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会兰 天津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总工程师
甘南州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求新、求进、求突破,纵深推进 “五大生态”和“十大环境”建设步伐,做大做强“环境革命”和“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特色品牌。这些经验和模式对甘肃全省乃至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东西扶贫协作工作部署的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津甘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要求,2016年7月,我受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派遣,以工程建设领域专业背景领导干部身份,来到了甘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一踏上这片雪域高原,我被这整洁、靓丽、文明的宜居宜游宜业的城乡环境深深震撼。早在2013年我就来过一次甘南,那时候的甘南也是“垃圾随风刮、污水靠蒸发”,市容市貌和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非常突出。今天明显的体会是甘南州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在自然条件严酷、“瓶颈”制约严重的情况下,甘南州是如何做到的,有什么经验可学可鉴?
带着探究的初衷,我从最初的通过参加相关会议、和同事们深入乡镇、村组、社区、景点、寺院、公路沿线、河道水域现场查看,走访农牧户和基层干部,与州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等方式,了解到现在亲自参与、部署并推动落实,可以说是甘南州环境革命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对甘南州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经验做法、成效和不足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
环境革命 使甘南面貌焕然一新
每一条街巷、每一个庭院、每一处景点、每一栋建筑都干净整洁、秩序井然……通过“环境革命”,不仅实现“视线之内无垃圾”目标,而且带来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效应。甘南藏区整体形象和气质内涵明显提升,革除了各级各界的思想垢病和心灵灰尘,改变了“慵懒散”现象,提振了“精气神”;各族人民群众环保意识被唤醒,陈规陋习慢慢改变,从打扫卫生开始的“面子工程”,逐渐成为甘南州各族人民发自内心的“生态信仰”和“环保自觉”; 绿色理念入心入脑,推动了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尕秀村貌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处甘肃省南部,与甘青川三省交界,境内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丰富,是全国五大牧区和九大林区之一,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补给区,也是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地区,90%以上的地区属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近期中央确定支持脱贫攻坚的 “三区三州”之一的深度贫困地区。
回首以前的甘南,虽然顶着“九色香巴拉”的光环,但“只顾温饱、不顾环境”的传统陋习,一度使这片大自然恩赐的美丽山水黯然失色,草原上、道路旁、河道中、大街小巷、房前屋后、村里村外垃圾陈列、污水随处横流,广大农牧村“人畜混居”的积习根深蒂固,城市乡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问题久拖不决,“脏乱差”引发的“破窗效应”愈演愈烈。
2015年以来,甘南州痛下决心、果断出手,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发展之计、稳定之举、改革之策,民生之道,举全民之力强力推进。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这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取得了“暴风骤雨治顽疾、春风化雨洗尘埃、和风细雨润心灵”的叠加放大效应。
凝心聚力 打好环境提升“组合拳”
甘南州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提升到了优化环境、展现形象、促进发展、惠及民生的高度来强力推进。2015年提出了创建“视线之内见不到垃圾”目标,2017年提出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并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甘南州召开了上千人参加的环境卫生整治动员部署大会,找问题、寻差距、做安排、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深入开展。
在综合整治方面,大规模实施民族特色化改造,全力推进亮化、绿化、美化、硬化、净化“五化”建设,全州城镇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更加鲜明,城市形象和品位全面提升。
在农村环境建设方面,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作为农牧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有力抓手,按照“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管理民主、和谐稳定”的总要求,全力推进15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抓手,制订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共性标准,打造道路便捷畅通化、村庄内外绿色化、庭院四周干净化、用水洁净自来化的生态宜居环境。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把重点放在改水、改厕、改圈、改厨、改炕、改院、改人和治乱弃、治乱排、治乱建的“七改三治”上。调整用能结构,采取“以电代薪”、“以煤代薪”、沼气推广、太阳能使用等措施,解决农牧村用能需求和植被保护的突出矛盾,推进农牧村生态文明建设,做到村庄整齐、干净、美观,把生态文明小康村打造成纵深推进城乡环境革命的升级版,全面整治了环境卫生,推动了农牧村面貌的改变。
〉功能房
在环保科技应用方面,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环保科技助力城乡环境革命。该州建设局优选出9大类25项技术试点,采取建设功能用房、安装采暖、热水、排污系统等多种工程措施,采用太阳能供热、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和生物降解厕所、空气源热泵等多种先进技术,解决农牧村群众自来水入房、洗澡、洗脸、洗菜、洗衣、采暖、入厕、睡觉(改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10个方面的问题,为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以甘南州碌曲县尕秀村为例,选用了集洗澡间、洗漱间、厨房于一体的功能房,通过泡沫厕所或生物降解厕所,防止异味,并利用微生物降解,达到减量化、无公害化处理。同时,洗澡间依托太阳能或空气源热泵提供热水,节约电能并解决了牧民此前难以实现的洗澡问题。厨房内采用的是烧水、做饭、取暖一体的新型节能炉,除煤炭之外,牛粪羊粪也可以使用,大大减少了使用成本。同时,相比此前的分散火炉,联通各个房间的散热器传热速度快,还减少了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污染。结合国家“光伏扶贫”项目支持,利用当地光照充足的优势,每家每户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接口并入国家电网,全额上网,每年能为农牧户创收近3000元。考虑农牧区住户分散实际情况,生活污水采用单户污水处理设备,节约投资;生活垃圾,引导村民从源头上进行简单分类投放,分为建筑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三类,当送到垃圾站的其他垃圾达到一定数量时,采用闪蒸矿化炉,通过闪蒸技术进行处理后,减量95%,仅剩下5%的无害灰烬需要填埋,大大地节约了草原占用,也避免了焚烧垃圾带来的大气污染,绿色环保。
