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余凌 供图_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刘教授经典导读课”走进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与刘莘教授的阅读课程结缘,是因为图书馆的杨长军老师外出学习时的一次偶遇。
杨长军除了是广州大学附中图书馆的老师外,还是一名资深的阅读推广人。他在接触到刘教授经典导读课程体系后,敏锐地发现,该体系能够与学校现有的阅读课程体系相结合,起到相辅相成的双向促进作用。
广州大学附中图书馆一直以“悦读、服务”为馆训,在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不断创新阅读推广模式,致力于全校师生人文及科学素养的提升。图书馆推出了品牌活动“品质阅读——阅书·阅人”。“阅书”指由读者从书店送来(馆中)的图书中自主选择借阅,图书馆再采购副本。“阅人”指引进作者、学者等进校园,与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国学系列课程的推广,由大学教授组成的讲师团,分专题带领特色班或国学爱好者进行。阅读推广活动以人文与科普为主,兼顾生活、学习方法等。
过去在推广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杨长军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孩子对书籍的选择过于单一化,故事类书籍偏多;
其次,大部分孩子在阅读书籍时仅只翻而已,没有去认真思考书籍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没有达到深阅读;
再者,在开展系列亲子阅读活
移动阅读指导课程
Tips
王鑫老师(刘教授经典导读课程开发顾问):
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往往需要老师、家长的引领,但有时候,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会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而没有启发孩子进行深入地思考,例如,《夏洛的网》中描写了友情,但友情是怎么建立的呢?孩子要怎么做才能让他和朋友的友谊长存呢?
因此,我们邀请了刘教授来录制导读视频,通过声情并茂、启发式的方式来带领孩子阅读一本书。
余老师(邹德馨家长,越秀区教研员):
孩子的阅读应该要从浅阅读或者功利性强的阅读转化成深层的、触及心灵的阅读,而刘教授经典导读课程是能够有效推动这一转变的。
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了《小王子》的导读课程,有两点感触:一是刘教授的导读形式并不是将成年人的思想和观念直接灌输给孩子,而是通过启发式的话语和问题引导孩子去思考;二是刘教授强调不同的思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阅读世界。
图书馆杨老师:
结合课前、课后导读视频和纸质书进行整本书阅读,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个个阅读人物和故事,有了似懂非懂或者顿悟的感觉,也就说明确是读懂了这本书,有了一种似成相识的感觉;浅层的阅读,看完也就仅仅是翻完了,当书再合起来那一刻,可能再难以回想起书中的情节。
图书馆肖老师:
读书要有心,还要有批判的眼光。从我自身的阅读经历来说,要运用不同的方式阅读不同类型的书:
(1)对于文学类的书,可以将感悟很深的句子和优美的句子摘抄到本子上,不断积累并在生活中用出来,逐渐将这些句子内化形成自己的语言和写作素材;
(2)对于科普类的书,要注意锻炼联想能力,将科普知识作为文学阅读或者文学创作时联想的科学依据,同时,在阅读时要具备前瞻性,以及观察生活、联系生活。
家长代表:
阅读可以带着功利性,但其目的不在于成绩的提升、获奖等,而是在于精神层面的收获,通过阅读经典来引导自己人生的方向、理解世界,同时也可以阅读除经典外的其他书籍,从不同类型的书中获取不同层面的理解。同时,阅读的功利也在于技术层面的提升,将阅读的内容内化吸收并且表达出来,这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表达能力而言很重要。动时,家长也亟需专业的指导;
中国图书馆协会中小学图书馆分会,给广大附中颁发的“2016最美校园书屋“荣誉
最后,阅读推广活动的系统化和阅读评价,也有待提升。
而刘教授经典导读课程,刚好能够帮助学校解决上述问题。这套课程体系推荐的书目量不多,却涵盖了多个学科,然后阅读过程,有课前引导与课后引导结合,训练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超星智能阅读平台,如学习通APP,除了学生、教师端口外,家长也可以进入。刘教授经典导读课程文图结合,更配有视频,很人性化,利于家长辅导孩子的阅读。
今年暑假8月8日上午,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中,学生、家长、老师相聚一起,观看刘教授经典导读的视频课,并讨论分享阅读经典后的感悟和阅读的方式,共同交流经典阅读对于促进孩子思维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