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少云在中国评剧戏曲届被称为沈阳评剧院三大流派“韩,花,筱”之首。韩少云一生至爱评剧舞台艺术。13岁拜著名评剧演员刘子西为师,14岁上演《五女哭坟》,由于这出戏一举成名,为评剧提供了可贵经验。
关键词:评剧;韩少云;红楼梦
在韩少云老师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她的爱人,王其珩老师。王其珩老师毕业于沈阳鲁艺,后认识韩少云老师到东北实验团工作,学习研究评剧作曲,评剧唱腔写作。工作时间他们一起研究评剧唱腔,韩老师给予王老师许多评剧方面的帮助。他们一起学习画国画,写毛笔字,韩派的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是当年他们细细打磨根据当代的背景时期提炼而成,才有今天留下的一部部后人的宝贵财富。
1984年她同爱人一起回到老家玉田。不仅亲人们欢迎他们的到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委的同志也热情地接待他们。在县评剧团联合演出两场传统戏《凤还巢》,演出的全部收入捐给敬老院,受到人民的爱戴。
韩少云老师的艺术经历:1952年初排《小女婿》,1954年参加中央慰问团,前线出演《小女婿》,同年排演《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6年排演《红楼梦》饰演“林黛玉”。是韩老师特别喜欢的角色之一。
《红楼梦》大家都知道是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麾下绝笔之作。它被许多表演方式搬上舞台,影视,话剧,歌剧,戏曲所移植改编。韩少云老师根据原著从新创作,王其珩老师是主创人员之一“黛玉”的中心唱段,唱腔设计,音乐配器,主题音乐都是出自他的精心创作。舞美灯服道化,从新改编,创造出评剧版韩派古典代表剧目之一《宝玉和黛玉》。1988年由沈阳评剧院演员宋丽饰“黛玉”,田敬阳饰“宝玉”复排改编。《宝玉和黛玉》在音乐唱腔上根据原有的基础上再度修改,由沈阳评剧院艺术顾问杨晓彦执行担当。根据演员的声音条件,从新创作升华。2016年由韩派再传弟子韩笑再次复排改编,在剧中饰“林黛玉”。1988年到2016年28后再度恢复我院的保留剧目。杨晓彦导演用全新的舞台理念,从演员形象,化妆服装,每个人物的刻画,对艺术的修养都有严格的要求。有很多地方超越88年的版本。保留了原有的评剧精华又结合当代的时代发展需求,观众对舞台审美也又提升,最终呈现一部沈阳评剧院完美的古典作品。
这是韩派的经典剧目,作为再传弟子更是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其中,黛玉主要场次“葬花”与“焚稿”是剧中的核心唱段,是表达黛玉的内心世界跟人物走向的发展。其中,板式:“原板”“紧打慢唱”“垛板”
“反调”“念白”。一部剧的反调是剧中人物的核心唱段,放于人物心里表达情绪最舒展的地方,有悲傷,悲愤,悲怨复杂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戏份。全剧以古典诗画为主题音乐背景,特别导演用中国民乐“萧”与“林黛玉”这个角色完美结合。萧这此剧中另一方面是代表黛玉,当音符想起可以说是黛玉在慢慢延续人物的发展,从原著黛玉9岁进大观园再到最后临终只有17岁如泣如诉的一种凄美。比如:葬花词一场写到“花落花飞满天愁,红消香断谁为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双剑严如仇!美轮美奂的凄美感是黛玉独有的特质。其中我们在后四句念白结合戏曲泰斗“昆曲”的艺术风格,用“萧”跟念白结合表达黛玉的心境!“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为本剧增添许多的亮点,萧,笛子,长笛由本团竹笛熟悉韩冰担当。他也是我的爱人,我们在一起研究评剧艺术,在剧中是黛玉跟萧融为一体,在舞台下是我们夫妻对艺术的尊敬。:赠怕一场,黛玉在诗怕上题诗写到:“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绡劳君赠,为君那得不伤悲。”词写的非常符合黛玉当时的心境跟心里活动,紧接伴唱舞台暗转换景,用圆形定点光处理。导演要求我用圆场“八字形状”需要演员的基本功,凸显潇湘馆到怡红院的心境跟场景转换,让观众有视觉的审美感。我每次演到这里的时候内心世界,节奏的把控都会不同的感受,排一百次不如上舞台呈现一次,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我是非常幸运的。每次演出结束我都会跟我的爱人找出自己的不足,从新的洗礼,保留长处避免不足,我学习韩派有15个春秋。表演形成有内涵,不浮夸,有修养,不张扬,需要细细地回味。不比其他流派来的直接,好比当代摇滚音乐跟爵士音乐的区分一样,韩派就像爵士含蓄柔中带刚。韵味十足行腔流畅,听多少遍都是那样的经典,需要更多的后辈去了解去发扬,传承韩派的优良传统。在2017 年在黑龙江哈尔滨凭借《宝黛》荣获“黑吉辽蒙”四省比赛荣获团体表演奖。个人荣获优秀表演奖。同年辽宁省艺术节荣获辽宁省个人优秀表演奖。这都我的组织领导我给我机会,感谢导演付出的心血,也是韩派经典优秀的作品带来的荣誉。有缘让我与“韩”相识,它是久演不衰的艺术,也使我慢慢的成长起来,一名优秀的演员要具备先天的嗓音条件,扎实的基本功,后天的勤奋,缺一不可。一名演员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懂得审美,一个人的习惯都会带到舞台上,时时刻刻要对自己对艺术丰富自身。排《宝玉和黛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就是黛玉,感叹她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滋味,在大观园没有父母的打点照拂,自己是会受冷落。不比薛家处处打点受人爱戴,幸好有宝玉陪伴成长,二人两小无猜日久生情,她本事将珠仙草转世要用泪还宝玉的恩情!终日以泪洗面,不奈打破不了古代的世俗观念最终黛玉含恨而終凄美爱情悲剧。
1956年韩老师排演《杨三姐告状》饰演杨二姐。1957年排演《西施》饰演西施。1958年排演《刘介梅》饰演刘妻。1959年排演《人面桃花》饰演杜宜春。同年排《雷雨》饰演四凤。1960年排演《洪湖赤卫队》饰演韩英。1961年排演《金沙江畔》饰演金秀。1962年出席全国青联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1964年排演《友谊之歌》饰演赵阳芳,同年排《江姐》饰演江姐。1966年排演《更高目标》1972年调辽中县宣传队文艺辅导工作,参加《龙江颂》剧组。1973年排演《海岛女兵》。1977年排《梅雪遇》。1979年排演《凤还巢》饰演程雪娥。1981年排演《家》饰演瑞珏。这些都是韩派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
韩老师晚年一直在政府创办的老年大学学习国画,并在纪念从艺六十周年时举办了个人画展,她擅长画梅花!她笔下的梅花枝干,劲蕊吐芳!正如她丰盈美丽的艺术生涯。
2003年7月20日凌晨7时15分,中国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韩派”创始人韩少云因心脏病突发,医治无效在沈阳逝世,终年72岁。
一代大师虽然离开了我们,塑造了无数鲜活的舞台艺术形象。她炉火纯清的艺术,无比高尚的艺德,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她是一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个人简介:韩笑 ,女 ,蒙族 沈阳评剧院国家二级演员 。韩派再传弟子 ,沈阳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2017年“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