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高文飞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肩周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活动障碍、肩关节周围疼痛,因此又称肩关节周围炎。该病好发年龄为50岁左右,并多发于体力劳动为主的群体[1]。目前,国内治疗肩周炎的传统方法为针刺运动疗法和推拿手法,治疗多以止痛、舒筋通络为主,临床疗效不一。牵拉法治疗肩周炎是一种传统的推拿手法,可以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加快局部血液循环,舒经通络,从而减轻患者疼痛程度[2]。该方法通过改变力学感受器实现治疗效果,即当牵拉的力度作用于感受器时能够抑制痛觉效应,减少使机体产生疼痛的物质,从而起到止痛效果[3]。笔者临床中采用牵拉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功能变化,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23±5.25)岁;平均病程(6.96±3.98)月。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0.18±3.36)岁;平均病程(7.66±3.96)月。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理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相关标准拟定:长期慢性劳损,风寒湿邪及气血虚亏导致;体力劳动者最为常见,病程缓慢,患者年龄多在50岁左右;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组织疼痛,夜间加剧,并且疼痛随着劳作程度和天气变化明显变化;肩关节周围组织肌肉受损,影像学检查多数患者检查结果正常,部分患者出现骨质疏松。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第二届肩关节周围炎学术研究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5]中相关标准拟定:患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病程缓慢,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主要表现是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最明显是不能外旋;肩关节周围肌肉有压痛点;患者后期出现肌肉萎缩;影像学检查显示:肩关节正侧位与肩外展上举夹角小于140°。
1.3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肩周炎病程在12月之内且病程缓慢;患者未患有影响本次研究的其他疾病;影像学检查多数呈现正常状态;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1.4 排除标准 部分混合性肩痛者,其疼痛由颈椎病或其他疾病引起;有肩关节化脓性关节炎、骨肿瘤等骨关节疾病的患者;伴有代谢系统疾病影响到本方案治疗者;依从性差,无法遵从本治疗方案者。
2.1 对照组 给予传统温针灸治疗。操作:患者取坐位,让患者暴露其患侧肩关节部位,先进行探穴,用拇指按压肩周穴位,找到明显酸痛的位置,然后对要刺针的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选用规格0.3 mm×40 mm的针具针刺肩贞穴及肩前,当患者感到酸痛后,对患者行泻法,使肩关节周围出现针感;选用规格0.3 mm×50 mm的针具针刺肩髎、肩髃穴,当患者感到酸痛后行泻法,使针感继续沿肩关节周围传导;选用规格为0.3 mm×40 mm的针具针刺阿是穴,有酸痛感后行泻法,使针感沿肩关节周围传导。刺入深度均在1~1.2寸之间。取艾条(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将其剪成3 cm左右的长段,点燃艾条并放置于针灸针上,进行温针灸法,待艾草燃尽,再燃1柱后起针。
2.2 治疗组 温针灸治疗同对照组,之后加用牵拉手法治疗。操作:①患者取坐位,医师双手置于患者的肩部,用反向力牵拉患者肩关节,施加力度由小到大,在活动范围最大处牵拉动作稍暂停,时间约3~5 s;②患者取坐位,让患者将患肢置于自身身后,医师两手握住患者肘关节和患侧肩部,用反向力牵拉患侧肘关节,施加力度由小到大,在活动范围最大处牵拉动作稍暂停,时间约3~5 s;③患者取坐位,医师扶住患侧肩部及握住患腕,被动后伸至最大限度稍作停顿;④患者取坐位,医师扶住患侧肩部及握住患腕,被动内收至最大限度稍作停顿;⑤患者取坐位,医师扶住患侧肩部,将患肩抬高至90°被动内收至最大限度稍作停顿;⑥患者取坐位,医师坐在患者患侧,让患者肘关节保持屈曲90°,两手放在患肩及患者肘关节处,使患肩内旋至最大限度稍作停顿;⑦患者取坐位,医师坐在患者患侧,患者将患侧肩关节最大程度外展,并令患者肘关节保持屈曲90°,两手分别置于患肩及患者肘关节处,使患肩外旋至最大限度稍作停顿。旋外受限着重选①⑤⑥,后伸受限着重选①⑤⑥,外展上举受限着重选②③④⑤,前屈受限着重选①⑤,内收和旋内受限选①⑤⑦。
以上治疗均每天1次,治疗6天后休息1天,14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
3.1 疼痛评分 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通过直线的10个端点进行疼痛值评估,最右表示难以忍受的疼痛,最左端代表没有不适感,让患者在其中自行标出。分为以下4级:重痛:7<痛值≤10;中痛:4<痛值≤7;轻痛:1<痛值≤4;无痛:0≤痛值≤1。
3.2 肩关节活动度评估 各活动度的正常值:水平外展:0°~40°,水平内收:0°~130°,后伸:0°~60°,外展上举:0°~180°,前屈上举:0°~170°。
3.3 肩关节功能评分 肌力(最高25分):分为6个等级,每个级别相差5分;疼痛(最高15分):分为4个等级,每个级别相差5分;日常生活能力(最高20分):分为2个部分,每个部分10分;关节活动范围(最高40分):分为4部分,每个部分最高分10分。
