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系我国自主打造的优质、精致、安全的农产品品牌,在农业标准化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至始至终发挥着示范和引領作用。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下,充分释放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潜能,绿色食品的品牌的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对于增加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能够产生促进作用。省《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打绿色特色牌,走精深加工路,通过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发展、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的加速,同时实现绿色食品大省向绿色食品强省跨越。”新的政策和规划,势必推动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一、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作为全国绿色食品的主要生产省份,我省始终立足于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及主要发展方向,不断刷新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新的成绩。我省不仅拥有独特的黑土和生态资源,化肥使用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产业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明显,而且拥有先进的粮食生产基地,生产总量、生产总值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绿色食品品牌,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基地面积最大、实物产量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省份,为促进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全国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十二五”期间,我省制定出台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更加严格执行产地环境标准,对绿色、有机、无公害和地理标志性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水、空气进行最严格的检测和环境评价。同时,制订了基本涵盖“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各个领域生产技术规程100多个。此外,我省绿色食品保障体系已初步建成,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基地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流程。绿色食品消费拉动效力凸显,“互联网+”背景下科技对绿色食品产业支撑作用突出,这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策略
(一)弘扬地域品牌。我省应大力推广和使用具有龙江地域标志产品属性的商品标识,并提出相应的商标管理要求,在“地域标识商标”使用上实行授权管理,以此实现企业通过品牌拉动市场快速发展的目的。同时,省级主流媒体和相关媒体平台应加大对“龙江绿色食品”品牌的宣传力度,促使我省绿色产品品牌地域化、提升我省绿色食品的知名度。此外,我省应制定严格的产品生产标准,建立质量监督网络,从产品原料生产,加工流程,产品包装、储运、销售等全程质量监控入手,实行全程监控、动态管理,完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安全标准体系,从源头上保证质量。不断提升我省绿色食品美誉度和竞争力,大力保护绿色食品品牌,严厉打击侵权行为。
(二)加快互联网营销研发进度。研讨“互联网+”营销模式。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延伸企业销售渠道,提升绿色食品产业运营质量效益水平。建立全省统一绿色食品交易平台,实现食品加工企业、原料企业、营销企业的网上订购。利用B2C网络平台,实现绿色食品的网络连锁,延伸绿色食品销售产业链条。通过建立相对健全的绿色产品的网络营销渠道,匹配专业的绿色产品的网络营销系统,建立专业化的绿色食品产供销整体营销渠道和食品营销电子商务平台。借助“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深入挖掘市场潜力,让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实现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
(三)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作用。我省相关政府机构应在绿色食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在绿色食品产业搭建涵盖产业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认证监管、市场流通、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的服务保障平台。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对企业的宏观指导,不断推动绿色食品理论建设和技术创新。在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市场化方面,产品营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由品牌引导消费,按市场需求推动产能。同时,加强研究机构、监督检测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完善绿色食品科研体系,定期对科技研发人员进行培训与指导,使食品绿色生产能够高效运行。
(四)加大绿色食品质量监管力度。我省应完善绿色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绿色产品质量效益,使农产品种植具有科学性与安全性,禁止使用化学药剂,严控使用转基因种子;相关监管部门应对每一个生产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严格把关,实行不定期抽检,通过采取落实企业年检、市场监管、产品抽查等监管措施,强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建立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输及销售过程中和质量认证机构分别采集绿色食品详细信息与认证状况并生成二维码标签,粘贴在绿色食品包装上,稽查人员可以通过使用二维码专用设备,进行抽样检查。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也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标签,查看绿色食品源信息和认证信息,实现的质量追溯目标。
作者简介:于孛(1980- ),男(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省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毕业,法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主要从事经济领域应用对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