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课程改革春风化雨
——对改革开放40年来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2018-08-03 00:49
教育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新课程素质教育素养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焕发生机,各行各业捷报频传,日新月异。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之大、探索过程之漫长,更是引人关注。

由于工作关系,我亲历了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尤其是在担任教育报刊编辑、记者20年期间,我曾深入80多个城镇,数百所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采访、调研,对基层学校课改状况比较了解,较多地听取了广大教师的苦衷和呼声。总的来说,我认为,40年课程改革,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存在的;发展是渐进的;前景是乐观的。

40年课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而每阶段的深化都与国情紧密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我们的课改是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合理吸收,不能照搬照抄。在课改过程中,凡是能够紧密与国情、校情、学情结合的,课改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否则事倍功半。

40年课改路——拨乱反正,奠定了教改的思想基础(1978-1992年)

1978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教育领域拨乱反正,恢复高考,要求学校尽快建立正常教学秩序,课堂教学要加强“双基”。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给我国教育改革指出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广大教师争相学习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布鲁纳、皮亚杰、苏霍姆林斯基等国外教育家的教育教学思想开始引进我国,教育工作者结合国情、校情进行了教学改革。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改革有:江苏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北京马芯兰的“知识网络化”教学改革、吴正宪的“七条龙”教学改革、辽宁魏书生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改革,以及快乐教育、成功教育、自主教育等教学改革遍地开花,教学改革的百花园里呈现出异彩纷呈、竞相争艳的大好局面。

这一阶段的教学改革之所以蓬勃发展,与当时的国情分不开。“文革”期间,“四人帮”恶意宣扬“知识无用论”,树立“白卷英雄”,把教师当作“臭老九”批倒批臭。粉碎“四人帮”以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改革开放的春风,激发了广大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他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教学改革硕果累累。这为以后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一阶段的教改成绩是突出的,但由于高考的压力,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课上“满堂灌”、课下“题海战”,加重了学生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教育“转轨”。

40年课改路——教育“转轨”,素质教育步履艰难(1993-2000年)

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在全国中小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虽然涌现出一些实施素质教育的好的典型,但是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好,这已是不争事实。在2001年6月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上,李岚清副总理指出:“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报告中说:“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为什么要扎扎实实地抓“应试”?因为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考试是躲不开、绕不过去的,特别是高中的“高考”,更是不能轻视的!因为这是家长最为关心的,也是校长最为重视的,甚至,高考升学率还是当地父母官的政绩考核的一个方面。这就是我们的国情,违背国情的改革是很难如愿的。

看来素质教育只“喊”是不行的,要想真正落实,必须另辟蹊径。于是就催生出了下一步的深化改革——“新课程”方案。

40年课改路——实施新课程,在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2001—2008年)

《中国教育报》刊登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一文,谈到在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只靠办课外“兴趣班”是不行的,学生在校活动的9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长期以来,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除了“望子成龙”等社会原因外,教学方面也有诸多弊端,如课程臃肿,教材难、深、重,教学方法陈旧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法、学法、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次课改被称为“牵动了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教学“三维目标”中,除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又特别强调了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经过了区域试点、改进完善,在全国中小学普遍推开。小学和初中开展得有声有色,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仍然并不理想。

40年课改路——“核心素养”与“新高考”是课改的深化(2008-2018年)

2008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解读高考新方案时表示,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高考要减少考试科目,新增“综合素质评价”,并且在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省份进行“新高考”试点。自此,开始对深化考试改革进行探索。为了将课改与高考紧密结合,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9月3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近年来,广大教师对“核心素养”的问题十分关注,但网络上人们对“核心素养”概念的表述有多种说法。其中,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教授的论述最为确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问题,教育部组织了近百名课改专家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历时3年,于2016年9月14日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明确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主要方面,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又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点。

为了将课改与高考紧密结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成。高考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此外,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从而分散了学生的考试压力,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课改”和“高考”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在高中落实素质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课改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表明:教育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经过较长过程。40年的课改是漫长的,曲折的,在不断地改进、完善中逐步深化,前景是美好的。

分享假期趣闻 重庆谢家湾小学供图

思考与展望——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教学最突出的变化,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确定的。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能适应自主学习呢?

在20多年的教育报刊编辑工作中,我编发了上万篇教学改革文章,用一句话概括:即“教学方法千千万,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关键。”这是衡量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一把尺子。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本人以其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是符合学习科学原理的,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不学也是无效教学。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具体说,就是采用新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问题引领、教学案导学等形式,根据整体构建、和谐教学的思想,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时空。在导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设疑激思,引趣促活,讲其所需,授之以法,利用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成功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实现“低负高效”的教学效果。

思考与展望——名师、名校在课改中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可低估

在40年课改历程中,各阶段都有名师、名校的示范和引领,其作用不可低估。名师不仅能上示范课,介绍、传播先进教学思想,还能指导教科研。但有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名师,像“常青树”一样,每个阶段都是大家的榜样?原因是:名师从来不搞花架子,始终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脚踏实地探索。他们的教改实验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我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的主持人,曾对名师的成长轨迹进行调研,发现名师都具备五种精神:敬业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反思精神、人文精神。其中的“创新精神”和“反思精神”尤为重要。联想到新课程实施初期,“课改名校”的大胆创新,是对传统教学具有“颠覆性”的: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颠覆”了教学顺序;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三课型”“颠覆”了课堂秩序;东庐中学的“导学案”是对传统教案的“颠覆”。他们的大胆创新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课改名校对新课程进程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功不可没。

思考与展望——当前教科研的偏差与矫正

开展教科研是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有些学校和个人申报课题仅仅是为了评职称、发表论文,上级疏于管理,又缺乏监督检查。教科研徒有形式,并无实效。

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应首先应根据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选题,在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由专家引导,采取“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科研方式,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公开课的方式开展教科研活动,在不同阶段进行>总结,使课题研究取得实效,这才是教科研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思考与展望——对未来课改与高考的展望

早在20年前,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落实素质教育,但在高中阶段始终难以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没有相互配合。因为过去的课改专家和高考命题专家是两套班子,双方各干各的,互不联系,导致高考和课改两张皮,高考“指挥棒”掣肘课程改革。而“新高考”要求“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这个“关联度”很重要,这意味着“考”与“学”要紧密关联,今后高考命题,不再以“高考说明”(原来称高考大纲)为依据,而是以高中各学科的“课标”为依据。高中的学科“课标”又是根据新课改的“六大素养”修订的。“六大素养”正是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样在高中落实素质教育就有了保证。

“新高考”还有一些措施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时指出:“高中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把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当前高中课程改革,评价制度改革,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学与将来高考专业有关的科目,有利于人才的成长。综合素质评价要考查学生平时的品德表现、身心健康状况、实践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将分别成为将来高等学校录取的依据和参考,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这次深化高考改革,深受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当前,有不少学校已经为“选学”“选考”“走班”做准备,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广大教师对这次深化高考改革满怀信心,将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猜你喜欢
新课程素质教育素养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