3.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标准拟定。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4.2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
4.3 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变化比较 见表2。治疗后,2组患者肩关节前屈上举、后伸、外展上举、水平外展、水平内收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个项目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
表1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分
组 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n 4040 t值19.73310.651 P值0.0040.002治疗前7.32±1.057.16±1.140.7110.524治疗后4.04±1.822.15±1.394.6310.009
表2 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变化比较(±s) °
表2 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变化比较(±s) °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n=40)对照组(n=40)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前屈上举79.36±17.74150.95± 15.77①②69.97±17.79130.17± 15.25①后伸27.61±4.7248.35± 5.46①②27.55±5.0867.79± 3.35①外展上举80.61±22.72160.35± 11.46①②77.55±10.48127.79± 15.35①水平外展16.61±4.7230.35± 5.46①②15.55±2.4821.79± 3.35①水平内收59.61±16.72117.35± 5.46①②58.55±14.4896.79± 3.35①
4.4 2组肩关节功能评分 见表3。治疗后,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
表3 2组肩关节功能评分(±s) 分
表3 2组肩关节功能评分(±s) 分
组 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n 4040 t值11.24120.992 P值0.0090.003治疗前49.55±8.4852.61±9.722.1340.681治疗后76.79±11.3585.35±10.463.3840.014
4.5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中医学认为,肩周炎一般发病人群为50岁左右,大多是因为年老,正气衰弱,气血不足,人体筋脉所得到的滋养缺乏,或者是遭到外部伤害,或感受风寒湿邪,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不通则痛。临床治疗以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止痛为法。针灸法治疗肩周炎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次治疗中所选取的主要穴位均位于肩背部,其深层次分布着支配肩关节活动的重要的肌肉、神经,是肩部的肌腱、肌肉和韧带的附着处和薄弱点,这些穴位亦是肩周炎常见的压痛点和痛点。所以,针灸能够改善肩关节周围血液循环,促进肩关节周围致痛物质的循环吸收,改善患者肩部新陈代谢,缓解患者的肩背部肌肉痉挛。根据患者病情,风寒型患者加针灸合谷、风池以除湿祛风;瘀滞型加内关、膈俞以活血化瘀。近年来,人们观察发现,温针灸疗法能够化瘀止痛、扶正祛邪、温经通络,用于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6~7]。而温针灸艾条燃烧时,所产生的热力通过灸针传导至患者穴位,并不断连续刺激穴位,将能量源源不断的输入到患者机体内部,可为患者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从而能够修复患者受损的免疫系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8]。牵拉法治疗肩周炎是一种传统的推拿手法,可以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舒经通络,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9~10]。该方法可通过改变力学感受器实现治疗功能,即当牵拉的力度作用于感受器时能够抑制痛觉效应,减少使机体产生疼痛的物质,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临床上,关节活动受限和疼痛是肩周炎的最主要的症状。本次观察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前屈上举、后伸、外展上举、水平外展、水平内收情况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上述各个项目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提示牵拉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能够更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及关节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