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进入中低速新常态农业机械行业

2018-08-06 09:13师建霞
中国农村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农机

文本刊记者 师建霞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每年都会发布智库产品——《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白皮书》,全面详实地记载上一年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情况、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收集行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预测下一年度发展趋势。2018年4月,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发布《2017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白皮书》,现摘要以飨读者。

2017年,中国农业机械化行业在经历了前些年高速发展后,开始进入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

国内:整体稳中求进

农机工业稳中求进,渔业机械、棉花加工机械和畜牧机械增速较大。2017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体实现正增长,仍然保持着持续健康发展的势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536家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498.9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84%。农机行业13个子行业中除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行业为负增长(-0.27%),其余主营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速较大的有渔业机械、棉花加工机械和畜牧机械,分别是54.87%、26.65%和26.62%。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47.5亿元,增幅7.82%,利润增幅高于收入增幅,效益状况持续改善。除个别子行业为负增长外,利润增长较大的前四位是:棉花加工机械增长35.15%,渔业机械增长34.70%,畜牧机械增长33.74%,拖拉机增长23.08%。

据初步统计,2017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1%,达到66%以上。全国农机总动力接近10亿千瓦,亩均动力约为0.38千瓦。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15%。农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下降,企业的投资更加理性,注重质量的提升。农产品价格下滑、农用柴油机国Ⅱ升国Ⅲ等因素,影响了农民购机能力和购机意愿,农机工业进入了中低速发展新常态。在经历了年增长率10年持续在15%以上的高速发展期后,2014年出现拐点,2017年仍保持较低增速。

《2017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7年农机行业24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中217家出现亏损。大型拖拉机生产51052台同比下降18.93%,谷物收获机下降12.58%,玉米收获机下降11.44%;烘干机、青贮收获机等部分产品市场销量不降反增,异军突起,为农机市场增添了难得的一抹亮色。

外销出口:进入盘整期、小幅反弹

农机出口在经历2016年较大幅度滑坡之后,2017年在更为复杂的出口环境中度过。一方面,发达国家经济复苏速度有所加快,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企稳回升,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等利好因素成为2017年农机出口市场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逆经济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少数国家的贸易政策不同程度地偏离自由贸易原则和经济全球化轨道,贸易摩擦进一步增多,影响农机出口回升。

进入盘整期的2017年农机出口市场,出现小幅反弹。据我国海关统计,2017年农机行业出口额为100.89亿美元。受到全球经济和农机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农机工业出口也有所下滑。2017年世界农机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依然萧条,对中国农机企业外销的影响明显。

研发:投入增加、成果丰硕

国家对农机研发和农机化技术研究的投入增加。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了17项“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中央财政经费投入总额35021万元,每项均超1500万元。农业部启动“十三五”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现代农业装备”学科群新增农业部植保工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处理装备重点实验室等6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形成由1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4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5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学科群实验室体系。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农业工程学科进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 “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农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2017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束后,涉及农机领域的院士已达6人。在农业部公布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新增岗位科学家候选人名单中,农机岗位专家数量大幅增加,达到105人,实现全部50个农业产业体系全覆盖。新一届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成立,共设立1个综合组和10个专业组,专家组成员包含了农机领域院士和22所大学、27个科研单位共138位知名专家。

农业装备与技术成果丰硕。农机装备6项创新成果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主持完成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青岛农业大学尚书旗教授主持完成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扬州丰尚公司董事长范天铭主持完成的“大型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的创制及产业化”等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农机行业7项科研成果和2个团队获2016至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其中,“旱田全量秸秆覆盖地免耕洁区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和“东北玉米垄作少免耕播种与垄台修复技术及装备”获一等奖,“现代农业工程集成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和“东北玉米垄作少免耕播种与垄台修复技术及装备”获二等奖,“茶园全程机械化作业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核桃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和“高效节能稻谷热泵干燥技术与装备”获三等奖,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创新团队和设施农业工程工艺与环境控制创新团队获优秀创新团队。

技术推广:取得实效

绿色农机化技术推广成效明显,粮食烘干仓储、深松整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高效施肥、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畜禽粪污机械化处理技术推广和丘陵山区宜机化土地整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九大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水稻机械化水平稳步推进,机械种植比例继续提高;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继续提升,籽粒收获备受关注;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向好,更加注重提质增效;马铃薯机械化水平继续提高,发展空间大;棉花机械化生产稳步提升,机收水平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增长较快,作业水平稳步提高;花生播种、收获两个薄弱环节机械化加快发展;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恢复增长;甘蔗机械化生产有所突破。农机市场继续保持活力。

全程机械化: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展明显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部署,农业部聚焦粮棉油糖九大作物,围绕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个主要环节,全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动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7年,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组的62位专家开展了160多次调研指导,分区域研究论证作物品种、种植制度、经营规模、装备技术等要素集成配套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第一批将南方双季稻、中原两季作物区马铃薯等18个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向社会进行推介,提出了破解瓶颈的方向性意见。全国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共印发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993个,形成技术模式1406个。全程机械化工作的关注点由互相割裂的单项技术向集成组和的一体化方案转变。

2017年农业部安排专项资金在27个省(区、市)140个县(市、区)布局建设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覆盖粮棉油糖九大作物及牧草、青贮玉米,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基地。在2016年首批28个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基础上,2017年全国共推出122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已有150个县率先基本实现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其中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大豆、花生、棉花等多种大宗作物主产县。各示范县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0%、80%,高效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分别达到60%、80%、40%以上。带动全国粮食和大宗经济作物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水稻机插(播)率达到46.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完成玉米机收面积3.68亿亩,玉米机收率达69%,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全国共收获小麦面积3.17亿亩,机收比例达9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全年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突破80%。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显著推动了农业生产上规模、降成本、增效益,为产业兴旺和农业现代化增添了新动能。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京沪高速全程监控改造供电方案探讨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