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人才争夺战的比较与思考

2018-08-01 07:51李中斌涂满章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才

李中斌,涂满章,赵 聪

( 1.福建农林大学 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厦门同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4)

21世纪以来中国随着经济的腾飞,党的十九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思想,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拉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目前国际经济发展新潮流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推动国家、地区高效发展的动力引擎,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城市功能的关键要素。当下经济发展已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城市对人口质量红利的争夺愈发激烈,而一线城市由于交通、环境、人口的承载力已接近饱和,不断抬高“落户门槛”,给不少二线城市的人才招募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事实证明,近两年来,以武汉、成都、杭州、南京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陆续出台了人才新政,以近乎“零门槛”的落户条件吸引八方才子投身城市建设。二线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对于还未发挥人才集聚效应的一线城市来说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极有可能倒逼一线城市重视人才吸引政策,加入这场人才争夺的大战之中,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

一、人才争夺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的涵义以及人才争夺的实质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被称作人才,人才是指那些具备高学历、高技术水平以及高素质的人,他们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人才的争夺可以理解为各省、市地区乃至国家层面为了引进人才,通过制定各种惠才政策,公平公开地吸引并录用满足条件的人才到当地就业,推动城市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现今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各行各业的科研人员,可以产生较高经济收益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学历人才等。

过去40年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拥有其他很多国家不具备的巨大人口红利。要想发展,就需要有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如今我国逐步进入了人口增长放缓的阶段,处于18至45岁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在减少,“60后”、“70后”人群步入老年,生育率下降造成年轻人的抚养负担较大,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优势逐渐减弱,各地都开始面临人口的压力。根据各地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各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如图1所示:

图1 2017年各城市常住人口数量

值得说明的是,西安有60.59万增长是因为西安托管了西咸新区的咸阳片区,所以除深圳、广州、杭州以外,其他各大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长只能说是差强人意,甚至北京、天津和上海常住人口数量出现了负增长。因此,除特大型一线城市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而制定了严苛的引进政策,其他各城市对于人才实施零门槛落户,其本质是在抢人口。

长期以来,为数不多的几个一线城市集中掌握着大量教育、医疗等资源,依托政治、经济、地理位置等优势聚拢了众多国内外优秀企业,完善的公共设施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很多高素质人才前往寻找职业机会。然而,就业竞争激烈、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子女就学难等问题也一直存在。相比之下,一些发展不错的非一线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落户压力小,住房问题能够更好解决,人才的争夺也愈演愈烈。智联招聘CEO郭盛在2018年4月25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才50人论坛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上表示,“人才争夺战”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改革,打破了资源垄断,优化了资源配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职位增长量最大的不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是新一线、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职位增长快又急缺大量人才。其实二三线城市的城镇化做得非常好,但人才蜂拥至一线城市为了户口而奋斗,其实是最大的人力资源浪费。[1]

(二)人才流向及职业选择现状

在各城市人才抢夺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人们不禁要问,人才究竟去哪了?事实上,除了一部分在国外顶尖名校留学并留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发展的留学生外,国内人才的迁徙情况是:一流的人才汇入一线城市发展,二流人才投奔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中西部地区成了人才“洼地”。[2]

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产物,人们在该地区发生的各种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是城市这个空间实体发展壮大的根本力量,可以说只有同时具备了“人口”和“人才”两个关键要素,城市的魅力和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根据由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口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的基础上最新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传统一线城市的排名调换了位置,由“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3]北京不再稳占榜单的第一位,但其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和未来的创新发展能力上仍然排名第一,只是城市人口活跃度略有下降。深圳排名的提升得益于2017年GDP的突破,不断提升的城市包容度和创新的生长土壤,整个城市发展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传统的一线城市仍然是一流人才求职发展的首选之地,但从报告中还可以看到,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等“新一线城市”由于相继出台了人才新政,吸引高校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落户,已然成为多数求职者的优先选择。

此外,国内最大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发布的《2017年高校毕业生招聘报告》显示,毕业生扎堆一线城市的现象正在逐渐改变,根据58同城毕业季数据,2017年毕业生简历投递量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广州、成都、北京、重庆、深圳、郑州、上海、长沙、杭州、贵阳。报告还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新趋势,他们更加热衷餐饮、教育等生活服务类工作。毕业生简历投递量最高的前10大行业中,生活服务类独占前3位,分别为餐饮、教育、医疗,三者占比超三成。[4]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推进,大量小微企业应运而生,它们的经营目标小而精,企业文化更加随性,这就吸引了大量追求个性、强调自由的青年人才,也给予了他们宽松的成长空间。

