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意萍
摘 要: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作用地位,因而畜牧业养殖倍受关注。尤其是来自于各种内在与外在的影响因素使动物疾病存在着多种复杂因素,并且还会危及动物生命,更可能造成养殖户的重大经济损失,因而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控制需要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对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预防进行相关探讨与研究,希望为促进我国的畜牧业保持平稳发展状态提供有效参考建议。
关键词: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预防
伴随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已逐渐的繁荣,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肉蛋类的食品需求也同时在不断的增加。在此情况下,作为其生产行业,我国的畜牧养殖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养殖的规模已连续呈现上升的态势。随着禽畜养殖量的不断增多,给养殖业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是随之增多的疾病发病率及其影响度,严重威胁了养殖业的生产安全。加强畜牧养殖疾病的预防管理现已成为畜牧养殖业所面对的主要任务。
一、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种类简介
1.传染类疾病。传染类疾病属于畜牧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是禽畜感染病毒、细菌及真菌等一些不明微生物的破坏而引发的,普遍存在感染力,让人感到害怕的瘟疫就属于传染病中的一种。传染病是以病原传播为主,除以上所说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患病禽畜也是病原的传播者之一。传染病其传播的方式非常的多,从生物间相互接触传染这种直接传播的方式,到通过水源和空气等方式传染的间接传播,均都属于传染病扩散传播的路径,传染病通常在短期内形成快速的传播,从而导致防控困难程度明显增大。
2.寄生虫类疾病。寄生虫属于畜牧养殖当中的又一个重型疾病。此病的传播范围非常的广,基本上,人工饲养的所有动物都有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寄生虫类的疾病确切的说就是寄生虫病源进入到禽畜的体内,引起禽畜的不适和肌体发生损坏的一种病变。可引起寄生虫病症的生物分为三类,即:原虫、蠕虫和节肢生物。这三类生物寄生在禽畜动物的体表或者是体内,主要依靠的是从禽畜体内摄取营养来存活。受寄生虫侵入,为寄生虫的寄生提供了养分的禽畜个体可称做宿主。在此当中,蠕虫和原虫类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动物的体内,而节肢生物的寄生虫主要是寄生在禽畜体的表面。通过对寄生虫的有关研究和分析可以清楚,寄生虫和寄生宿主的种类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是相对应的,每种寄生虫均都有其特有的寄生宿体,寄生虫病通常都是利用宿体间的密切接触而大面积传播的。
3.普通疾病。这种疾病包括了除以上两种以外的别的疾病,涉及到外科和内科两方面,发病率比较高。在此当中,外科类的疾病重点是通过禽畜体外受伤而造成的,也包含眼科的病变。内科的疾病其成因非常的复杂。相对与上面所述的两类禽畜疾病相比,普通疾病的医治技术相对比较成熟,通过标准的诊断和科学的诊疗体系,可在最短时间范围内治好,并且还不会对禽畜的生长产生影响。
二、畜牧养殖动物疾病形成的原因
1.環境因素的影响。禽畜身体的健康程度与其所在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不同的环境对禽畜的生长和发育所形成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禽畜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与在不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相比较结果是存在明显不同的。外部环境所形成的影响会直接体现在禽畜体内的代谢系统,如外部的环境与禽畜的生长需要的环境相差非常大的时候,就会给禽畜体内的新陈代谢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引发禽畜机体的病变反应,造成相应疾病的产生。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证实,环境方面的因素对动物患病所形成的影响非常的明显,在患病的禽畜总数当中,因为环境因素而造成的禽畜发病情况所占的比重非常高。
2.人为性因素的影响。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禽畜的饲养人员对于禽畜的生长和发育期间有着非常重要性的影响。因为饲养人员而造成的禽畜患病机率非常的大,从这点上来看,人为性的因素也是导致禽畜患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为性的因素所引发的禽畜疾病,可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禽畜喂养上的原因,因为饲养的人员在饲养期间的不当操作,或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喂食,错误性的饮料配方,造成饲养的禽畜发生疾病。二是禽畜生活的环境因素,禽畜需保证身体的健康,生活环境的清洁非常的重要。如饲养人员未对禽畜的圈舍做好清扫使圈舍内的环境非常的脏乱。并且对于圈舍的消毒也不重视,这时便会为细菌和病毒及寄生虫生物大量的滋生和繁殖创建非常有利的生存条件,从而使禽畜的患病机率大大提高。
三、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预防的相关措施
禽畜患病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尤其像传染病和瘟疫等一些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如一旦形成大规模的爆发,会对本地区的畜牧养殖业形成较大的损坏,严重的可能还会形成毁灭性的灾害。所以提高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预防工作对确保畜牧养殖业的良好发展,维护地区性的经济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畜牧养殖管理必须要规范化。畜牧养殖过程中,禽畜喂养的方式和饲料的种类、配比,圈舍内的清洁等这些简单的工作当中还包括很多细微的知识和内容。需对这些工作充分有效的做好,为此首先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性知识,其次需坚持标准化的管理原则,充分确保工作的质量,通过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提升养殖的质量。饲养员在正式工作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消毒处理,防止由于人为性的因素面造成禽畜发病。并且还需清理好圈舍的卫生,确保圈舍的干净整洁,为禽畜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2.对安全检疫工作要充分的做好。需积极构建禽畜动物的疫病防护体系,加大畜牧养殖动物的检疫检验工作的力度,固定时间的对禽畜动物实施检疫,并同时做好相应的检疫记录。需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畜牧养殖动物的疫病防控预案,如发现有异常的状况出现,需及时的启用疫病防控预案,将疫情的影响有效的控制在最理想的范围以内。还需严格的依据标准规范来为饲养的禽畜注身疫苗,有效提升禽畜动物的疾病免疫力和抵抗力。
3.确保有一个健康的养殖环境。畜牧养殖的环境优良对于禽畜动物的良好生长来说非常的重要,在养殖环境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需保证养殖场所的空气流通性。因为有些疾病都是通过空气来进行传播的,所以需保证养殖场所的良好通风。在对养殖的场所实施选择的过程中,需选择在通风性好、且排水便利的地方,保证畜牧养殖的动物可以健康的成长。
四、结语
总的来说,畜牧养殖动物的疾病预防一定要坚持一定的标准原则,从饲养的环境、管理的方法、安全的检疫、疾病的诊断和医治等各方面入手,科学合理的建立防控措施,充分落实好预防的措施,构建整体全面的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预防体系,及时应对出现的各种禽畜疾病,确保把禽畜患病风险最低化。
参考文献:
[1]吉孝香.试析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类型及预防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1):120-121.
[2]徐顺春.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发生与预防方式研讨[J].农家致富顾问,2015(22):43-44.
[3]吕凤.浅析畜牧养殖动物的疾病预防控制[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20):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