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

2018-08-06 13:00刘宗
魅力中国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生存状态艺术表现雕塑

摘要:雕塑是以人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以人的行为姿态表现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具象写实的风格更能细腻的表现人物微妙的内心浮动,简洁抽象的风格更强烈的表现出形式感的大气与张扬。作品《往事》的创作是对传统雕塑表现形式和现代雕塑形式感相融合的研究与探索,将人物表情、动态等表现形式进行了细致的推敲,力求以较为新颖的形式表现对现代社会生存状态的关注。

关键词:雕塑;旧社会女性;生存状态;形式感;艺术表现

一、绪论

雕塑艺术最终表现的是人的思想和生活感受,它需要感同身受,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和能够引发时代共鸣的,具有普遍性的主题思考。雕塑从产生到发展至今,是以人物为主体表现对象的艺术,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凝固化表现,是通过瞬间动作所传递出的肢体语言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在雕塑的发展史中,雕塑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激烈夸张的表现形式,有微妙含蓄的表现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有环境背景、道具与其必要搭配,达到雕塑的空间扩张力来表达形体的美感与魅力;有的是通过创造一种必要的氛围来更好的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对某种现象的自身感受,从而完美地表达艺术家要传递的思想。

二、雕塑艺术对压迫感的表现

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压迫与挣脱这一对矛盾,只是压迫的来源和对象有所不同。任何一个国家、区域,甚至个人本身都存在着这一矛盾体。自古至今,雕塑艺术中一直存在着一股对人生进行思考及批判的清流。雕塑家探索人生所背负的重担,各种有形无形的桎梏对人的重重压迫,以及人性对自由的渴盼。雕塑艺术尝试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这一永恒主题的感受。

(一)以动势塑造表现压迫感

西方的传统一直以来都是以强烈夸张的人物姿态和细节来表现各种主题。雕塑作品《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将被压迫而抗争的姿态表达的恰到好处,痉挛的肌肉和痛苦恐惧的表情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神灵的压迫下奋力搏斗,表达了一种不可抗拒的神的威力和人的愤懑抗争。在创作形式上作品呈金字塔型构图,稳定而富于变化,三个人物的动作、姿态和表情相互呼应,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扭曲和美的协调,突出了人物身体有节奏的变化,强化了人物情感的波动,让观赏者对束缚感,挣脱感的感受更加强烈。

在罗丹的《思想者》中,向内蜷曲的弓形人体和每一块向外紧张凸起的肌肉形成对立,这一对立表达着生命企图突破肉体的约束及这种约束始终不能被突破的痛苦,是对人的原罪及苦难的沉思。

雕塑家强调对动势的捕捉,将雕塑主体人物反抗命运的意志力用具有动感或扩张感的姿态来表现,人类与所承受的重压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鲜明而有力的表现。

(二)以情感张力的营造凸显压迫感

罗丹的《青铜时代》所表现的年轻人,颤巍巍地站立在那里,好似还没有完全从沉睡中清醒,微微抬起的右腿,不知邁向何方,他虽在迟疑、彷徨,但充满活力的躯体已显现出足够的毅力和热情,未来的征途在等着他。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充满情感和活力。

(三)现代雕塑中对压迫感表现的新探索

在创作中对艺术表现的探索,是艺术家内心中对某种情感的追求,艺术家试图采用各种方法,包括材料、变形、夸张的运用来释放内心的感受,安东尼·戈姆利创作的《天使的盒子》是用金属和玻璃钢等材料铸造了一个庞大的天使,在空洞的室内展开双翼,如此的庞然大物,因为受室内空间的限制,显然不可能飞走,这里面隐喻着对自由的禁锢或是某种情感的抑制。他通过对天使翅膀的横向拉伸,占据空间的夸张表现形式直接的呈现给观者压抑、束缚的感受。

三、作品《往事》对压迫感的表现

在雕塑的艺术创作中,具象写实的人物塑造一直是最为直接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很多艺术家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融入到具象写实的作品中,而在表现形式和技法上进行着新的探索。

作品《往事》在创作的过程中,雕塑主体人物形象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斟酌。试图反映出旧社会女性被压迫之后不甘与无奈的心理和麻木的生存状态。人物表情悲伤麻木,双眉颦蹙,欲哭无泪,眼睛无神又有些不甘,五官的塑造小巧细致,表现的是东方女性的柔美。主体人物是缓步行走,身体略向前倾,一脚微微向前,一脚稍稍错后,头部略低,是旧社会制度压迫下调教出的卑微地位的礼仪姿态,双手交叉于身前,手指交错,是人物内心复杂,矛盾的肢体表现。人物形象的卑微平凡,但是若有所思,仿佛要挣脱现有的束缚与压迫,从身体语言的细微变化中,表达出她在重重压迫下内心的一种矛盾与无奈。

汉俑是我国雕塑史上的一朵璀璨的奇葩。汉俑的形体塑造不遵循完全的写实,相对于真实的人体,汉俑的人物躯体被整体压扁,具有“扁”、“方”的特殊艺术形式,这种特点与《往事》的观念表现有契合之处。《往事》在人物的造型创作中借用汉俑的形式,人物躯体整体压扁,以恰当的表现人物在制度束缚下情感被掏空的生存状态。压扁的人物造型,表现旧社会女性所受的重重压迫和束缚。人物躯体的枯瘪与表情的麻木,在引发观众同情之时,也引起当代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反思。

结语:

雕塑艺术最终表现的是人的思想和生活感受,它需要艺术家真实的情感和恰当的表现方式,只有内心的真情实感和具有普遍性的思考才能让观者感同身受。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将感情植入到雕塑作品中才能细腻恰当的表现情感,写实的雕塑人物一直是艺术家情感最直接的雕塑表达方式。作品《往事》是雕塑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是传统的具象写实与现代的形式语言互相衬托的探索。雕塑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是现代雕塑所追求的方向,通过继续的研究与努力,融合多种风格的元素,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新颖的表现形式出现。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当代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3]权雅宁,王磊.中国女性道德的文化透视.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刘宗,1990-,男,汉族,河北省衡水市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雕塑。

猜你喜欢
生存状态艺术表现雕塑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枣庄民间乐器——唢呐艺术研究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云南阿峨壮族农民版画研究
湖南省男性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