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运用于宫颈癌病人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2018-08-04 06:52:20贾桂英雷凤英张立婷
关键词:评量例数宫颈癌

贾桂英,雷凤英,张立婷

(达州市中心医院,四川 达州 635000)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患癌的风险和概率越来越大,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排名第二位,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病死率较高[1]。临床治疗以手术根除治疗为主,但采用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2]。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优质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并筛选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宫颈癌患者共120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60例。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宫颈癌患者。排除标准:有重要脏器损伤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患者,不配合医生的患者等。优质组60例;平均年龄(56.3±6.8)岁;平均病程(3.2±0.9)月。常规组60例;平均年龄(55.9±7.2)岁;平均病程(3.8±0.8)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发现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可以在同一基线上进行临床比较。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的护理措施:患者在术前抽静脉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生化指标,并做好用药指导;术中、术后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等生命体征;术后,叮嘱患者注意事项。优质组采用的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1)许多患者对该病的情况了解甚少,对手术有恐惧和怀疑、缺乏对手术的治疗信心,从而出现烦躁、焦虑情绪。因此,我们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的职业、文化背景,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该病的基本情况和进行手术的必要性。(2)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手术要求协助患者采取正确、舒适的体位,安慰和鼓励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3)手术结束回病房后,患者头部采取偏向一侧的枕平卧6小时,持续观察生命体征;并将砂袋放置于患者腹部6小时,以减少渗血,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不要触碰伤口部位;保持患者会阴部的清洁;医护人员经常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向患者询问感受和症状的缓解情况,加强术后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家属,发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

1.3 观察指标及评标标准

观察、记录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尿管留置时间和恢复时间,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这些指标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总分为100分,SAS>50分表示焦虑,SDS>53分表示抑郁,用于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患者出院时通过调察问卷的方式统计其满意度,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较为满意,满意,不满意4个等级。满意率=100%-不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记录优质组与常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经统计,与常规组相比,优质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优质组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的可能性较小,见表1。

表1 统计优质组和常规组的SAS和SDS评分(±s)(分)

表1 统计优质组和常规组的SAS和SDS评分(±s)(分)

注:与常规组相比,aP<0.05,有可比性。

例数 SAS SDS优质组 60 41.6±2.6a 41.7±2.1a常规组 60 48.3±2.8 52.4±2.9

(2)记录优质组与常规组的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优质组的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分别是(55.1±6.3)ml、(1.2±0.6)h、(4.1±0.4)d,常规组的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分别是(96.2±5.4)ml、(3.6±0.5)h、(6.2±0.7)d。经统计优质组和常规组的指标结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记录优质组与常规组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优质组的患者及其家属不满意例数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统计 [n(%)]

(4)记录优质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优质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有5例,占8.3%;常规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有11例,占18.3%。经统计,优质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技术逐渐成熟,但病患和家属对疾病和治疗方案的知识较为缺乏,产生抗拒、恐惧等心理,从而影响治疗效果[3]。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极其重要,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患者实施护理。(1)手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损伤,影响患者的激素内分泌,当患者采用切除子宫进行治疗时,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2)当患者知道自己患病,且要进行手术时,会产生烦躁、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该反应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4-5]。通过解决以上问题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与预后。经查询文献和临床观察,发现优质护理对该病的治护效果较好,因此,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优质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优质护理具有常规护理不具备的优点:(1)术前的知识普及和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本身和治疗方案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患者和家属的恐惧、怀疑心理;医护人员用言简意赅的方式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其不明白的专业知识,降低了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感。(2)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使手术的成功率提高。(3)术后的砂袋处理和会阴清洁处理,减少了伤口部位的渗血,降低了感染的发生。(4)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5)优质护理还具有常规护理不具备的个体化优点,根据患者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护理,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6-7]。优质护理所具有的这些优点,可大大改善患者的情绪,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问题,正确对待治疗和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的治疗和预后[8]。

就本次实验结果而言,使用优质护理方式比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术中出血量少,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短,患者和家属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例数少,这些指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些指标的结果说明优质护理的护理方式具有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可能性,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的优点,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印证了优质护理比常规护理的效果好。

综上所述,给予宫颈癌患者优质护理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但因本次实验的样本量小,需要做多次大样本实验进一步探究对宫颈癌患者使用的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的优缺点。

猜你喜欢
评量例数宫颈癌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更正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河北医学(2016年5期)2016-12-01 03:58:55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