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胡爱华
喷水、刷浆、拼接、托裱、上墙 ,经过十余道纯手工的修补过程,一件件原本破旧不堪的老旧档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在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档案处的档案修复师范三成看来,这就像医生妙手回春,让危重的“病人”重获新生一样,“拯救”档案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档案是对历史的承载和诉说,是最原始、最权威的证明材料。时光流逝,纸质档案会经历腐蚀、破损甚至灭失。为了让珍贵的档案永久保存,“修裱”就成了档案馆要做的事情。近日,记者走进全国公安系统唯一的档案保护修复技术中心——北京市公安局档案馆档案修复室,在这里看到,60多平方米的修裱室里格外安静,修复师们忙碌地工作着。
打开一卷残破的案卷,揭粘、除尘、去污、湿托、展平、刷浆、干托、双面字迹加固……经修复师们的妙手,一页页布满尘土、残缺污损的老旧档案重获“新生”。
档案修复师刘雪立告诉记者,修裱工作室有件“重器”,那就是朱红色的裱糊大案,是修裱工作的操作台。它的制作工艺来自故宫博物院,档案修裱工作大部分操作都需要在这个工作台上完成。而后她用镊子认认真真地拼接大案上一张破损的档案,小心地拨调,耐心地比对。
“只要这页纸上还有一个字我们都会进行‘抢救,有时上面缺了一角,即便能猜出是什么字我们也不能填上,要保持内容的原状,涂改后就失去法律效力了。”范三成是从事档案修复工作近30年的老民警,目前在修复室负责指导修裱档案。他告诉记者,修复室目前接收的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城区派出所保管的、损毁比较严重的居民档案。“我们的修复工作主要是为群众服务,很多群众在处理涉及房产等问题时往往需要档案证明,他们就会到派出所进行网上登记查询,档案馆收到申请信息后会在卷宗中进行查询,有破损的及时修补。”范三成说,纯手工修复一页档案一般会经历近20道工序,修复师们每天的工作量是33页,具体时间还要看档案受损的程度,有时只是补一张档案的洞就要一天。
说话间,只见一名修复师用镊子小心夹起残留在下一页档案上的纸渣,放在正在修补页的合适位置,并用补纸把附近的洞补好,一点点把补纸的边缘摘掉。这个过程中,她每隔几秒钟就用喷壶在档案上喷些水,以保持湿度,并让字迹逐渐清晰显现。
“所有的修补工作都完成后,档案就可以上墙晾着。经过几天时间,潮湿的档案就会干透,变得非常平整,然后我们再装订成册。”随着范三成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一个别有洞天的小屋子。在一排排镂空木质的墙板上,贴着一页页已经修复完毕上墙晾干的档案。据介绍,这个墙板也是根据故宫博物院的特殊工艺制成,木板镂空的部分糊上了20多层宣纸,组成平整的墙面,墙板更透气,便于风干。
范三成介绍,目前修裱室重点对1949年之前日伪、敌伪时期破损的户籍底簿进行抢救修复。对纸张纤维断裂或板结的档案等,需要人工一点一点剥离出来,经过十几道修补工序,才能修复。为给记者直观的感觉,他拿起一张破损的户籍底簿,开始拼接,覆背,这一张A4纸大小的档案纸,修复了整整两个小时。
范三成坦言,破损的档案修复完毕后,看到它完整无缺的时候,会有一种成就感:因为病入膏肓的病人看病,总是希望医生能挽救他们的生命。实际上不管是古籍修复者也好,还是档案修复者也好,我们修复者就是破损古籍、档案的医生。可以这么说,我们重新给它以生命。因为如果档案破损特别厉害,我们不进行修复的话,这份档案或者这份历史就消失了。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历史者会慢慢老去,记录历史的纸张也会慢慢残破,他们无法阻止前者的发生,只能在时间的“手”中“抢救”后者。
據悉,经过北京市公安局档案馆档案修复室辛勤努力,经过他们“医治”而“复活”的公安档案资料共3800余卷,近40万页,这些档案成为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至今,北京市公安局户籍派出所利用户籍底簿、人口卡片等档案资料,接待人民群众70万户次,在查证亲属关系、查找亲人,办理落户、退休、低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编辑·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