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陶瓷雕塑创作的表现形式

2018-08-04 03:05李璐
景德镇陶瓷 2018年3期
关键词:当代表现形式

李璐

摘要:当代陶瓷雕塑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逐渐摆脱了传统技艺中对于泥土材料和工艺技能范畴研究的束缚,也突破了架上瓷塑唯美主义的审美局限性。在与其他各种艺术形式进行跨界合奏的同时己发展成为了一个较为成熟和独立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陶瓷雕塑 当代 表现形式

在我们过去对陶瓷雕塑的认知和书写中,大部分的讨论基本是围绕着陶瓷本身固有的工艺美感或材料唯美性的意义探讨上,这也使得陶瓷雕塑的创作者在这种顽固的材料属性和既定的审美标准之下失去了作为自由创作者的活力。而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创作,单一的理念、被样板化的题材毫无疑问是在走向自身的终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呆腐理念的扬弃、对创新的要求终于给了陶瓷雕塑一个发展的新契机。特别是在“观念”语境的影响之下,人们不仅在对材料认知的层面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和审视,还在创作中注入了更多的主观性情结以及思维性的语言。这也意味着陶瓷雕塑作为一个最终以视觉呈现为主、以语义延展为辅的客体,它发生的变化已经不再被制约在传统位置上被观看、被认知、被书写的领域。而当今,无论它是否正重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秩序,或是更深层地拓展当代艺术的维度,当代陶瓷雕塑已成为一个较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我们必须要站在时下不断更新的角度去重新理解和分析它当今的精神内涵。

一、陶瓷雕塑与综合材料的碰撞

综合材料与陶瓷雕塑的融合意义就在于此,它首先基于各自独特的材料语言对所造之物进行原生态性质的还魂,其次综合材料的介入使得陶瓷的表现性质不再束缚于自身独断的美学标准上,打破了千年以来固定的观赏方式,让人看到原来这种材料的表现力度是可以具备很大弹性的,它不再是一种排斥型的艺术方式;在工艺层面,由于陶瓷在材料上的局限性,就注定了它的表现形态、它在空间的营造上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而综合材料的介入,创作者对材料之间互补性质的灵活运用可以为陶瓷材料“达不到的完美”找到一种可能与平衡,另一方面,它还可以调动作者的创作能动性,使其不局限在单一的思维模式里。在观赏的意义上,综合材料与陶瓷艺术的碰撞也给观者带来一种更丰富的视觉效果,使得陶瓷雕塑拥有了更多元化的表现空间,而这种自由的表现方式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纳入到自身的创作里来。

在当代陶瓷雕塑的创作中,一些艺术创作者为了更完整地呈现个人的创作观念,使作品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更加丰富与多元化,往往选择了一种更具创新意义的手法,即:多种材料的运用,它们使用木头、石头、金属等异质材料来强化自己的创作语言。波丘尼在其《未来主义雕塑技术宣言》中指出:必须坚决否定只用某一种材料来塑造一件雕塑作品的观念。只要造型情感需要,雕塑家可以在一件作品中使用二十种或更多不同种类的材料。首先,无论哪种材料都具备自身独有的属性,恰当的使用可以激发其典型的质地美,而一件成熟的艺术品,作者从对材料的考究到恰当性的选择往往是基础性的;其次,在这种材料运用的背后,隐藏着创作者主观性的情绪,如:木头所带来的舒适感、石头的坚硬泠冽以及编织物的柔软,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作者心性和创作观念的呈现。这种对材料恰如其分的运用我们可以从郑冬梅的作品中看到,在她创作的《-花一世界》系列中,她使用陶瓷串珠、琉璃串珠、銅丝等材料编织成一颗颗不被人关注的野花,此时这些软质材料的性质跟野花的生命形态在情绪上是相得益彰的,这些野花与作为主体的陶瓷小人一起构建出了一个诗意般的世界。

二、陶瓷介入装置性

众所周知,装置艺术在20世纪末的时候发展成为了最重要的主流艺术形态之一。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己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艺术性地进行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装置所创造的新奇环境,可以引发观众的记忆,产生以记忆形式出现的经验,观众借助于自己的理解,又进一步强化这种经验。毫无疑问,这种充满互动性和可能性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极具趣味。在中国当代装置艺术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来自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创作出一系列重要的装置艺术作品。而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媒介,它也大范围的被艺术家们所使用,于是这种具有较强观念性的艺术形式和陶瓷雕塑之间产生了相互的碰撞。

如作为中国当代陶艺探索先行者朱乐耕的作品《中国牛》,就是采用了陶瓷雕塑和装置相结合的表现方式表达出个人对国家、社会、人类发展等问题的思考,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艺术家血液里流淌的中华文脉精神和诗意性的艺术审美倾向,以及一种自然主义的哲学观。

三、实验性陶瓷与影像的嫁接

在改革开放的前后三十年里,影像艺术在当代艺术的范畴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国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影像艺术家,如:张培力、杨福东等人。而我们所说的影像艺术大部分指的是Video art。准确地说,它是一种互动媒体作品,这一类作品由计算机技术集成视频、语音、文字、图像和数据,再通过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把对作品的一部分控制权交给观众。

在全球多媒体时代到来的今天,它更加明显地区别于架上绘画、摄影、雕塑和现成品装置等其他艺术形式,在中青年艺术家中被广泛运用。如新锐艺术家耿雪的作品《海公子》就以影像与陶瓷结合的方式共同演绎出一曲悲凄的美学哀歌。她用青花瓷将蒲松龄<聊斋志异》故事中的人物、事物视觉化,而后以电影短片的形式拍摄了整个故事情节,在这件作品里,青花瓷的冰冷气质与《海公子》的凄美情节相得益彰。在影像中呈现出的陶瓷雕塑,所有造型、纹理、光泽,甚至是瓷器的呼吸感都能在1080p的画面中充分展示。此时,这件作品的主角不再是一个古典主义的爱情故事,而是陶瓷在影像中被创作者生命化了,并且最大程度向公众展现了这种材料语言的特质,我们切实的在陶瓷塑造的人物上体会到了生命的痛感。毫无疑问,它透过艺术家个人的表达倾向为当代陶瓷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这个原本在各自领域拥有独特属性、一种充满对立的冲突的空间在此却达到了融合。一方面,陶瓷雕塑因其材料性质带给人的坚固沉重之感,因为影像的律动感在此被打破,它借助了更为多元的媒介手段探索了陶瓷的表达空间;另一方面,影像也因陶瓷本身的观赏性而具备更多趣味化的特征,它不再只是对于场景、对于人的记录,它在和艺术品的组合之下囊括了更丰富多彩的表现媒介。所以,无论是在陶瓷的制作层面还是在运用新的媒介上,这种绝妙的结合都打开了一个新的创作空间。

由此可见,当代陶瓷雕塑的表现形式已经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固定范式,它不再像以往一样受制于材料的局限而只能参照精美工艺品的制作样式,如今己深化成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艺术语言。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一方面可以和其他材质相结合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变体;另一方面,在观念的建构之上,它也可以更深层的和空间、技术、精神、语言等产生联系,从个体的层面到和世界的链接以及对于存在与死亡的终极追问。不难看出,当代陶瓷雕塑的表现形式已经扩展出了多元化的表现样貌,它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赋予了艺术家对创作主题进行自由延伸的原动力。而这种新的饱满的艺术语态,也丰富了今后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猜你喜欢
当代表现形式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探析
论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三个转向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经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编辑动态
《当代》背后的当代
透射光之炫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