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故乡土地的深爱之作
——评叶多多长篇报告文学《一个都不能掉队》

2018-08-06 00:53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8年7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云南民族

黄 玲

叶多多是个勤奋写作的作家,已经出版多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集,获过多种文学奖项。叶多多也是一个有情怀的作家,她的作品内容大多是立足云南红土高原的写作,非常关注云南的现实发展并及时进行文学表现。

她的长篇报告文学《一个都不能掉队》,是一部记录云南扶贫之路历程的宏观之作,对云南正在进行中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和表现,呈现给读者鲜活的时代内容。全书共五章二十余万字,以宏阔的视野对云南的扶贫工作成进行了全方位的表现。扶贫工作是一个时代的旋律,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更是一个人类摆脱贫困追求幸福的艰巨历程,体现了一个人口大国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和信心。云南作为一个地处边疆的省份,有着立体多元的特色,扶贫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叶多多这部作品正是紧紧抓住了云南的特色和风格,经过深入基层实地采访后,创作出来的一部扶贫新作。它生动、感性,展现了云南各级政府和各民族群众,在扶贫之路上奋勇前进的脚步。单是从书名上,就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云南扶贫的决心和信心。

全书由“大国担当”“众志成城”“浩荡长歌”“世界的后花园”“云南式脱贫”五个章节构成,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云南在脱贫之路上做出的努力。从叶多多的深入描述中可以看到,云南的贫困区域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和滇东北地区,情况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工作的艰苦和力度,也各不相同。虽然过程艰苦,但体现了云南各民族人民脱贫致富的信念和努力。扶贫工作,是一项关乎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也是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一个缩影。

从几个关键词进入这部作品的阅读,可能会有更多更深入的收获。

第一,疼痛与期盼。

叶多多在本书“后记”中说,她出生并一直生活在云南。“这片土地的力量、疼痛、期盼一直伴随着我,像赶赴千年又千年的约会。”在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她走遍了云南民族地区的许多村寨,对云南的贫困现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遥远和蛮荒的代名词”。她对各民族人民渴望摆脱贫困的心理,有深入的体验和理解。这是写好这部报告文学重要的心理前提。

作为一位有良知的作家,叶多多对故乡充满深切之爱。这种爱是深刻而复杂的,她不仅热爱故乡美丽的山川湖泊,更对故乡的贫穷落后有深刻体验。所以,她的疼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刻的情感体验。有了疼痛才会有期盼,才会希望故乡的大地能够通过努力变得富饶,走向富强。而且作为一名有着民族身份的作家,叶多多对民族地区的关注,更有一层与众不同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因为历史原因 、地理环境等因素,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对他们的关注,首先需要对其历史文化有深入了解,有对其生存现状的深入考察,才能进一步上升到理解与表现,而不是简单地给一份同情。

同时应该看到,叶多多的写作既有民族身份的影响,又已经超越民族身份的局限。她所关注的不是自己所属民族的生活,而是云南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具备了更高远的目光和视野。她的疼痛和期盼,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正如她在书的“后记”中描述自己的体会时所说的那样:“他们为摆脱贫困创造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感人事迹,多次让我潸然泪下。我被赤裸裸的贫困震撼着,也被翻天覆地的变化鼓舞着。”这是一种发自心内深处的真实的情感表达。

对报告文学写作来说,真挚的情感是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正如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作家的笔触伸向怒江峡谷中的坎桶村、鸡夺鲁这些小村庄时,完全是贴近大地的姿态,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写作对象身上,为读者呈现了那些饱受贫困折磨的小人物的具体生活。同时也展示了扶贫工作的艰巨和坚韧,从群众观念的转变,到扶贫内容的繁琐多样,无不体现出一种让人感动的精神。让人体会到,扶贫工作真的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事业!

叶多多对故乡贫困现状的疼痛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构成了这部作品的情感基调,让读者在阅读中能感同身受,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

第二,行走与审视。

很多云南作家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保持与大地的亲密关系,经常行走于红土高原,从而获得鲜活的写作资源。叶多多也是这样,她的作品都是行走的收获,多年来她一直与生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长篇报告文学《一个也不能掉队》更是行走于大地的重要收获。书中的每一个事例都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的采访体验,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作家在采访中所认识的朋友。这样的作品阅读起来自然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散发着泥土的清新气息。通过作家的行走,把云南各地扶贫工作的情况及时呈现给读者,也是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新闻性的体现。

从书中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到,叶多多为了写好这部报告文学,先后到过怒江、大理、普洱、红河、德宏、迪庆、昭通等地州(市)进行采访,而且脚步所到之处都是偏远落后的山区、民族村寨,其行程的艰难不言而喻。对一部报告文学的写作来说,行走是获得第一手材料的条件,也是及时捕捉到新闻性素材的重要手段。只有深入到生活的底层,才能感知和发现生活的真实。在书的第一章中,作家的足迹留在了怒江两岸,身影走过碧罗雪山,及时地把怒族山乡发生的重要变化写入文字,传达给读者。那里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着外界不知的贫穷与落后。书中细致描述了云南省针对独龙乡的开展“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等重要决策和措施,通过实地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把独龙族人民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用文学手段表现出来。

