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高危病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1]。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的日益增大,预防高血压以及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得到各方关注。我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研究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接受社区护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抽签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17例,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5.2±4.6)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7±2.2)年;观察组男35例,女16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6.0±3.9)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4±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实施普通护理。定期测量血压;进行康复性训练;均衡饮食;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讲座。
1.2.2 观察组
实施社区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指导。与患者家属配合,排解患者心理负面情绪,使其积极向上,用于对抗疾病。(2)健康宣教:采用一对一健康宣教,发放相关疾病手册,争抢患者专业知识,具有一定自护能力。(3)饮食护理。远离糖分过高食物,合理摄入蛋白质能有效降低血压。(4)康复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根据患者的不同,制定针对性方案。(5)定期随访。定期进行电话或者上门回访,查看患者病情以及用药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2]: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共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领域和物质生活,每项均为100分,且分数越高,生活质量程度越高。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x±s,分)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普查中发现[3],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缺乏相关性知识,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导致多数老年人没有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只能通过高血压发生与否来判断自身是否需要进行服药。此外,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习惯较差,常见为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摄入糖分过多、缺乏适当运动等,这些因素长期得不到纠正改善,会逐渐对血压造成影响,使其不能趋于正常水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引发高血压,为自身带来严重危害。
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差,健康意识弱,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迫在眉睫。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显示[3],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数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没有具体概念,且自律能力差,很多不健康生活习惯维持时间过长,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普通护理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并不能对所有患者做到优质护理。社区护理从细微入手,改变患者的不良习惯,提升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高血压发病率,减轻了自己的痛苦及社会负担。与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大大提升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各项生活能力,改善了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