(三)人才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意识到,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和粗放型的产业结构已不能够支撑起城市发展的百年大计,只有转变经济增长类型,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人才是这一切转变的核心。对所有城市来说,发展之道不在于一哄而上追逐产业风口,通过集结最优质的人才和资源,韬光养晦,为新的发展潮流到来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方能厚积而薄发,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造福一方百姓。简而言之,各城市之间不计成本地抢夺人才,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才遍布于城市运行的整个网络之中,他们是政府政策的制定者,公务系统运作的支撑者,各大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同时又是生产线上的绝对主力。如果把城市的发展比作一架运行中的机器,那么人才就是这座机器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和小齿轮,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目前的发展水平、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同样的,人才价值的实现也离不开城市这个载体,再精密的零件,若是离开了机器这个整体,也不免要当作废料。因此,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和中坚力量,同时二者又存在互为因果的共生关系,应该不遗余力地为人才创造好的平台,加快人才引进和建设工作,实现区域长效发展。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以人口、自然资源等传统要素为基础的竞争,而是资金、技术、市场、地区建设、人才等多方面要素推动的竞争,其中的关键要素是人才。一方面,人才是技术的载体,技术是人才所学知识的具体体现。无论是具备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还是拥有丰富实操经验的技术型人才,他们都是通过对知识的不断学习和锤炼,把知识内化为了自己的能力,一种可以被投入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政策出台和实施、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开拓和发展新的市场等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能力。另一方面,合作是永恒的主题,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都是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分工和协作的发展潮流在潜移默化中聚集了大量的人才,通过人才找人才、找项目、拉投资,无形中就弥补了其他因素的不足。因此,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把人才要素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

二、人才争夺的比较分析

(一)一线城市人才政策分析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我国传统一线城市,是科技进步、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国内人才高地。这些城市除了有众多顶尖高校入驻,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也多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对于毕业于北京顶尖高校的学生来说,留京比例更为突出。然而近几年随着各地人才争夺战的白热化,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越来越多的优秀毕业生选择到北上广之外的地点就业。通过对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2013-2017年就业质量报告中选择留京工作的毕业生数据的梳理,可以发现整体留京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图2、图3)。

图2 北京大学2013-2017年毕业生留京率

图3 清华大学2013-2017年毕业生留京率

一线城市因为舞台大、机会多,以往就算没有非常优惠的政策,大家也愿意去打拼。但现在伴随经济结构转型,对科技创新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其他各大城市抢才动作不断,一线城市已不再淡定,也开始推出了针对高端和相关产业的人才引进办法。

1.北京:2018年2月28日,为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保障,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5]围绕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在国内人才引进方面,强调要突破原有的以学历和职称为主的评价模式,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对于“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海聚工程”等人才,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和优秀创新创业团队成员,快速办理来京工作手续。

同时还规定,凡符合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达到一定条件的专利发明人;文化创意人才;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等主体中的重要负责人;具有全球视野、掌握世界前沿技术的金融管理人才;具备高学历和丰富经验的教育和科研人才以及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等均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此外,为更好地为人才松绑放行,解除后顾之忧,将年龄限制放宽至45周岁,“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的可放宽至50周岁,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可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引进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引进人才落户保障,引进人才办理程序进一步加强和优化,人才引进过程中的各种造假等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2.上海:2015年,上海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被称为人才“20条”。2016年在大力实施“20条”的基础上,上海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在“20条”的基础上推行人才“30条”,形成人才改革的“四梁八柱”。这些政策经过各方努力,成效显著,取得了较好的人才集聚效应。

2017年8月召开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暨张江科学城建设推进大会上,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上海是人才高地,但还没有形成人才高峰,要在已出台的普适性人才政策“30条”基础上,争取2018年出台人才高峰建设针对性政策。

2018年3月26日,上海出台《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此次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明确了要在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13个高科技重点领域集聚造就人才,通过建立国际通行的遴选机制,选拔出一批具有高水平和突出成就的世界级高峰人才。[6]新方案的出台为高峰人才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和机会:在社会保障方面,以个性化的方式帮助人才解决住房、落户、养老医疗、交通出行以及家属安置等各项需求;在工作体制方面,重点突出国际通行做法,设立科学高效的中长期考核机制和行政助理制度,给高峰人才充分赋权,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方案还强调了要为人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把人才从编制、级别、岗位、薪酬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保障足够的科研场地和先进的科研设备。

“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上海未来还将陆续研究出台有关大学应届毕业生落户、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分类评价和奖励机制等方面的针对性政策,在这片土地上开拓更加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生长土壤。

