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精神不等于“我不信”

2018-07-31 09:51王华玉
蓝盾 2018年6期
关键词:思考力世故捷径

王华玉

时常发现身边有一些偏执而又矛盾的年轻人:

他们好像对这个社会有点“怨气”,觉得许多事情“不单纯”“有内幕”。看到好人好事,会阴阳怪气地说“没准是为了追名逐利”;看见街头执法,会先入为主地断定“城管没一个好人”;见到有人走红,就要揣测一番“背后的金主是谁”……他们总在怀疑,怀疑每个事件背后的动机。

然而这些年轻人似乎又很相信一些所谓的“良言”。听到别人说“读书没用,远不如搭人脉、搞关系”,他们会觉得很有道理;发现有人通过玩弄权术、阿谀奉承得到晋升,他们便将其视为成功的密钥……他们容易轻信,轻信他人口中的“捷径”。

年轻人首先需要明确的有两点。一是怀疑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但批判精神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我不信”,更不是网上一些“喷子”的见谁“怼”谁,而是在丰富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积累之上作出的理性判断。二是信仰是一种坚定的力量,但相信既不是所谓的“心灵鸡汤”,也不是“意见领袖”的振臂一呼,更不是圆滑世故的“潜规则”,而是内心最崇高的理想與坚守。

不知道什么该信、什么该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不学习、不积累、不思考,自己的脑袋只会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人生也会随之陷入迷茫。

与之相应,轻信旁门左道,大多源于急于求成。不少年轻人把精力用在钻营讨巧、结交奉承这些他们认同的“捷径”上,希望借此早早成为“人生赢家”,可惜如此“捷径”却往往令人误入歧途。毕竟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心渴望“速成”、一心热衷于“质变”,往往是爬得越快越高、摔得越狠越惨。

怀疑与相信,二者不可偏废。如果一味选择质疑、不愿相信,就会滑向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边缘。相反,若总是自以为是、偏听偏信,则会陷入他人的陷阱、被人牵着鼻子走。在信息庞杂、诱惑繁多的世界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需要拨开那些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东西,看清事物的本质,不断提高个人的思考力、判断力。在充满怀疑、嘈杂喧嚣的时代中,我们也需要信仰的力量,需要保持内心的澄澈,养一身浩然之气,别被油腔滑调、世故老道浸染。

(摘自《华声》)

猜你喜欢
思考力世故捷径
Logic Dots
提升思考力
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
还我捷径
世故之中有学问
知世故而不世故
弯 路
未来在等待的人才:哈佛、牛津的5堂思考力训练课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