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企业如何转型

2018-07-31 07:15王军华
开放导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传统企业企业转型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工业体量、网路基础建设、产网融合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为传统企业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传统企业也存在缺乏“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经营管理创新人才缺乏、基础建设重“端”轻“网(云)”、产网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互联网+”企业文化生态建设,外引内训复合型人才,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产网互动探索产网融合新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传统企业 企业转型 产网融合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8)03-0093-04

[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常态背景下河南中小企业商业模式重构与转型升级路径再造”(2016BJJ053);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南省能源型国有企业改革策略研究”(2017B065)。

[作者简介] 王军华(1978 — ),河南林州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副教授,四川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国企制度。

“互联网+”作为一种嵌入性较强的新型经济形态,能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和长远影响。本文立足河南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厘清“互联网+”背景下河南传统企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互联网+”背景下

河南传统企业转型的基础

1. 工业大省地位不断稳固。2016年,河南工业增加值完成1.68万亿元,占GDP的42%,总量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不仅如此,河南在铝加工、特色有色金属材料、新型钢材、新型建材、耐火材料、超硬材料等材料领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装备制造业作为河南制造业的排头兵,产业规模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尤其是在电力装备、盾构装备、农机装备、矿山装备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发展态势良好。

2. 網络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郑汴电信同城圆满实现、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行、郑州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建成开通、光纤和4G网络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米字形通信网络枢纽基本成型、中原数据基地等一批区域性数据中心加快构建,“全光网河南”顺利建成,网络基础设施的铺设为河南互联网经济奠定了技术基础。

3. 产网融合不断深化。近年来,河南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不断加深,宇通客车、中信重工、森源重工、天瑞集团、卫华集团等企业积极依托自身优势主营业务,在智能制造、制造业“双创”、服务型制造、供应链协同管理、工业大数据应用等领域,不断推进产网融合,并已初见成效。

4. 政策基础不断完善。河南高度重视传统行业企业互联网发展,先后出台了《河南省“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郑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许昌市制造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经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传统工业企业智能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互联网+”背景下

河南传统企业转型面临的问题

由于河南传统企业电商整体实力较弱,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产网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还面临一些问题。

1. 企业普遍缺乏“互联网+”思维。受河南传统的农业文化和工业思维影响,面对集成化、智能化、协同化趋势的互联网时代,河南传统企业普遍存在缺乏“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文化僵化现象。主要表现在经营理念老化。河南传统企业大多采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思维,对互联网的认识太过浅薄,大多还停留在行政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和促销环节的电子商务等初级发展层面,对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系统集成共享、跨界协同创新等建设与服务缺乏深度知悉,造成多数企业对互联网经营思维和业务存在保守的经验主义,严重依赖传统经营模式,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与互联网时代的需要严重脱节。

2.“互联网+”经营管理创新人才缺乏。“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企业转型离不开专业人才和智力团队的有力支持,需要一大批既熟悉互联网技术知识、又精通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同时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由于受人才政策不力、环境待遇吸引不足等因素的制约,造成目前河南传统企业人才“请不来”、“留不住”,企业创新乏力。

3.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重“端”轻“网(云)”现象严重。大部分传统企业由于观念落后、认识不足和传统经营模式的惯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较大,注重对互联网“端”建设投入,而忽视了对“云”和“网”的建设。一是硬件投入存在盲目及浪费。部分传统企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追求硬件设施的一步到位,购买高配置的硬件设施,过分注重硬件设备的先进性,或者希望通过硬件设施的先进性来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先进性,硬件设施难以实现与“网”和“云”的匹配,加上信息技术硬件的配置更新速度较快,造成硬件和技术资源的极大浪费。二是多数传统企业内部系统尚未整合。规模以上传统工业企业多数已建立了OA、CAD、ERP、PLM、SCM、CRM等系统,但由于企业内部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等不对称,企业系统集成能力偏低,系统整合升级难度大,企业内部各系统整体价值和效能未充分实现。企业内网与外网对接的标识解析和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企业外网基础设施时延较长、可靠性不高,覆盖面较窄,工业全要素互联互通还远未实现。三是互联网安全风险犹存。传统企业参与互联网业务不仅面临着较大的数据泄露的风险,而且还面临诸如数据布局、质量、孤岛等数据治理问题。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转型采取信息建设投资和充实技术力量等措施,建设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防止数据丢失、窃取和篡改,解决数据治理问题,防范互联网安全风险。