在长效机制建立方面,为了确保环境卫生整治的稳步推进, 各农牧村结合实际制订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每家每户划分详细的卫生区域,并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了环境整治工作责任和要求。同时,积极争取环卫设施,配置移动式垃圾桶、垃圾清运三轮车、架子车,修建了垃圾填埋池;通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积极调动联户长作用,实现网格化管理,动员全村群众每周两次统一进行大扫除;聘用保洁人员,全天候负责区域环境卫生,形成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长效机制。
做大做强 独具藏区特色的甘南模式
甘南州“全域无垃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得到了党中央、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笔者作为甘南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亲历者和见证人,通过对甘南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细致分析和提炼,笔者认为甘南州形成了自己独具藏区特色的“全民发动、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全时保洁”的格局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整治模式。
城乡联动,共治共享。倡导“绿色、低碳、环保、健康、廉洁”的文明理念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推动整治触角由城镇乡农牧村延伸、由地面向立面延伸、由公路沿线向草原腹地延伸、有河岸向河道延伸、由山脚向山顶延伸,助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促进绿色惠民,形成共管共治、共建共享的机制。
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城镇、乡村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把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改善环境与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措施,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属地管理,突出重点。县市政府是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按照以块为主、属地管理、整体联动、基础先行的要求,自上而下,分层具体研究部署,紧盯突出问题,聚焦薄弱领域,围绕城市社区、乡镇农村、集贸市场、交通沿线、江河沿岸、景区景点、建筑工地、工矿企业、学校医院,持续发力,巩固提升。
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坚持治理行动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棚户区改造相结合,加强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完善保障措施,增加人力财力投入,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全域无垃圾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深入开展。
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全员参与,做大做强“环境革命”和“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特色品牌。强化舆论引导,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小区、进乡村、进校园、进景区、进施工现场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养成文明生活习惯,形成人人都是环卫工、个个参与大治理的浓厚氛围。
良好的环境,是积攒人气财气底气的“聚宝盆”,是打开现代文明之门的“金钥匙”,是牵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助推器”。 可以说,近两年甘南州能在文化旅游发展上出现游人如织、好评如潮的效果,一方面得益于自然景观的完美展现和人文底蕴的深厚涵养;另一方面就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带给游客眼前一亮的震撼,更是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成功创举,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惊艳。正是这种震撼与青山绿水的交相辉映、惊艳与蓝天白云的浑然天成,甘南的气质和特色才能游离于外部世界的喧嚣和浮躁,以别开生面的美丽姿颜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甘南州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求新、求进、求突破,纵深推进“五大生态”(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态、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朝气蓬勃的经济生态、光辉灿烂的人文生态、团结奋进的政治生态)和“十大环境”(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绿色低碳的生活环境、生机盎然的健康环境、幸福和谐的小康环境、活力迸发的改革环境、昂扬向上的发展环境、精彩纷呈的旅游环境、文明进步的开放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风清气正的廉洁环境)建设步伐,做大做强“环境革命”和“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特色品牌。
甘南整治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受经济条件和农牧民生活习惯等制约。比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难、成效弱;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有待完善,“镇转运”环节,个别镇垃圾中转站设备效能有待提高;“县处理”环节,处理终端单一,且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收效甚微。今年5月份,甘南州部分县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但县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研究和整体设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区,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
下一步还要针对性地破解,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让甘南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让健康环境更加安全,让生活环境更加环保,让小康环境更加殷实,让改革环境更加顺畅,让发展环境更加兴旺,让旅游环境更加精彩,让开放环境更加优越,让法治环境更加和谐,让廉洁环境更加清朗。
〉节能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