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领跑者”席酉民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办学实践

2018-08-03 03:39马川钟一高苗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利物浦大学教育

本刊记者_马川 钟一 高苗

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园春色

苏州气象

开放式校园、英式的长廊阶梯,与一群悠闲散步的灰天鹅——这里的确不像中国的大学。

位于中国经济最富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坐班车去苏州市中心需30~45分钟。对自海外而来的老师而言,这是个好去处——便于体会和研究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经济,而且,与长三角几个更核心的城市相比,这个被誉为“江南水乡”的城市空气质量良好。

自2008年走马上任以来,陕西人席酉民早已习惯了苏州的温婉与柔美。“刚来时,教师不过100人,学生几百人,大部分人都不看好这所学校,政府也持怀疑态度。到底做到什么程度都不清楚。”

席酉民此前的人生,在管理学的道路上经历了漫长的求索。27岁获得西安交大管理(系统)工程硕士学位,30岁成为中国第一个管理工程博士,31岁破格晋升为副教授,33岁进入“世界突出学术领导名人录”,35岁破格晋升为教授,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6岁又成为中国管理工程领域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遍访美英加澳等五大洲名校,40岁出任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交大)副校长,做了十年。

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对外承诺开放教育市场,很快《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出台,条例“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想搞国际化,西交大希望通过苏州的地理条件,做一场国际化的教育探索。而苏州也希望西交大以分校或中外合作办学,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三方都有需求点,于是一拍即合。

按双方协议,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校长应是英方推荐,董事会聘任,因而在席酉民来之前,作为西交大方负责筹办和领导西交利物浦发展的校领导,董事会的议席位上,他习惯坐在西交大一侧。2008年8月,得到正式任命后,大家开玩笑地说,你现在应该坐到会议桌的另一侧,成为英国利物浦的董事。

在当时的中国,虽然已经有了很多中外合作型的高等教育项目,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强强合作、以理工管起步的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算是第一个。

2015年,席酉民校长访问剑桥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北校区

南北校区地下通道

中外合作开办大学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完全没有先例可循,但作为一个管理学专家,席酉民充分发挥了他在管理方面的才能,提出了“双重理性”与“和谐领导”的概念。

“所谓‘双重理性’,一种是全球普遍接受的一些基本的规则和逻辑,如果你没有这些东西,你在国际上是难以通行的。但在中国情境下,还要考虑所在国的具体情况,适合中国的法律、制度、文化和社会习惯。只有善于结合这两者的人,才可能做一份有长远未来的事业。‘和谐领导’则是在双重理性的原则下,围绕愿景、使命和目标的动态优化过程。”

作为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校长,他接触到英国大学管理制度的核心——责任权利界定清晰的组织治理体系。他分析道,“董事会重点做的几件事情,一个是战略分析,第二是高管团队的任命,第三是财务的预算。但该体系长期重视程序规范,效率低,这是我们要突破的。”

2006年,西交利物浦筹办之初,董事会开会研究要不要当年招生,席酉民坚决主张当年招生。2006年5月底收到教育部批复,6月份考试,7月份招生,招到160名学生。9月份的董事会上,合作方称赞“席教授你是对的”。《孟子》中亦讲,“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即使在农业生产中有农具,不如不误农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学生成长为本,推动社会创新

在西交利物浦,学生和校长的沟通借由学校发达的邮件系统传递。在教务系统里,学生可以找到任何教师的工作信箱。

这些信,可能是发给某个教师,对他的讲课方式提出改进建议,也可能发给某个领导,表示对学校某项政策的不赞同。除此之外,微信、一站式服务中心、师生联络委员会、各种委员会中的学生代表等,形成了全校有效的沟通网络。

“席校长,学校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专项资金,让我们去参加校外的一个极限飞盘比赛?”席酉民带记者参观校园时,被一名学生拦下。

席酉民则耐心地询问了事情的原委,提出建议:“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目的是整合你们所学知识、提升你们的各种能力,如果学校支持你们的参赛费用不足时,你们应该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筹集资金,如尝试找赞助商,这样对你们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

2016年,西交利物浦大学办首届高等教育创新年会

在席酉民看来,学校并不能为了某份荣誉而失去原则甚或破坏正常学习秩序,鼓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的,对学生成长和日后实现个人价值更有意义。

“过去,学校一直是教知识的地方,我现在经常告诉学生和家长,大学应是帮学生成长的地方。”西交利物浦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事务的中心。

席酉民认为,“过去10年,可以说是西交利物浦教育实践的1.0时代。在吸取美国教育的灵活性、英国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借助网络搭建大学的运行体系和组织架构,形成开放式校园和社会共生的互动机制,构建了一种大学和社会的新型互动关系。”

现在,西交利物浦教育实践已经进入2.0时代,思考和构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之后的教育方案。在他的构想里,除了国际化的专业精英教育,还要探索国际化的行业精英教育,称之为 “融合式教育”。

按照这个理念,将投入28亿在太仓建设一个全新的教育基地,尝试开放校园,推动终身学习,实现大学和社会、企业的高度融合。另外,未来的社会日益老龄化和社群化,社会治理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他们将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成立“新时代发展研究院”。在政府的支持下,做几个落地的社会实验,如: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的 “国际共同市场区”实验、支持创新生态探索的“国际创新生态港”实验、支持未来社会治理探索的“现代化绿色社会”实验等。

在这个宏大的规划里,除将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创新生态和现代化社会治理样本外,他们正在西安筹划一个实验区,新时代发展研究院及其战略合作伙伴“国际企业与金融联盟”通过市场机制,在高新区将建设“汇湖国际创新生态港”。

席酉民希望,未来十年,西交利物浦在专业精英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大胆探索行业精英教育和大学新概念,还将通过大学的研究和资源网络,扮演一种“酵素”作用,去撬动社会资源,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几场大的社会实验。

在不少人看来,席酉民的教育理念与构想有点像“痴人说梦”,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但在席酉民看来,他从事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在一个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颠覆一切的时代,传统的大学教育系统面临一场巨大的挑战,“哈佛大学Christensen教授(2014)就说,未来十五年以内,如果美国大学不变革,有一半会面临破产。”

然而,老牌大学实践探索的步子迈得都很小,因为治理结构都已经固化,阻力很大。西交利物浦则如同一张白纸,可以绘制一个新的世界。十年经营,崭露头角。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校长,席酉民是无比幸运的,他已不知不觉中成为国际教育的领跑者。

猜你喜欢
利物浦大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利物浦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