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成像在颌面部复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8-08-02 09:10何亚林刘启球余海宜黎彩燕李建辉黎静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诊断率放射科颌面部

何亚林 周 刚 刘启球 余海宜 黎彩燕 李建辉 黎静敏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影像科,广东肇庆 526100

颌面部复杂骨折主要是因外伤所致暴露于头面部骨性组织的损伤。随着城镇道路交通发展,建筑行业的兴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的普及,颌面部骨折发生率显著增加,一旦合并严重复杂颌面部骨折,将导致患者咀嚼功能受损伤,且严重影响患者外表美观[1-2],进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目前临床上针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主要以常规CT检查为主[3],但常规CT检查对于头面部精细组织的结构显示较差,不能有效的体现空间结构,尤其对复杂的颌面部骨折者往往存在一定的漏诊与误诊[4]。螺旋CT三维成像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为复杂颌面部骨折的空间立体结构提供全方位的立体显示,对复杂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5]。针对复杂颌面部骨折者,其使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的相关文献报道有限。故本研究主要针对复杂颌面部骨折患者实施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于常规CT检查相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复杂颌面部骨折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入组均通过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拟诊,并实施常规CT或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检查。排除恶性肿瘤者、免疫系统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对造影剂过敏者、拒绝实施放射性检测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18~50岁,平均(35.5±1.0)岁,受伤时间1~25h,平均(3.1±0.3)h,受伤原因:车祸伤者35例,建筑工地受伤者25例,亚砸伤者15例;对照组:男50例,女25例,年龄18~50岁,平均(35.6±1.0)岁,受伤时间 1~24h,平均(3.0±0.3)h,受伤原因:车祸伤者40例,建筑工地受伤者22例,亚砸伤者13例,两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及受伤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设备及研究方法

使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Emotion16层螺旋CT,其中对照组行常规CT扫描,观察组实施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检查时确保患者仰卧位,以头颈横轴位为标准,下颌采用内收姿势,扫描范围均为眉弓至下颌骨角双侧隆突。其中对照组参数为:电压120 kV,电流300mA,层厚为3mm,层间距为3mm,在扫描完成后,通过仪器对扫描获得的图像进行记录,并形成二维图像;观察组其扫描参数为:电压120kV,电流250mA,层厚为1mm,螺距0.75~1.00,并针对眉弓至下颌骨角双侧隆突范围内实施冠状面、横断面与矢状面的三维重建与多面重建术,从而得到各角度切面图以利于后期软件的三维重建,并使用软件工作站进行薄层图像数据传输,通过多平面成像技术(MPR)行旋转切割后针对复杂颌面部骨折情况的部位与形态实施立体结构重建。比较两组诊断率,及两组检查耗时及检查后放射科停留时间,统计两组诊断符合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率比较

观察组诊断颌面部骨折例数诊断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率比较

2.2 两组检查耗时及检查后放射科停留时间比较

观察组检查耗时为(3.1±0.2)min,对照组检查耗时为(8.6±0.8)min,观察组检查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后放射科停留时间为(2.1±0.1)min,对照组检查后放射科停留时间为(5.6±0.3),观察组检查后放射科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检查耗时及检查后放射科停留时间比较(x ± s,min)

2.3 两组手术结果与影像学检测诊断符合率比较

观察组手术结果与影像学检测诊断符合例数为70例,符合率为93.3%,对照组手术结果与影像学检测诊断符合例数41例,符合率为54.7%,观察组手术结果与影像学检测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6.113,P=0.000 < 0.05)。

3 讨论

颌面部组织结构十分复杂且精细,同时各个解剖之间紧密相连,而且其解剖位置相对较深,具有十分复杂的骨骼结构与解剖[6-7]。对于合并复杂颌面部骨折者,多因暴力外伤所致,此类患者可能合并有严重的颅脑及胸腹腔等重要脏器的联合伤,故在治疗时,以抢救生命为主,多于Ⅱ期或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实施复杂颌面部骨折的处理[8-9]。以往针对复杂颌面部骨折者,多进行二维CT检查,以此确诊并指导治疗,但二维CT检查仅对于单个解剖层面的显示有价值,而不能有效的反映立体结构的变化,尤其对于颌面部解剖结构十分复杂者,其指导临床治疗意义有限[10]。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以VRT后处理技术,通过横断面图像进行立体重建,从而对骨折部位做到三维立体成像,显著提高骨折部位的成像清晰度,更好的确定骨折的部位、累及范围以及骨折周边组织结构的情况,从而更好的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11-12]。

本研究针对两组诊断率比较发现,观察组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准确反映复杂颌面部骨折块的移位以及其立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均有重要价值,提高了临床诊断率。另外针对两组检查耗时及检查后放射科停留时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检查耗时短于对照组,检查后放射科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相对于常规CT检查,其耗时短,且检查后患者无需过多停留在检查室。最后针对两组手术结果与影像学检测诊断符合率比较发现,观察组手术结果与影像学检测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实施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相对于常规CT检查,其诊断率更高。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清晰的立体解剖结构显示图像,而且还可进行各方向旋转[13],从而更有利于对复杂颌面部骨折者提供良好的空间视觉感及立体感,有助于为手术方案提供指导,并评价患者预后。如对于颧骨合并上颌骨骨折者,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更好的观察髁状突相邻近的乳突、外耳道情况,从而更好的确定损伤情况[14-15],与二维CT相比,螺旋CT可以更好的显示颌面部的精细解剖结构,进而对骨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中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通过勾画删除手段[16],对骨折形态进行还原从而有效的显示骨折移位的情况,给临床医生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可更好的提高复杂颌面部骨折诊断率,同时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

猜你喜欢
诊断率放射科颌面部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颌面部手术患者HR、MAP、MMSE评分的影响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基于综合学习平台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在放射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技术的发展
了哥王与抗生素合用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