4. 产网融合程度不高。河南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互动覆盖面较低,在物料供应、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融合,决策、研发和生产等关键环节的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方面,传统企业大多是资产为主型业务,受重资产制约,参与互联网的行为往往倾向于保守策略,再者基于产能过剩的忧虑和互联网经营风险的防范,传统企业往往不敢深度推进产网融合。另一方面,除了轻工企业外,传统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企业往往资本投入较大而收益回收期较长,其产品大多为中间品和工业品,产品具有种类繁多、规格规定性和市场需求特殊性较强,与互联网交易平台的生活消费产品特性有着较大的差别,这种产与网、供与需之间产品结构的不对称性,造成中间品、工业品的产网融合在互联网交易平台的网络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三、“互联网+”背景下

河南传统企业转型发展建议

(一)研究规律,构建“互联网+”企业文化新生态

企业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下尤其“互联网+”的特征和技术趋势,研判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规律,准确把握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持续加强企业自身互联网思维的训练与固化,强化员工素质的培训提升,坚定企业转型的决心,加大企业转型的资金投入的力度,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传统企业要构建学习型组织,培育学习型的企业理念文化。河南传统企业可充分凭借第三方平台或构建自己的大数据平台,构建具有激励创新的企业制度文化,为各层次、各类员工建立创业创新平台,打造员工、企业、社会共享共赢的机制。充分发挥领导的榜样和示范力量,树立互联网建设先进分子的积极正面形象,建设具有联动效应的企业行动文化。

(二)外引内训,配置复合型跨界人才

1. 注重人才引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传统企业要实施分类别、特色化的人才引进策略,不仅要引进既通晓传统产业运行规律又知悉互联网产业基本规则的跨界人才,而且要引进能够适应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基础,敏锐发现并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重点引进具备以上三种素质的人才。人才引进时,一方面,要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人才选聘机制,另一方面,对引进的人才实施跟踪,建立健全人才资料库,对人才成长全过程实施记录,完善预警、诊断功能,实施成果考核,激励人才不断学习进步。

2. 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企业软实力。将人才培养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有规划,有预算,有措施,一方面,精准“补课”。传统企业要在内部选拔具有以上三种素质之一的优秀人才,通过内部交流分享、外出考察、业余进修、轮换岗位、模拟演练、实战操作等方式,培养复合型跨界人才。另一方面,产教融合,培养人才。借助“十万网商培育行动计划”,通过与高校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推进产学研融合,充实新生力量,内化智力为新的竞争力,从而强化企业竞争优势。

(三)软硬兼施,助力传统企业信息化建设

1. 注重硬件设施的合理配置。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时,要优化互联网网络架构和空间布局,增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完成企业内网系统之间的连通,改善互联网用户的线上体验,提高互联互通质量和接入速率。严格按照适度超前和柔性适应的原则,既不要一味追求硬件设施的先进性,也要防止设备刚性配套,升级改造时全盘更新,最终实现设施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使用。

2. 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突出功能建设中,一方面,要注重用户较好的体验性、预期易用性是两个主要因素,平台不仅缩小资源和用户之间的距离,缩短资源流转的过程和时间,满足客户的体验,使客户具有愉快的操作和性能体验。另一方面要将传统企业信息平台使用者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等因素考虑在内,制造出适合使用者操作的信息平台。同时,平台建设成本、后期的维护成本和安全风险也是传统企业平台建设中考虑的重要问题。