这部报告文学中所涉及的民族也比较多,作家的脚步先后深入到怒族、彝族、白族、拉祜族、景颇族、藏族、傈僳族、哈尼族、汉族等民族生活的地方,对不同地理和文化习俗中的扶贫工作进行细致表现,体现了云南立体、多元的文化特色。各民族的贫困原因各不相同,在扶贫路上采取的方式也多姿多彩。有的民族依靠发展苹果产业致富,有的依靠发展核桃产业致富,还有的民族依靠发展文化产业脱贫……只有对云南本土情况有全面把握的作家,才能真实描述好云南各民族在脱贫路上千姿百态的努力方式。

除了辛勤地行走于红土高原,用心灵拥抱大地,一个报告文学的写作者还应该具备思考和审视的目光。才能把那些感性而琐碎的素材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效地为表现云南扶贫工作“一个也不能掉队”的主题服务。叶多多在描写很多扶贫工作生动事例的同时,也在对扶贫的历史性意义进行着思考。她在书的“题记”中将中国的扶贫工作定位为“这是一部人类摆脱贫困追求幸福的壮丽史诗,是传扬大爱、携手共进的英雄赞歌,也是中国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个定位使这部报告文学作品超越民族和地域,具备了一定的思想高度。

事实证明,当一个作家具备了自觉行走、认真审视的态度,才能沉入生活,发掘出生活中隐藏着的宝藏,为时代奉献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第三,尊重与力量

“尊重每一段真实的历史,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尊重脚下的土地,尊重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让新鲜灿烂的阳光照亮生命”。(《一个都不能掉队·后记》)这段话可以视为叶多多在写作这部报告文学时,写作态度和基调的自我定位与阐释。一个有情怀的作家,会尊重自己的写作对象,竭力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

尊重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表现视角。一个作家只有当他俯身于大地,才会收获真实的果实。贫困现象,是不可回避的存在,也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问题之一。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各民族群众,大多数都是因为地理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各级政府在努力,各民族群众也在努力。上上下下的合力,才能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大步前行。这是一种值得尊重的精神。

因为心怀一份尊重,所以作家在描写红土高原的贫困现象时,不是为了表现同情和怜悯,而是为了展示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在扶贫工作的道路上,有那么多人在努力奋斗,在牺牲奉献。让人看到“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气凭借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手中。”(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语)云南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着触目惊心的贫困现状,改变这种矛盾的现状,需要很多人牺牲奉献付出努力。《一个都不能掉队》通过对全省一些贫困区域扶贫工作的细致描写,既表现了各级干部牺牲奉献的精神,也展示了各地扶贫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比如第五章“云南式脱贫”中,就描写了大学生村官段必清的事迹,2017年他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是本年度云南唯一的获奖人。从一名大学生到乡村“鸡司令”,他把扶贫、创业相结合,创造了“村官鸡”的品牌,带领民族群众劳动致富,在扶贫路上闯出了自己的路子。

贫困是历史留下的阴影,为改变贫困面貌而进行的努力,一定会充满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一个都不能掉队》,就是在尽力展示这种力量的内涵和魅力。它让读者看到在创造美好未来的过程中,人性的力量,人性的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讲好中国故事,首要的就是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及其背后的发展理念。《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写作、出版都是非常及时的,它围绕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这个本质,对云南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表现,升华了扶贫工作的意义。其次它围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根本属性,将扶贫工作与中国梦的实现相结合,使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得到有机统一。中国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并不断为人民造福。同时并不回避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读者感受到实现中国梦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苦努力。

总之,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是叶多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收获。它以全景式的视角,展现了红土高原正在发生的巨变,让人从中看到理想和希望。充满让人感动的精神力量和艺术感染力。

如果要说不足的地方,从报告文学写作的角度看,文体还应该更规范一些。

凡写过报告文学的作家都知道,报告文学的特点主要有三点:新闻性、思想性和文学性。其中新闻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其他建立在虚构基础上的文学体裁作品的根本所在。

而《一个都不能掉队》中,一些章节的对话比较多,而且是采取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下的对话,这就有点混淆和小说的界限。比如231页“人与鸟的守望”,265页“唤醒沉睡的古寨”,都有共同的问题。人物的行动和场景,都是在独立的时空下面完成,作者(也是采访者)则完全消隐了。

报告文学是一种边缘性文体,但它的核心还是新闻性为主。人物的行动和对话不能游离于采访者的视线以外去进行。另外,报告文学文体可以对人物心理进行一些适度的描写,但我认为不应该过分深入细致,应该保持一定“距离”,因为报告文学不是小说,不是全知全能的视角。相对的距离感(表达的限知),可以使作品的真实性得到保证。从采访的角度,引用主人公自己的表述,或许更真实可信些。

刘贤能 国画 一家子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云南民族
云南图片库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MINORITY REPORT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传承 民族 文化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云南山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