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走进新时代

2018-08-07 12:02刘树枝
民主与法制 2018年29期
关键词:综治枫桥经验枫桥

刘树枝

“枫桥经验”是浙江的“传家宝”“金名片”“常青树”,更是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鲜红的旗帜。55年来,“枫桥经验”之所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靠的是始终坚持“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不动摇,也就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坚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力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始终坚持预防和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最基层;始终坚持法治思维,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

55年来,“枫桥经验”之所以历久弥新、长盛不衰,靠的是坚持中求发展、变化中求创新。迈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得到了提升:基本理念从以维稳为重点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基本定位从预防化解矛盾向基层社会治理转变,基本路径从群防群治向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基本手段从“三防”向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的社会风险防控体系转变,基本方式从传统方式向“传统+智能”治理转变,基本目标从“小治安”向“大平安”转变。

“枫桥经验”根植于枫桥,辐射到全省、全国。55年前,在毛泽东思想照耀下诞生了“枫桥经验”;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发展了“枫桥经验”;进入新世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铸就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断丰富发展与创新的。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是浙江政法综治战线的新使命。我们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经验

“枫桥经验”的核心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解决好“为谁治理、治理为谁”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以健全长效机制为保障,坚持“公共财政惠民生、民生实事解民困、社会事业顺民意”,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特别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多调(调解)一次”“最多访(上访)一地”尝试,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少跑腿、多按钮、问题解决在家门口”的便利。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说到底,就是要塑造和培养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真正让“枫桥经验”来自人民群众,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经验

“枫桥经验”的灵魂是创新,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创新。枫桥镇是实现“枫桥经验”从基层预防化解矛盾做法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质的飞跃的一个缩影。枫桥镇打造“红枫党建”品牌,创建“平安特色小镇”,探索社会共治新型模式,建设“文化新家园”,已成为全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样板。全省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从预防化解矛盾方面看,我们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杭州市西湖区试点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将在全省复制推广,可望实现让群众“少跑腿、多按钮、问题解决在家门口”;从综治中心建设情况看,浙江省2005年就实现了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全覆盖,2015年又提出以“互联网+”打造综治中心升级版,全面推广建立县乡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接入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整合、大联动、大融合。

目前,每天有近2.4万件事项在综治中心流转交办,其中95%以上在镇村两级得到妥善解决;从网格化管理情况看,我们总结推广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做法,建立“全科网格”制度,统筹部门职能、力量、资源和经费,全省统一划分了一张容纳7.8万个网格的治理网,建成一支拥有23.4万人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探索构建“党建+网格管理”工作新模式,拓展网格综合性功能,真正实现了精准管理、精细服务。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三治融合”的新经验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浙江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最新成果,并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力”,鼓励把群众能够自己办的事交给群众,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减少社会治理中可能出现的摩擦;法治是“硬实力”,强调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为社会构筑底线,定分止争;德治是“软实力”,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自治、法治、德治三者之间,不仅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实践中必须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近年来,各地注重民主自治、德法并举,探索形成一批“三治融合”的成功做法。比如,广泛建立完善民主协商机制,总结推广“温岭模式”“传化做法”、诸暨市村级重大事项“三上三下”民主议事制度等经验;推动全省建立3.5万支平安志愿者队伍、230万余人,形成了“乌镇管家”“武林大妈”等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平安志愿者队伍;组织全省2.8万个村、3300个社区制定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并以“红黑榜”等方式落实监督执行机制,约束社会行为,保障群众利益,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活动,引导人们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弘扬“最美”精神。

嘉兴桐乡市推行道德评判团、乡风评议团、百事服务团,搭建基层群众参与重大决策、公共事务的平台,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给“枫桥经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给基层社会治理开拓了新的探索空间。

>>2015年11月,浙江提出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的目标,围绕矛盾化解、公共安全、执法司法、基层自治、诚信体系等重点领域,实行“互联网+”行动。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四防并举”的新经验

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人防、物防、技防上狠下功夫,并注重运用“心防”手段预防和管控社会风险。

2015年,根据中央综治办的部署要求,在杭州市拱墅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拓展线上线下服务阵地,组建专兼结合人才队伍,创新长效常态推进机制,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国首个社会心理服务体验馆,首创社会心理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初步构建起以社会心理安全为目标,前端普遍服务、中端监测预警、末端精准干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我们初步确定在2018年上半年召开全省现场会,将试点经验推向全省,使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从“三防”走向“四防”。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互联网+社会治理”的新经验

智能化是社会治理的新增长点,也给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2015年11月,浙江提出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的目标,围绕矛盾化解、公共安全、执法司法、基层自治、诚信体系等重点领域,实行“互联网+”行动,在建设模式、应用模式和服务模式上作出积极探索,打造了一批“网上枫桥”新模式,释放出“互联网+”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新效能。

比如,在“互联网+”公共安全方面,确立公共安全大数据管理理念,注重整合信息资源,创新公共安全防范手段,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分析模型。在G20杭州峰会、党的十九大期间,创造性地运用“雪亮工程”“人车核录系统”“热力图”“关键词搜索”以及大数据支撑重点治理等技术,彰显了信息化的实战效果。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共建共治共享“大平安”的新经验

“枫桥经验”诞生之初,其目标是“捕人少、治安好”。后来,逐渐过渡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但基本上还是囿于治安方面。进入新世纪,面对世情、国情、省情的深刻变化,我们把“枫桥经验”贯彻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疏导了社会情绪,化解了矛盾纠纷,管控了社会风险,激发了社会活力,不断放大“枫桥经验”的效应,构建了具有浙江特点的大平安建设格局。

我们坚持“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说了算”,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以群众意愿为“风向标”,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权益维护、环境保护、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努力创造群众追求、认可、满意的平安。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对平安和谐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平安中国示范区,追求的是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猜你喜欢
综治枫桥经验枫桥
省委政法委综治中心送课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政法委综治中心送课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枫桥夜泊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创新枫桥警务模式
———记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
浅谈企业综治举措的创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综治安全系统研究
枫桥夜泊
新常态下社会矛盾的多元解决机制的重塑
“政经分开”的“枫桥探索”
基于“枫桥经验”的新时期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