(四)产网互动,探索产网融合新模式

未来企业应该是传统产业调整者、资源整合者和再利用者。互联网不断从传统企业价值链的营销环节向研发、生产环节嵌入,也不断从生活消费品向制造工业品或者中间品嵌入升级。传统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不断推进产网互动,进一步推动产网深度融合。

1. 互联网与价值链单一环节融合模式。传统企业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凭借自身产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平台的庞大的用户群、扫描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势,嵌入改造或升级价值链某一或者多个环节,降低运营成本,提供更优质的用户体验及精准服务,从而提升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此模式主要包括互联网与传统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单一环节的融合,如“互联网+”营销、“互联网+”生产、“互联网+”研发等。

2. 互联网与价值链多环节融合模式。互联网企业可与传统企业价值链多环节融合,如“互联网+研发+生产”的智能制造F2C模式:传统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用户数据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优化产品研发设计、柔性生产,促进智能化生产制造。再如“互联网+营销+生产”的定制化模式:以消费互联网为主,通过商品或服务互联网化,消除信息不对称,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定制化产品及服务。当然也可采用“互联网+营销+研发+生产”模式。

3. 供应链整合模式。通过构建综合性的供应链云商服务平台,整合传统企业内外部密切关联的互联网平台、物流服务平台、生产供应体系等优势资源,减少或去除传统产业链的层层渠道环节,打通用户信息网、综合物流网、生产性服务网,促进形成多网融合的供应链闭环生态圈。

4. 产—融—网融合模式。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产网融合也离不开金融支持。传统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可以依托其长期积累的用户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优势,突破产网之间的简单嫁接,发挥金融的融通资金的工具作用,将其线上线下用户资源有效聚合,使产业、消费、服务通畅串联,吸引并整合产融网生态圈资源,为用户提供综合性的产品和服务。

(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政策支持力度

应进一步量化“互联网+”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目标,发挥政策导向功能;严格落实各行动子计划与重点专項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推进的监督措施和力度,保证行动计划科学有序推进;尤其要加大人才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能传统企业能够享受政策红利,为企业转型发展创造条件。可通过典型示范扶持龙头企业,大力推动传统企业内网与外网联通升级,按照时滞性低、可靠性高、覆盖面广的要求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有力支撑产业全要素互联互通。打破各领域的信息孤岛,开放公共数据资源,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核心,努力构建产网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手段建设,创新政府、产业与企业良好互动的产网安全工作机制,建设产业全覆盖的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曾庆江.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J].新闻战线,2017,03(下):19-21

[2]张兆安.实施“互联网+”战略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J].宏观经济管理,2015,(04):24+28.

[3]谷业凯,余建斌,赵永新,冯华,蒋建科,喻思娈,刘诗瑶.“人才瓶颈”让人头疼[N].人民日报,2017-05-08(20).

[4]林荷,郑秋锦,陈佑成.“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企业转型O2O电子商务现状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5(12):79-85.

[5]王峰,杨帅.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及政策建议[J].开放导报,2017(02):84-87.

[6]徐红涛.对创建动态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1):124-125.

[7]王军华.新“木桶理论”与企业成长[J].企业管理,2015,(02):31-32.

[8]张群,杨帅.完善“互联网+”政策若干建议[J].开放导报,2016,(04):68-71.

How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et+” Background

Wang Junhua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Xinzheng, Henan 451150)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Henan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have a good foundation to transform, including the industrial siz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network integration and policy support.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are also facing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corporate culture is rigid, mangy enterprises lack of qualified personnel, thei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pays more attention on the application while less on the link of the network, and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networks is insufficient. Therefor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policy support. For the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they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ternet Plus” Oriented cul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troduce and train compound talents, increase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and explore new modes of network integration through network interaction.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Traditional Enterprise;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Network Integration

(收稿日期:2017-08-12 責任编辑:罗建邦)

猜你喜欢
传统企业企业转型互联网+
试论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的变革路径
浅谈现代企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