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美山 李传新 郭三娟
(太原科技大学幼儿园;山东省沂源县鲁村镇中心小学;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组织沉默是指,当个体有能力改进当前组织的绩效时,却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其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而且对个人及组织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早在1970年,Rosen等人就对企业中员工因担心留下不良印象而保持的沉默行为做了研究,并定义了“沉默效应”。1977年,Argyris的研究指出,在各类不同的企业中存在着的权威性和防御性准则,会对员工表达想法的意愿产生影响。国内也有很多组织沉默的研究。2012年,余玺梅对员工沉默现象进行了本土化研究,并对我国文化背景下员工沉默的规律特点进行了探索。2013年,付琼探索总结出知识型员工组织沉默的特性,及其对组织的影响。2014年,崔靓研究了程序公平在员工沉默中的作用,并给出了减少员工沉默的合理建议。已有调查表明,在学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组织沉默行为。所以,针对小学教师的组织沉默行为课题的研究,旨在减少小学教师的组织沉默行为,从而改善小学教师内部沟通、提高小学组织决策效率以及加强小学教育管理方面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20世纪以来,关于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初的领导特质理论,分为传统特质论和现代特质轮;20世纪中期的领导行为理论,有领导方式理论、领导行为四分论和管理方格论;20世纪70年代的权变领导理论由情境领导理论和路径——目标理论组成,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新领导理论中,包含了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两种领导理论结合成为新领导理论,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互动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两种领导理论并不独立,同一个领导者既可以显现变革型领导,也可显现交易型领导。这两种领导理论包含了领导特质、行为和权变理论,主要对领导影响力来源上下级本身和本身特质进行分析研究,是一种有效的划分方法。考虑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一个主要互动过程便是建言行为,因此本论文的领导风格将采用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这种划分方式。
小学基础教育管理团队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为对小学教师团队的研究。只有质量不断提高的师资队伍,才能为我国教育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坚实的保障。而针对我国正处于大变革转型时期的重要阶段的重要国情,九年义务教育的非均衡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再加上我国国民对义务教育资源的需求不具有机动性的情况下,私人市场便应运而生。因此,有效的管理小学,尤其是本地域的公办小学,能使学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潮流中不断沿着优质义务教育的道路发展,这项任务任重而道远,且有深远意义。
通过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了解小学基础教育领导风格与组织沉默行为的联系之后,建立起一系列的假设模型,进行论证分析。为进一步提高论证的可靠性,本论文中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量表设计,并且还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向,可以有不同种领导区分方式。根据导向来区分,则分为任务导向的领导和关系导向的领导;根据上下级相互影响过程,则分为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考虑到组织沉默是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相互过程,因此本研究的领导风格将采用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这种划分方式。
本研究把变革型领导的特征概括为:通过有效的愿景沟通和鼓舞性激励,提升教师的动机水平,激发教师的潜能,营造相互信任的氛围,满足教师的高层次需要,促进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提升,从而更好实现组织目标。具有这类型特征的教育领导者(小学校长),即为变革型领导;把交易型领导的特征概括为:在了解被领导者(小学教师)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澄清角色、设定期望、供应资源以及承诺奖励等策略,指导和激励教师努力达成组织目标。具有这样特征的教育领导者(小学校长),即为交易型领导;然而,对于放任型领导,多认为是一种消极的默许与非领导行为,具有逃避决策、避免承担的特征。总体上被认为是领导行为中最消极和低效率的。因此具有这样特征的领导者(小学校长),定义为放任型领导。
国外关于组织沉默的研究有很多。在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小学组织沉默是Dyne(2003)在Pinder(2001)的框架上定义的默许性沉默、防御性沉默以及亲社会性沉默。针对本论文研究的实际情况,定义默许性沉默是一种被动顺从的行为,小学教师自己认为自己的观点不足以改变上层的观点以及决策,所以保留自己观点而不言;防御性组织沉默则是为了保护自己,防止与同事以及领导产生冲突而主动的进行自我保护的行为;而亲社会性沉默则是小学教师组织以寻求合作为动机的利益保护行为。
