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 沧州 061000)
大浪淀水库是河北省第一座平原水库,属大(2)型水库,位于沧州市区南20km沧县与南皮交界处,总投资3.8亿元,最高蓄水位12.47m,蓄水面积16.738km2,设计总库容量1.003亿m3,每年可向沧州市区供水8121万m3。大浪淀水库的建成蓄水,结束了沧州市区人民长期饮用高氟水的历史,对提高市区人民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采用2017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大浪淀水库水质进行现状分析。
采用O.A.阿列金分类法,分析河流水化学类型。先根据优势阴离子将天然水划分为三类:氯化物盐类、硫酸盐类、重碳酸盐类。然后在每一类中再按优势阳离子划分为钠质、钙质、镁质三个组。每一组
单因子标准对照法,将监测项目的实测浓度值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进行比对,按单项级别最差的项目确定水质类别。当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遵循从优不从劣的原则。经过比对分析,大浪淀水库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水标准。
评价参数选用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和叶绿素a。
湖库营养状态评价采用指数法,大浪淀水库全年营养状态为中营养。1月和12月指数较低,7—11月指数略高,其余月份指数基本持平。7—9月库内水位较低,水温较高,水生植物生长繁殖较快,从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指数偏高。大浪淀水库是典型的输入型水库,目前引入水源为长江水和黄河水,黄河水中总氮的含量较高,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浪淀水库自1997年建成并蓄水以来,至2010年进入库区的泥沙总量为25.94万t,体积17.89万m3,库内平均淤积厚度1.06cm,每年平均淤积1.3mm,淤积厚度大于1cm、2cm、3cm的面积分别是8.13km2、2.74km2、1.62km2,实测最大淤积厚度4cm。小浪底水库自2002年开始排沙,控制了近100%的沙量,自2005年开始入库水基本不含泥沙,因此在未来的很长时期内,入库泥沙沉积不会对水库造成较大的影响。
对大浪淀水库水质的监测结果显示,多年来大浪淀水库的水质保持在Ⅲ类或优于Ⅲ类,全年营养状态为中营养或轻度富营养,轻度富营养状态主要出现在冬季。因为大浪淀水库是典型的输入型水库,每年冬季是引水期,而引入的黄河水总氮含量较高,一般在4~5mg/L之间,是导致水体产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大型水生维管束植物和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经过光合作用,浮游植物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而大量滋生、繁衍,这些为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为控制水体恶化、提高水体质量,投放适量鲢鱼、鳙鱼、鲤鱼、鲫鱼、大银鱼,利用这些鱼类的生物链特征,控制微生物的过量生长,净化水质,可使总氮的含量降至1mg/L以下。近两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长江水的引入使总氮的含量也在逐步下降。各年同期各评价因子无明显变化,因此底泥中COD、氨氮、总磷、总氮的释放对大浪淀水库水质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大浪淀水库具有重要的饮用水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水库水质满足水功能区水质要求。由于库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并且严禁在引水河道设置排污口,因此库区受外界影响较小。
大浪淀水库自建成蓄水以来,水质一年比一年好,对底泥质监测化验分析结果显示,水下沉积物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污染,但距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尚需时日,近年尚不需清淤。
库内网箱养鱼污染对周围水体影响较大,水平方向将影响300~500m,在垂直方向,随着水深增加,影响越来越大,接近底泥的部位,沉于底泥的残饵、鱼类粪便对水体的二次污染更加严重。目前大浪淀水库未发展水产养殖业,对保障水质有利,今后也不宜发展水产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