3.广州:广州市于2016年2月正式出台《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即“1+4”政策文件),不断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向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大型骨干企业、行业领先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用人单位下放职称评审权和人才认定权,重点推进产业领军人才集聚等人才项目落实,引才、聚才、用才成效显著。[7]

2017年12月,广州市出台《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方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方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方案》等3份文件,开启了新一轮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其中,《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方案》将高层次人才划分为“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三个层次,以“高精尖缺”为导向,设定了详细规范的覆盖医疗、金融、科技、教育等各领域人才的认定标准,取消了高层次人才申请的地域限制,为参与到广州建设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一系列申请便利;《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方案》提出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补贴或10年免租的人才公寓,对全职工作满10年并且做出了杰出贡献,取得广州户籍的人才,无偿赠送所租住房。同时,高层次人才还可享受到包括医疗保健、家属安置等一系列生活便利待遇;根据《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方案》,政府将在5年内投入两亿元为高层次人才采购创新创业服务,同时还将为人才的培训、专著出版、参加会议等方面按照人才层次的不同发放相应的补助。[8]

通过对北上广三座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梳理可以发现,一线城市的人才战略侧重面向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其实质是在充分保证城市发展的同时严控人口红线,抢先构筑人才高地,在前沿领域和产业的研发方面取得国内乃至世界层面的话语权。

(二)二线城市的人才政策分析

一直以来,一线城市的产业基础和就业前景都具有绝对的优势,但近些年来较多的年轻人迫于高额的生活成本,开始选择逃离“北上广”,他们的目标可能不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家乡城市,而是同样具备城市竞争力的二线或者说是“新一线”城市,诸如武汉、西安、南京、杭州等。对于每年数目众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一边是控制人口,追求高层次人才的一线城市,一边是人才需求大并且已经抛出橄榄枝的二线城市,该如何选择?

1.武汉:武汉的科教资源十分丰富,在校大学生保有量达百万之多,有“大学之城”的称号,每年又会有20多万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其中选择留在武汉就业的学生占了多数。[9]但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一半的应届毕业生流向外地,武汉市政府为了招才引智,喊出“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的口号,2017年4月成立招才局,创造性地提出“大学+”发展模式,通过整合全市的人才项目,人才政策、人才资金,打造真正的人才之家。[10]

在引进人才的层次方面,武汉从三个层次入手,把大学毕业生和各行各业的能人巧匠作为人才金字塔的基础部分,要保证这一层次的人才总量足够充足,同时也为未来发展为高层次人才作好储备。支撑起整个城市发展的是同样数量不菲的高层次人才,资智聚汉工程吸引大量校友携带资金和才智回归武汉,发展新时代“校友经济”。为了能够充分发挥顶尖人才在产业和政策等方面的领军作用,武汉推出“城市合伙人”计划,力争每年至少引进两名诺贝尔奖得主、20名外籍外地院士和一批商界领袖。[11]

在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落户和收入问题方面,2017年10月,武汉市放开大学生落户限制,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针对毕业生收入低的痛点,通过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把最低年薪标准写进合同,规定大学专科生4万元,大学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12]

2.南京:2017年4月发布《人才安居办法》,出台住房新政,提出力保16万人才安居乐业,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和园区内新就业人员。2018年1月,为吸引更多人才来宁安居乐业,南京市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南京目前施行房屋限购政策,此次《意见》明确了高层次人才的概念,即国际杰出人才、国家领军人才和地方拔尖人才,支持高层次人才购买商品住房,这几类人才买首套房可以不限购。

2018年南京放宽了人才落户门槛,不超过40岁的本科生,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技术型人才分别凭毕业证书和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即可办理落户手续,同时还可申请享受住房补贴。[13]

此次留宁大学生再添利好。根据《意见》,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全日制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在本市就业创业并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且无住房或与父母共有家庭唯一一套住房的,可以申领住房租赁补贴的年限由原来的2年延至3年。其中学士(含高级工及以上)每人每月600元,硕士每人每月800元,博士每人每月1000元。符合条件的还可申购共有产权房。

值得一提的是,符合《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中F类人才认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在符合政府鼓励的产业发展方向企业中工作,可通过企业申领每月600至1000元租赁补贴,期限可延长至5年。

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提出每年将吸纳20万以上大学生在宁就业创业。根据《意见》提出的标准,这部分人中享受人才安居政策的约有12万人,未来5年将有60万人享受到新的人才安居政策。[14]