通过对国内外领导风格与小学教师组织沉默行为相关文献的回顾与分析,发现不同的小学组织领导风格和不同类型的小学教师组织沉默行为会很明显的受到人口统计变量产生的影响,所以本论文针对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进行一系列具体研究。为此,我们首先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1:从性别角度看,小学组织领导风格与小学教师组织沉默存在不明显差异;
假设1-2:从不同的年龄段角度看,小学组织领导风格与小学教师组织沉默不存在明显差异;
本论文采用的测量量表为多因素领导行为量表(Multifactors Leadership Questionaire),这种量表在国内外的认可度和使用率是极高的。在本论文的研究中,为了保证能反映实际的情况,体现小学教育领导风格的真实性,所有的测量均为一线教师对其感知到的学校领导行为进行评价。
本文利用Van Dyne等人所编制的基于动机类型小学教师组织沉默行为量作为本论文的小学教师组织沉默行为量表,在此量表中,集中包含并体现了默许性沉默行为、防御性沉默行为和亲社会性沉默行为三个维度。
关于本论文的数据来源,利用自然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方法匿名自填的方式。从2015年7月到12月期间,总用发出已设计好的调查问卷170份,最终回收调查问卷165份,回收应答率为94.71%。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将不可用的问卷如未答题超过三个、连续相同答案超过八个等不合格问卷筛选剔除,最后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60份。最终,本研究问卷回收率为96.97%,具有较高代表性与可靠性。
假设1-1:从性别角度看,小学组织领导风格与小学教师组织沉默存在不明显差异;
做T检验时,我们记P>0.05时,此种情况是拒绝零假设的情况;而记P<0.05时,这种情况是接受零假设的。表1呈现了各研究变量的独立样本受性别影响的T检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小学教师对交易型领导风格(P=0.134>0.05),放任型领导风格(P=0.474>0.05)与变革型领导风格(P=0.307>0.05)维度上具有不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小学教师对默许性沉默(p=0.116>0.05)和防御性沉默(p=0.246>0.05)两个维度具有不显著性差异,对亲社会性沉默(p=0.018<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性别角度看,小学组织领导风格与小学教师组织沉默存在不明显差异”基本成立。
假设1-2:从不同的年龄段角度看,小学组织领导风格与小学教师组织沉默不存在明显差异;我们把处理所得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记为零假设。而推断各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作为F检验的目的。表2呈现了各研究变量单因素F检验受年龄的影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小学教师组织沉默防御性沉默的P值小于0.05,所以我们推断出:从不同的年龄段角度看,小学组织领导风格与小学教师组织沉默不存在明显差异基本成立。
所以“假设1-2:从不同的年龄段角度看,小学组织领导风格与小学教师组织沉默不存在明显差异”基本成立。
1.从性别角度看,小学教师组织在亲社会性沉默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从分析结果来看,因为女性教师追求稳定安逸的生活节奏与环境,所以普遍认为放任型领导风格较之交易型领导风格和变革型领导风格更容易被认可和接受。并且由于女性教师参加工作后表现出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自我保护、明哲保身、主动保留观点以及安于现状的行为,可以得出获得女性较高认可度的为默许性沉默、防御性沉默与亲社会性沉默三个变量。
2.从年龄角度看,各个变量对领导风格均不存在明显差异,而年龄对小学教师组织沉默的默许性沉默防和御性沉默则存在明显性差异。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到了46岁之后小学教师组织对默许性沉默防和御性沉默有较高的认可度,这些也正说明了当前小学组织的一些现状,随着每年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上岗,容易使老教师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3.对教育管理学的建议。本文通过一系列对领导风格对小学教师组织沉默行为影响研究认为,无论哪种风格的领导,都要讲求一种平衡,讲求一种“中庸”思想。无论哪一种领导风格都有其好坏优劣的一面,在实际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事件等因素采取不同的领导风格。也就是说,一个领导者要根据组织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领导风格,从而使工作达到卓有成效。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就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先正确认识自我,再正确认识形势,在实际教育管理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技能本领。从本论文的研究情况来看,小学教师的沉默现象虽然有其原因,但与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与各领导的领导风格有着更加不可忽略的作用。这就需要领导者注意自己的言行,注重自己的领导风格。在制度建设方面也要更加完善,不仅构建完善,制度落实方面也要踏踏实实,最终达到民主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