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杰
摘要:“夜八出”作为朝阳社火的独特组成部分,在朝阳已经有160多年传承历史,本文就“夜八出”中的特殊舞蹈形式和道具发表自己浅见,以供有兴趣的同仁参考。
关键词:朝阳社火;夜八出;演变;傩舞;查玛舞
朝阳社火(民间特色秧歌),在辽宁省朝阳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朝阳社火有许多民间舞蹈形式,“夜八出”是其中之一,有关“夜八出”的记载,见诸文字的是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夜八出》上说:帝京园、馆、居、楼、演戏最胜。酬人宴客,冠盖如云。车马盈门,欢呼竟日。霜降节后,则设夜座,昼间城内游人散后,掌灯则皆城南贸易归人入园饮酌,俗谓听之“夜八出”。朝阳社火中 “夜八出”流行在朝阳县西五家子乡石片子村,据西五家子乡石片子村社火会首孙广文講,“夜八出”是村里老一辈人从清朝宫廷里带回来的舞蹈,在当地传承有16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在夜间演出的八组民间舞蹈组成的,所以称之为“夜八出”。
一、夜八出传承过程中的演变
夜八出中的人物大都戴着夸张的假面具。“夜八出”的八组民间舞蹈解放前后也有不同,解放前的夜八出:1、开路鬼2、老寿星、白鹤童子3、唐僧取经4、背娃子进府5、老汉背少妻6、西域回回进宝7、官爷官娘子8、和合二仙。从组成看,“夜八出”中有的来自民间传说,有的出自戏曲故事。从中不难看出,解放前的 “夜八出”更注重演出的故事性。
夜八出演出定在正月十四到十六,在辽西民间,这三天有许多社火活动都是和迎祥驱祟有关,比如撒灯仪式,民国十九年《朝阳县志·卷二十五·风土篇》记载:“元宵时,约集村众,敛棉花子数十斤碾而碎之,和以油,掺以香屑有以锯屑和石油用者,纳于釜中,自十四起,至十六止,入夜,众执排列,敲锣击鼓与前,二人舁锅于后,沿路按家分布之,一办三年,谓之‘撒路灯”。正月十四到十六元宵节期间,人们用拌了油的谷糠、米壳、玉米瓤、高粱壳等做为撒灯的灯火,夜幕降临时庙台前、大街旁、山道坟墓前每隔几米拨下一堆灯火,村里每户人家都要撒到。在撒灯的同时还有秧歌相伴,其中就有“夜八出”,秧歌到谁家,户主都要燃放爆竹、礼花,谓之接灯,然后秧歌表演一番,一般秧歌演出没什么禁忌,只有“夜八出”是不能进入大门的,除非户主有特殊要求,通常是认为家院有邪祟,夜八出伴着锣鼓在屋子和院子走一遭,意在驱邪禳灾。夜八出道具也被认为不吉利,所以,正月十六日即焚烧掉,来年再扎,民间秧歌演出叫办会,会一办必须三年,否则不吉利。
解放后的夜八出:1、天兵天将2、老寿星、白鹤童子3、财神与童子4、唐僧取经5、鱼精、蚌精6、西域回回进宝7、二喇嘛摔跤8、和合二仙。解放前后夜八出内容的演变,可以看出政治对文化的影响,解放后的“夜八出”更注重娱乐性,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无论解放前后,西域回回进宝一出都保留着,“夜八出”中的西域回回进宝一出,被舞蹈家认为填补了我国民间舞蹈的空白。
二、关于西域回回进宝的来源
关于回回进宝的典故,历史上有诸多文字记载,宋代《梦梁录》记载正月十五元夕,汴京大内活动便有《诸国朝》;《西湖老人繁盛录》中记载有:“波斯国进奉”、“六国朝”、“四国朝”。至明清时代,《养吉斋丛录》卷五记载皇帝耕耜之礼即有:“国初沿明制,有教坊司耕筵宴,有黄童白叟,鼓腹讴歌,乡斗老人,进宝回回,五方夜叉,四海龙王应承。”《西域回回进宝》不但在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出现,还被当做宫廷典礼仪式中的固定程序。清代李声振写于康熙三十五年——四十五年代(1696——1706)的《百戏竹枝词》中也有一首“波斯进宝”,题注为:“扮如波斯人衣制”。这里的波斯人既是指回回,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从宋朝到清朝,无论是民间还是庙堂之上对回民的歧视,也不难看出历史上大汉民族对回民的征服心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到了清朝回族和汉族矛盾不断激化,在陕西、甘肃等回民人口众多的地方,回民在日常生活时有受汉人歧视和侮辱的现象,回民为了生存需要,也常常有损害汉人利益事情发生。随着汉族和回民积怨的加深,清朝同治初年,陕西凤翔爆发了回乱,断续持续有7年之久方平息,陕西凤翔回乱让统治者对回民歧视误解更深,民族矛盾更加激化。所以,才有《西域回回进宝》这一表演形式,供统治者和民间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西域回回进宝是由两人扮西域人,二人均戴头戴金发蓝眼高鼻,满脸含笑的胡人面具,一位挂一条龙髯口,一位挂鼻夹,两人面目一黄一白,身穿条纹衣服,各拿一个元宝模型,元宝上有夜明珠。表现前来献宝的情景。
在朝阳县文化馆张风歧和车才老师编著的《朝阳秧歌大观》一书中介绍说,夜八出中的假面具是由“傩舞”或者“假面魃头舞”演化而来。在整个夜八出表演中,“驱傩”是整个仪式重点,傩人戴着狰狞面具,拿着道具(一般都是各种冷兵器时代的武器),唢呐,大鼓和铙钹伴奏,在火把或者灯笼的照耀下沿街逐门驱疫,将危害人类的邪魅赶走,祈求风调雨顺,让百姓安居乐业。
“傩舞”是诞生于南方的一种舞蹈形式,夜八出的假面具和演出禁忌除了和“傩舞”相似外,也蒙古族查玛舞的影子(除了演出场所和时间的不同,查马舞只限于寺庙)。“查玛”,俗称“跳鬼”或“找鬼”,是喇嘛教寺庙为驱鬼敬神、庆祝战胜异教而举行的一种宗教庆典仪式舞蹈。表演者为训练有素的寺庙喇嘛饰戴各种夸张的纸扎面具,在鼓、钹、号等吹打乐器伴奏中表演宗教故事的广场舞蹈。西藏称之为“羌姆”(意为寺院里的跳神),蒙古喇嘛教沿袭了藏语的发音称为“查玛”。夜八出的假面道具和查马舞的假面道具很相像,查马舞也有正月十四到十五演出三天,正月十六焚毁演出道具的习俗。加上辽西和内蒙古地缘相近,习俗相随。朝阳曾经是蒙古贵族的牧场,原居民大量的整体移民,当地的民风习俗也发生变化,许多蒙古人到朝阳定居生存,带来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从道具和禁忌看,夜八出和蒙古族的查玛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蒙古族的查玛舞是宗教文化,“夜八出”是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融合体,因为是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它更偏重娱乐性。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无论哪种民俗活动,都在传承中,汲取各民族文化中有益的养分,不断壮大完善自己,随应时代发展变化延续着,只有这样的才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张风歧,车才.朝阳秧歌大观[J].2000.06
[2]可平.中国东北秧歌研究综述.新浪博客.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