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型患者中治疗效果差异

2018-08-07 01:29周敏
当代医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切术内瘤上皮

周敏

(沈阳七三九医院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34)

宫颈癌为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且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发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每年以2%~3%的速度增加,并趋向年轻化[1]。宫颈癌发病具有一定隐匿性,当患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时诊断往往进入中晚期,失去最佳手术治疗时机。研究指出,宫颈癌发生为慢性阶段性过程,宫颈内瘤变为宫颈癌发生前期长时间病变类型,如不进行干预平均约10~15年可发展为宫颈癌[2]。长时间宫腔癌前病变为临床筛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临床筛查发现癌前宫颈病变,并早期干预和治疗,对降低宫颈癌发病率至关重要[3]。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及宫颈癌筛选技术发展,宫颈癌筛查在临床普遍开展,显著提高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率,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宫颈内瘤变Ⅲ期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需手术治疗干预[4]。临床中手术治疗宫颈内瘤变Ⅲ期目的为去除病灶,保留宫颈正常生理功能、防止复发。LEEP术和冷刀锥切术为临床中治疗宫颈内瘤变Ⅲ期常见两种手术方式,为探究两种手术方式在宫颈内瘤变Ⅲ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经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型患者95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经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型患者95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年龄25~68岁,平均(41.7±6.2)岁;初次性生活年龄18~27岁,平均(22.1±1.6)岁;合并HPV感染87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A组(LEEP术,53例)和B组(冷刀锥切术,42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经手术切除病理组织,送病理检查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癌变Ⅲ期;②医师向患者讲解本次研究方法,获得患者同意,并愿意配合进行随访;③查阅患者病历资料、手术记录,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能完整收集患者与本研究所需临床资料。

1.2.2 排除标准 ①LEEP术或冷刀锥切术不能完成手术治疗患者;②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③阴道、宫颈严重感染患者;④既往明确诊断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1.3.1 LEEP术 月经干净后3~7 d实施手术,取膀胱截石位,扩阴充分暴露宫颈,阴道、宫颈消毒,铺单,醋酸和碘实验明确宫颈病灶,确定手术切除范围。采用高频环形电波刀,从宫颈病灶外缘3~5 mm位置开始切除,由宫颈上唇进刀,宫颈下唇出刀,先切除部分病变宫颈,再次观察病变范围、程度,决定宫颈切除深度,一般切除深度为15~25 mm。环形切除宫颈,边切除边止血,后用电凝彻底创面止血,术毕。

1.3.2 冷刀锥切术 月经干净后3~7 d实施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手术,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充分暴露宫颈,分别在12点、3点、6点、9点位置用Allis钳夹住宫颈并向外牵拉,在距离病灶外缘5~10 mm或宫颈管外口10 mm位置,用冷刀进行锥型切除,深度到达宫颈间质,不超过子宫颈内口为宜。病灶切除完成后,用2-0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填塞纱布于宫颈和阴道,术毕。

1.3.3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止血药物局部或全身应用止血,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4 观察指标

1.4.1 围手术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

1.4.2 病灶切除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切除高度、切除面积、切除深度、病变深度。

1.4.3 并发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感染、宫颈狭窄、宫颈粘连、宫颈机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率。

1.4.4 随访 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2~5年,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获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及合并HPV感染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

2.2 围手术期指标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 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低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x±s)Table 2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x±s)

2.3 病灶切除指标 A组患者切除高度、切除面积、切除深度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病变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病灶切除指标比较(x±s)Table 3 Comparison of lesion excision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x±s)

2.4 并发症 A组患者出血、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低于B组 (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Table 4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both groups[n(%)]

2.5 随访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2~5年,平均(3.3±0.6)年,中位3.4年。A组53例患者失访5例,有效随访48例;B组42例患者失访4例,有效随访38例。A组患者复发2例(4.17%),B组患者复发4例(10.53%),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宫颈癌为危及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为连续性变化过程,及时干预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5]。宫颈上皮内瘤变为宫颈癌发生主要病理阶段,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型患者多数能维持稳定或逆转,但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型患者中约30%患者在10年内可发展为浸润癌,因此,临床中早期干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型患者为预防宫颈癌发生关键[6-7]。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型患者病变特点为多发性、分散性,可累及宫颈半周以上,临床中常通过锥切、环形切除达到病灶切除最大化,同时保留患者宫颈正常生理功能[8-9]。冷刀宫颈锥切术为临床中传统、常见手术方式,起源于上19世纪初,通过锥形切除宫颈部分组织及全部宫颈管组织,有效保留患者宫颈生理功能,保留生育功能[10]。LEEP术为上世纪末新型电切除宫颈组织方法,采用环形金属以高频低电压电波方式对组织进行切除,显著简化手术操作,同时减小对正常组织损伤和创伤[11-12]。

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LEEP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均低于冷刀锥切术患者(P<0.05)。LEEP刀利用机体自身高阻抗作用,吸收瞬间高热对组织进行切除,在切除组织同时进行电凝止血,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炭化作用,对患者损伤、创伤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愈合和恢复。同时,LEEP术可在门诊手术中实施,相对冷刀锥切术减少麻醉风险和费用,具有更为快捷、经济等优点。胡淑霞等[13]回顾性分析LEEP术和冷刀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样得出LEEP术能显著降低患者创伤,缩短患者术后恢复事件。

根据本研究结果另得出,LEEP术切除高度、切除面积、切除深度低于冷刀宫颈锥切术(P<0.05)。LEEP术采用LEEP刀进行环形切除治疗,其切缘清晰、手术视野清晰,在病灶预定切除深度、宽度方面更容易把握,在有效切除病灶组织时能减少对正常组织切除,进而更有效保障宫颈正常生理功能。有学者同样研究指出,宫颈环切术中应根据患者病变范围严格进行切除,以保障宫颈正常生理功能[14]。但另有学者指出,LEEP术宫颈切除组织少,可增加患者术后复发率[15]。根据本研究随访结果得出,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实在LEEP术在保障有效病灶切除同时,能显著减少切除创伤。并发症为影响手术疗效、患者预后及功能恢复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LEEP术患者术后出血、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均低于冷刀锥切术患者(P<0.05)。术后出血宫颈组织损伤程度、止血情况有相关性,LEEP术对宫颈损伤程度较小,通过边切边凝止血,相对冷刀切除有更为显著止血效果。宫颈机能不全发生与宫颈组织切除深度、范围有相关性,LEEP术能降低对患者宫颈正常组织损伤程度,进而最大程度保障宫颈正常生理功能。有学者分别比较LEEP术和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对宫颈功能和生育影响,同样得出LEEP术能提高患者术后宫颈功能,提高患者生育质量[16]。

综上所述,LEEP术与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型患者中治疗均能获得显著切除治疗效果,但LEEP术能降低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具有更为显著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切术内瘤上皮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阴道镜在基层医院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