3.天津:2018年5月19日,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天津市发布了“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天津市将放宽人才落户条件。不用缴纳社保,不用居住证,本科不超过40岁,硕士生不超过45岁可以直接落户,博士不受限制。此外,有一定职称和相关从业资格的资格型人才,满足学历工作年限并符合年龄、职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以及满足纳税要求,在天津创办符合产业政策,稳定运行企业超过一年的创业型人才,也可以直接落户,落户地点还可以自主选择。[15]

在人才引进对象上,既涵盖了各新兴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同时还加大了对高技能人才的引育力度。对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国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到天津工作,给予最高1000万科研经费,最高200万奖励资助;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领军人才到天津,给予最高200万奖励资助,创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型企业的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补助;针对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关键技术岗位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增设各种专项资金,中华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获奖的奖励50万,技能大师获得认定为国家级的奖励50万,市级奖励30万。每年评选10名“海河工匠”,一次性奖励20万。[16]

综合评判多个二线城市的人才政策,都有以下一些重点和共同点:在户籍政策方面,相比一线城市要宽松许多,各地政府均不同程度地放开落户限制,给予了购房补贴,让人才享受更多购房优惠;在就业保障方面,多数城市采取发放租房补贴、生活补贴等方式,加大对人才科研资助、创业扶持、工作经费、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对具备高水平,有杰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采取积极的奖励政策;在生活保障方面,不断优化城市软硬环境,做好人才家属安置工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二线城市经过较长时间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城市竞争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在经济体量、基础设施、国际视野等方面较一线城市仍有很大差距,不断争取优质人才加盟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人才政策,是二线城市发展的长久之道。

三、人才争夺战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一)人才使用的市场作用不明显

2017年打响的人才争夺战,到目前刚好满一周年,各地为了争抢人才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从人才的使用主体看,政府仍处于主导地位,市场作用不明显。不管是一线城市出台的针对高层次精英的“人才高峰工程”、“1+4”等人才政策,还是二线城市侧重吸引大学毕业生落户发展,政府主导是必要并且是有效的,通过降低落户门槛、“送房”、“送钱”等手段可以吸引到相当一大批人才入驻,但在付出了如此大代价的引才成本之后,应该考虑如何用好人才。此时应该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把人才放进市场,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化配置作用,达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效果,否则会造成引进人才的浪费。

(二)引进人才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对于大城市而言,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人才引进工作迫在眉睫,其政策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导向型。而有的城市则是跟风加入人才争夺战,为了城市一时的繁荣,通过拉高城市人口数量,带动消费,扩张经济总量,提升城市GDP,忽视了人才引进的质量,不仅导致人才结构不能很好地适配城市的功能定位,也没有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反而因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人口的增长,导致一系列环境、交通问题,降低居民生活质量,在付出了巨大引才成本之后落得一个人去楼空的下场。

(三)引进人才的结构层次失衡

对前文所提各城市人才政策进行梳理发现(见表1),目前看来,城市争夺战将引进人才的标准限制在了具备高水平的学历型、资格型、技能型等人才上,给予高层次人才的落户、购房、补贴政策优惠也较大。

值得肯定的是,这样做确实有助于为城市储备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带来新的技术和产业,但不可否认的是,政策中缺少了对低学历,根植于各行各业的基层工作者的关注,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如果把城市的发展比作金字塔,低学历群体则构筑了塔基的部分,他们在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各个行业为城市的高端产业提供了互补性服务,是城市平稳运行的保障。试想,如果基层工作者几乎无缘能够享受到这些优惠的人才政策,又谈何让他们对这座城市有归属感和自豪感,其必然不会在服务质量上做出更多投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居民也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城市发展和留住人才更是无从谈起。

