程。
1 “黛玉葬花”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思路
“黛玉葬花”的这个情节发生在桃花飞舞的四月二十六日,因花神即将退位,大观园中众姐妹做起了饯花会。饯花会上,发生了宝钗扑蝶,探春发嗔,黛玉葬花这样一系列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只集中在了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但27回却凝练了好多精彩片段。宝钗的 “金蝉脱壳”体现了宝钗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深不可测的心机。小红和坠儿的谈话,可知黛玉素日给人留下了“尖酸刻薄的印象”。探春发嗔深刻体现了封建社会里庶出身份的亲闺女不认亲妈和亲弟弟的冷酷现实。除此以外,这一回因《葬花吟》中“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只是谁”,黛玉凄苦的告白,让我们对她飘零的身世及孤独无力的内心不禁生出许多同情。由此我们可以探究一下黛玉的性格及由黛玉作为主线,牵出来的众多情节,进一步研究造成黛玉性格的原因,从深层次研究封建社会的腐朽风气及人情的冷暖。课前设计学生完成三大块任务,一是,视频文件。提供87版的《红楼梦》影视资料(第十二集),供学生观看;二是,课件(配同步音频教师讲解)。通过教师提供的课件,学生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过程及主要人物的事迹和命运。三是课前学生应该思考的几个问题。第一,黛玉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第二,造成黛玉多愁善感性格的原因是什么?第三、和黛玉相比,宝钗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翻转课堂上以研习讨论为主要方式,通过教学顺序的颠覆,使知识内涵教学最大化,以期达到教学资源优化的目的。
2 教学过程的处理
2.1 学生观看课件和视频资料。
课前教师将事先制作好的视频和课件发往班级微信群。学生可在微信群里随时打开并自主学习。主要观看的学习资料有。
(1)课件两部分:一为曹雪芹和《红楼梦》,这部分课件主要包括作者介绍、《红楼梦》的故事梗概及人物介绍;二为黛玉葬花。主要内容为“黛玉两次葬花”情形的差异。体味黛玉和宝玉为什么在第一次葬花中能够檫出爱情的火花。为什么第二次葬花中的黛玉如此悲情。
(2)视频文件。主要截取“黛玉葬花”的片段,让学生在“情美、声美、韵美、辞美”的海洋中领略文学之美。
(3)微信群发放相关资料包。(以备课堂教学使用)
2、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一环节主要由教师提问,学生讨论的形式完成。全班的学生分为 A、B、C、D 四组,以5~6人为一组进行探讨式学习。
(1)检查课前学习情况。以几个谜题为纲:《红楼梦》的作者之谜;《红楼梦》的成书字谜;《红楼梦》的人物之谜。请学生根据老师课前给的PPT,解答以上问题。
(2)深入讨论课前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一、宝钗和黛玉的生活背景有何不同?二、造成钗黛不同性格的原因是什么?
(3)引导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打开教师在微信群里的资料包。学生快速浏览资料包里材料:品读林黛玉、葬花吟赏析、性格决定命运等几个文件。
(4)知识延伸,教师要结合“性格决定命运”的几个案例。例如:刘邦和项羽性格的不同,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黛玉和宝钗性格的不同,也呈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最后得出结论: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5)现场演绎,安排学生现场以话剧形式就这场戏进行表演,教学在表演中结束。
3 翻转课堂的优越性
以此课为例,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内容与效果进行对比: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为:首先,课上教师用大量的时间介绍《红楼梦》及其作者;其次,介绍《红楼梦》中的经典人物;再次,介绍“黛玉葬花”的背景,同时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最后,分析“葬花吟”林黛玉的人物性格。传统教学模式不免落入了填鸭式教学的俗套,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与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课堂效果大打折扣。整個教学活动的完成需要90min,并且略显仓促。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正因为教学顺序的翻转,使得教学的时间重新分配,教学的内容和资源得以最大化和最优化,把基础性知识与介绍性内容放置课堂前完成,最终翻转课堂实质上完成了67min的教学,并且深刻地挖掘和延伸了教学知识,增强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翻转课堂通过学生与教师身份的翻转,课堂教学顺序的翻转,学生在讨论、发言、研习、表演这一系列的主动式学习方式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课前教学行为的实施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觉性。课前PPT的浏览及教学视频的观看成为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所在。此外翻转课堂不利于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散式思维能力以及归纳整理和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还有这种课堂研讨式学习对班型也有较为苛刻的要求,翻转课堂一般适用于25人以下的小班教学,如果换成大班,人数众多之下的讨论只能是浅尝辄止亦或是教师无法控制课堂秩序。课上借用微信群平台来完成作业的环节中,个别学生容易交流无关学习的事情,从而干扰和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的研讨环境。此外,翻转课堂课前学习视频等资料的制作,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师的备课量是传统课堂的三倍以上,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理论探讨,2014(7):5-16.
[2] 卜红艳,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俄狄浦斯王》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8):100-102.
[3] 缪静敏,汪琼.高校翻转课堂:现状、成效与挑战——基于实践一线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5(5):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