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愈发重视对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作教学模式开始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其教学专业素养和课前导学准备工作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为保证合作课堂模式下小学语文的教学高效性,教师应当充分做好课前导学准备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语文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语文导学案,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合作课堂模式;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探究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制作经教研组的集体讨论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课堂教学方案。可以说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导学案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效果。鉴于此,我们要重视语文导学案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本文就合作课堂模式下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进行探究,希望对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一、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语文导学案的设计过于注重“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过于强势,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的提升和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对此,在语文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狐假虎威》的导学案设计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播放“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故事的视频,将狐狸的狡猾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向学生提问“通过观看这一动画故事你明白了什么?”接下来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强调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内容并结合视频整理所得。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今后的语文导学案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以学生的“学”为核心,以教师的“教”为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識素养。
二、分层式教学内容,合理地进行导学案内容的制作
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发展不完善,最忌讳灌输式的教学方案,所以在设计语文导学案时要坚持分层式教学设计理念,以“三步走”为导学案的设计原则,由浅入深、清晰明了、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步骤和内容,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案例:在《第一次抱母亲》的导学案设计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通读全篇课文,强调生字生词的读音和书写,如“脖、摔、翻、瘦”等字的读写;接下来是课文内容的解读和重点句子、段落的分析,本文就母亲住院后,为了防止母亲摔倒,“我”第一次抱母亲,却发现母亲体重如此的轻……最后对文章主旨和情感进行体会,尤其是“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难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设计,分层对课文进行探究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中“我”对母亲的感激、敬爱和愧疚等情感,在掌握新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三、坚持生本教学理念,导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愈发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学习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制定导学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按照导学案的设计思路高效进行。
教学案例:在《三顾茅庐》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相关影视资料短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学习兴趣。接下来明确“三顾茅庐”的主人公——诸葛亮与刘备;课文内容出自《三国演义》的节选,相关的历史背景如何?三顾茅庐的“隆中对”内容又是什么?“三顾茅庐”这一成语的实际应用含义是什么?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但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更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注重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培养
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复杂庞大,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相对于传统的知识灌输而言,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例如在《木兰从军》的导学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木兰替父从军的经过以及搜集各类“孝”文化著名事例,突出文中的主旨和价值。
五、结语
综上所言,在合作模式下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状况制定合理高效的语文导学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蓓.合作课堂模式下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7(09):71-72.
[2] 刘玲.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0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