表1 部分城市人才政策比较表

四、人才争夺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分析

(一)教育不均衡

如今的人才争夺战正如火如荼,各地疯狂抢人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我国现今的教育不平衡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各个国家都一直存在的痛点,教育公平应该是整个社会公平的起点,而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背景以及政府政策都可以是决定教育资源多寡的因素。从九年义务制教育来看,我国内陆广大的贫困山区依然存在孩子入学难、上学远、乡村学校设施陈旧等问题。前阵子备受热议的“冰花男孩”王福满,平时要走4.5公里的山路去上学,没有基本的御寒衣物,所就读的学校也没有任何供暖设施,全国还有更多和王福满一样境遇的留守儿童,他们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优秀,最后却因为教育资源的贫瘠,永远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从高等教育来看,我国最优秀的大学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而河南、河北、山东等人口大省却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大学教育,再加上人为地对教育资源加以分配,使得优者更优,弱的还是得不到发展,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人才资源的三六九等催生了城市的抢才大战,随着大量优质人才被抢走,其他城市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经济的落后又导致教育资源和人才分布更加不均衡,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带来了更大的地区差距,后患无穷。政府应该在实现教育公平这一方面发挥主要的作用,通过加大财政、政策和师资力量对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和支持,推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读书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也是导致人才流动的主要推手之一。2016年上海交大发布《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报告以“基本公共服务维度”和“政府服务维度”为两大评价体系,综合数据分析评分,得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整体满意度的排名。[17]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发达城市的评分优势明显,这些城市也是人才流动的主要聚集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本公共服务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范围包括公共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等八个领域。在这几个方面,目前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市居民在享有公共服务的水平上也是参差不齐,农村人口在医疗和社保等方面的资源占比更低,因此众多的年轻人不惜背井离乡,奔赴大城市读书、就业,面对更多人口涌入的压力,大城市又会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一些落后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因为缺少资金和人才,很难为百姓提供合格的公共管理服务,这又加剧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应努力推进我国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城乡发展,去除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五、促进城市引进人才的对策建议

城市的发展,从来都是靠人才。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有什么样的未来。城市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从短期看,通过政策导向,吸引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和艺术家等高层次人才和年轻有活力的青年人才;从长期看,需要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一)坚持人才配置的市场导向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是一个个主观能动的个体,只有充分与资料、技术、资本等市场要素相结合,才能发挥出个人的价值,实现社会的发展。人才引进不应该是政府的一手包办行为,如果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则无异于是温水煮青蛙,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人才引进、培养、流动方面的导向作用之后,必须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根据市场需求,让各层次人才参与竞争,把最优秀的人才资源配置在最合适的岗位。同时要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提出高要求,减少人才管理服务中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为人才的科研、创业提供宽松包容的环境,让人才自主自觉地奔向需求多、效益高、有价值的地方去。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的调节作用,提高市场配置能力,坚持人才配置导向,让人才的评价、流动、激励都按市场规则办,真正把权和利放到人才和市场主体手中,才能最大程度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化组合。

(二)坚持产业留人、人才兴城的战略导向

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趋势是,现代工业往往集中在同一地区,特别是在高新产业上,一线城市具有绝对的优势,也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对于其他众多非一线城市而言,应该思考如何将一个区域建设成产业的创新中心,强化区域集聚效应,而不是本末倒置,只吸引人才却荒废了产业,最终人走茶凉,白白浪费社会资源。

产业兴则区域兴,产业强则区域强,引进人才的根本目的是开拓和发展新兴产业,同时还要发挥产业对人才的吸引作用。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产业规划和人才引进规划匹配起来,对劳动力需求结构进行测算,使其符合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产业留人、人才助推产业发展的双赢效果。对于人才来说,相比入户低门槛和优厚的待遇,他们更看重的是机遇和未来的发展空间。有了完善的产业基础,方能制造就业岗位,人才才有用武之地,毕竟,决定人才是否留下的关键,还是人才的发展空间和城市发展的潜力。

(三)坚持人才服务的精准导向

人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好的环境可以成就一个人,不好的环境则会毁掉一个人。人才引进不是一锤子买卖,引进来之后还要跨过不少的槛,要为人才准备优良与宽松的成长环境。人才政策体现了各地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但有些城市的公共服务和资源承载能力尚不充足,与吸引人才落户的速度不相匹配。因此,除了给予户口、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外,还要同步推进安居、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政策的制定与落实。要长期留住人才,地方财政在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必须持续加大投入,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不断优化城市社会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创造品质生活,提升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和舒适度,让城市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热土。

(四)坚持人才引进的科学导向

值得强调的是,引进人才的同时要注重人才选择的多元化,要形成门类齐全、梯次合理、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系。城市发展是一个综合体,既需要在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技研发人才,也需要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类专业人才,也需要各行各业中的领导指挥型人才、经营管理类人才,还需要扎根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城市要根据自身实力和定位的不同,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拓宽人才认定的视野,全面协调人才资源配置,在充分满足“明星”产业人才需求的同时,保障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基础的“金牛”产业的正常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效能。

六、结语

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城市的管理者在经营一座城市的过程中要稳扎稳打,不可急功近利。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市场中的供需关系,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既要吸引人才落户,更要留在当地。了解人才真正想要怎样的个人发展前景和城市生活方式,理解人们对于美好城市生活的种种向往,才能不断造就出令世界瞩目并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城市建设范本。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毛遂自荐
“三高人才”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