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婷婷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疾病目前临床尚未明确病因,危险因素可能与忧虑、情志、烦劳等有关,发病后临床症状以极度疲劳为主,延续时间超过半年,机体伴随反复头痛、发热、肌肉酸痛、肌力下降、失眠、健忘等症状;CFS疾病症状长期反复出现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活动度均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精神状态不良等[1-2]。目前临床针对该种疾病治疗手段包括药物、针灸等,其中针灸治疗安全性较高。本研究选择74例疲劳综合征患者,分析背俞穴温针治疗脾肾阳虚证的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4例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男10例、女27例,年龄33~51岁,平均(42.0±2.8)岁,病程8~20个月,平均(14.2±3.1)个月。对照组男8例、女29例,年龄31~50岁,平均为(42.2±2.7)岁,病程8~20个月,平均(14.6±3.0)个月。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标准: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诊断标准[3-4]:(1)出现原因不明的严重疲劳症状,且持续时间>半年;(2)患者记忆力明显下降;充分休息后疲劳感未缓解;(3)出现记忆力明显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表现;(4)关节痛、头痛、睡眠障碍,劳累后持续不适表现。脾肾阳虚证:脾肾阳气亏虚、虚寒内生、腰腹冷痛等。排除标准: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疲劳;排除过往存在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排除存在酗酒、嗜烟患者;排除体型过度肥胖患者;排除药物过敏患者;排除对药物治疗不配合的患者[5]。
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包括治疗前护士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温针灸治疗原理,取得患者理解后,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准备好相关用物,医生选取双侧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穴位。做好常规皮肤消毒工作,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开始做穿刺,当针刺得气后,将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后开始温灸治疗,待艾条烧尽后清理残余灰烬,后重复此操作1次,艾条再次燃尽后取针,隔日1次,每周一三五各针一次,1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1周后可开始下1个疗程治疗;需注意的是,温灸治疗期间禁止口服用药[6]。
指导对照组患者口服归脾丸(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Z43020463;包装规格:每瓶装120g)治疗,护士指导患者服药方法,Tid,每次6g,服药期间应重视患者主诉,观察其服药后是否存在不良反应,避免与其他西药合用。
CFS兼症评分,症状包括:记忆力下降、咽痛、肌肉疼痛、睡眠障碍、头痛、劳动后肌肉痛等,每个症状均为4级评分,包括0分、1分、2分、3分。参照相关标准评估治疗效果[7],观察项目分为4个,分别为治愈:主症与次症消失,患者疲劳感消失,重新适应社会生活节奏、工作状态较好;显效:主症与次症消失程度≥2/3,轻度疲劳感,对正常生活未造成影响;有效:疾病主症、次症消失程度≥1/3,日常生活中依然存在疲劳感,影响生活;无效:未达上述3项标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表格评分标准:标准分为50分,<50分为无焦虑;51~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8]。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x ± s,分)
CFS属慢性病范畴,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心理应激、内分泌异常、免疫系统等因素互相作用导致发病,症状以精神神经为主,未合并其他慢性病变,病情特点为症状持续伴随,反复发作的疲劳症状,临床治疗原则包括对症治疗,用药、针灸等方式,可共同联合心理护理及认知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9]。中医认为CFS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划分为“脏躁”“虚损”“虚劳”范畴、病因分析发现可能与工作劳损、情志受损、心神失养、饮食不均、脾肾不足等有关,导致机体五脏气化异常,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共同影响,引起疲劳感[10]。
研究中将74例CFS患者划分为两组,为观察组37例患者提供温针灸背俞穴治疗,另1组提供归脾丸治疗,得出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得出结论称温针灸治疗手段对CFS疾病疗效乐观,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疾病预后效果。分析原因发现,背俞穴主通脏腑之气,是五脏之气向背腰部输注的穴位,利用针灸方式可达到调理脏腑、气血的功效,温针灸是指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揉搓捻裹在针柄上,点燃后,通过热力传导至对应穴位,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体内湿寒、关节、经络阻滞等病症,温针灸治疗可补充机体五脏阳气,健脾温肾的功效,积极改善气化失调情况 促进气机恢复正常,恢复气血运行,促进四肢营养传输,从而有效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温针背俞穴特点为取穴少,疗效好、安全性高、可重复操作等[11-12]。针灸作用机制包括依据中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原则,利用温针灸背俞穴得气后利用多种针刺手法配合,刺激体内经络、通经脉、调节气血,补虚、泻余,促进机体恢复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通过温针刺激穴位,传导全身经络,调整全身气血,联络各脏腑功能,上下内外沟通,传导信息后积极调节机体功能平衡,从而达到有效缓解疲劳,改善肌肉疼痛表现[13]。同时联合认知干预及心理疗法,如医护人员在提供针灸治疗期间,重视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针灸治疗优势及作用机制,取得患者配合,提高其治疗信心,配合适合的饮食指导、运动疗法及护患沟通,联合家属为患者提供情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14-15]。
综上所述,为疲劳综合征患者提供温针背俞穴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