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媚 广州敦行公共艺术设计院
如何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有个快速粗暴的评估办法,看它是否入围诸多的国际大型艺术博览会,或是参评那些重要的文献展、双年展,更直白地说,是否受到艺评界的关注和收藏者的追捧,而有趣的是,大多被评奖、被收藏的艺术作品往往是“架上艺术”。
架上艺术是西方艺术的一种语言形式,狭义地被解释为传统艺术样式,譬如停留在纯粹审美的“国、油、版、雕”。带着正宗文化的姿态,“架上艺术”与装置、行为、影像等“多媒体艺术”形成一种抗衡的态势。至少在当下,架上艺术在中国和东方当代艺术中仍占有主流地位。架上艺术之所以不被摄影等其他艺术形式取代,很大程度上缘于它的绘画性和徒手感觉,它就像人们的手书签名,是心性、品格和气质的折射。
《致青春——等风来》
谭旭先生自2012年以来创作被戏称为“瘦金体”的架上雕塑作品,他的“青春启示录”之“情”系列、“欲”系列和“孕”系列题材作品入围参评、获奖屡屡。欣赏这种“瘦金体”的雕塑创作语言,不难发现,人物四肢和腰身之修长夸张,犹如参木桠枝,充满张扬、写意的大线条,用拉长的造型手法,尽情让四肢和腰身伸展、延伸,主体虽显纤瘦无相,气场却是强大的,透着生命个体蕴含的莫大力量,以激发人渴望被关注内在之激情。这种“瘦金体”的雕塑语言,如同中国的水墨,舒展、意气很重要。意化的肢体,它更直接、练达,引导观者思考生命的内在涵养与属性,也事关对生存环境的种种经验与思考,带有治愈心灵的目的,如同调养生息的中药,慢慢地进入观者,再慢慢地打开观者的思考维度。谭旭先生的这组作品,我暂且把它们归入温情现实主义,或更贴切一些的是生态现实主义。因为是生态,所以除了温情还有恒常;因为是生态,所以除了真实存在的美,还有让人心生怜惜的伤痕。这类架上艺术像一支玫瑰,仍然具有普世意义的爱与关怀,只是,这支玫瑰带有尖尖的刺。
毋庸置疑的是,架上艺术承载着经典。拿架上艺术的大类“雕塑”来说,它催发了人类文明最美的花朵,提起西方宗教、罗马发迹、希腊神话、埃及文明、文艺复兴等重要的历史,雕塑就像是标注了那些时代辉煌的书签,意义非凡。从人类一直惦记着的黄金时代传承发展至今,雕塑亦经历了抽象、具象、写实、超现实、波普、极简、生态……漫长而有意思的风格历程,如今的雕塑还细分出深受当代人们喜爱的艺术装置,难免让人认为,雕塑的迭代似乎与新技术、新媒材的出现有莫大关联。多元化、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在雕塑领域空前领略,它不再只有“宗教符号”“美学符号”这些简单的身份,超越空间载体的局限,架上雕塑逐渐成为与社会、建筑、环境、人文紧密联系的媒介,带上更多文化属性以后,架上与架下的界限开始模糊。
在现今中国社会,生活体验之种种,仍呈现劳碌营生之理想未满的悭瘦状态,正如那句风趣诙谐的网络金句“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现实的骨感,是源于中国当下的社会文明、物质经济所达到的程度,也是相较于西方而言,但难以按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艺术,在时时转化和升华我们潜意识里的矛盾与心理情结。几千年来,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是惊人的,但从心理学、生命科学的角度来看,人本几乎没变。艺术仍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自身的体验,其主要目的依旧是塑造并阐释人类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生活,谭旭老师的“瘦金体”创作,从参展过渡到社会服务任务,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在一个多元的艺术生态环境中,每一种艺术样式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在当代艺术中,只存在观念的差异,而不存在“架上”与“非架上”的分界。从架上艺术到大众艺术,将当下艺术思潮与大众审美理性结合,隐喻反讽主义逐渐过渡到生态现实主义,作品本身也变得更易亲近、更有人本的温度,形成智性的格调。如果说架上作品是为了突出和锐化矛盾点,是带刺的,那么走向开放的架下作品就是要做到像说话一样的、自然而然地传递艺术语言,即便是夸张,也绝不会失真;充满想象空间,却与所在的场域丝毫不存在违和感,显然,这需要技艺通达之后的“无用而无不用”。通过时代地产“致青春”系列作品的落地,谭旭“瘦金体”这种雕塑语言已然从架上走向开放,达至创作上的一种延续,在艺术本体和语言上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这种大胆的试验带着岭南地区先行先试的精神,是属于审美的开放,更是属于艺术空间的开放,以更明媚的姿态反映当下正在发生、正在进行的生活,同时悄悄地拓宽了架上架下的边缘位置,在边缘地带激发出一些生长来。
如果说,艺术是生命状态的一种映射。那架下的“瘦金体”系列作品所传递的核心主旨,就是呈现生命在追寻更美好生存状态时所迸发的力量与朝气,这种艺术感染力在谭旭“致敬经典”系列作品当中,尤为突出。取材于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画作,运用“瘦金体”的当代雕塑语言,将二维的《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通过运用三维手段诠释出来,与原作一样,以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了意气风发的氛围,而不同的是,重获新生的作品有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存在感与时尚气息。
事实印证,谭旭的“致青春”系列和“致敬经典”作品得到公共艺术市场和大范围观者的认可,进一步地将雕塑、观众与空间关系拓展到整个外部环境和自然当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艺术不会只朝着意识形态、科技、传媒这一条道走到黑 。“架上”“架下”,可上可下,才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境界。而突破的点在于,大众不断被震撼、被拓宽的文化视野和日益提升的审美鉴赏力、想象力,为艺术的创造提供了无限新的可能,艺术家从未停止过用其作品与观者进行沟通和能量的传递,至于接收到了多少,在于观者。“架上”“架下”的概念是学术研究用以梳理归纳的工具,当一种艺术,被越来越多人需要,架上的作品显然就变成了母体,变成创意的源泉,汩汩流向视野更开阔的河床。
《致经典——在海边两个奔跑的女人》
《青春启示录——孕2》
《林夕——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