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
2017年1月,杜鹏和好友商广伟代表中国参加了第34届世界滑翔锦标赛,中国盛装回归。中国上一次参加滑翔世锦赛,还是1987年,已经是30年前的历史传说。这之后,官方主持的滑翔运动因为政策、资金、大环境、客观需求等一系列原因,逐渐萎缩、沉寂,让杜鹏成了还在坚持滑翔运动的“一小撮”顽固派。来自民间的有限几个飞手,把中国的滑翔事业维系下来。
这次跟杜鹏聊天的话题有点偏。他从一个滑翔飞行员的角度,跟我讲了不少飞行供氧的段子。他希望这些一手经验,对中国从事通航事业的飞行员们有用。
杜:我们都知道,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也跟着降低。人体大脑的耗氧量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0%~30%,是人体耗氧最多的器官,同时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最低。假设我不带供氧设备飞到了海拔4000米,这个高度上的氧气含量已经比地面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这时缺氧症状实际已经出现,只不过很多人意识不到,比如疲惫,决策反应开始迟钝,已经有可能危及飞行安全。到了6000米,头疼,智力明显下降,一些人会头疼呕吐,血压、心率骤降,甚至危及生命。等到了7000米,若是还没有正常供氧,飞行员10分钟内意识消失,导致飞机失事死路一条;到10000米以上,人体内的氧会向体外逆向排出,原理上就像一个不断泄压的高压锅,已经是必死无疑。
杜:其实国内外适航标准对供氧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的。美国联邦航空局规定,气压高度在125(D-14Q30英尺(3800-4267米)飞行超过30分钟,这段时间内必须供氧:飞行气压高度14000英尺以上,必须全程供氧。我国民航局91部规定在3000~4000米气压高度运行30分钟以上,这段时间全部舱内机组和10%的乘客必须供氧;4000米以上,全部舱内机组和全部乘客必须供氧。供氧问题直接关系到健康和飞行安全,应该引起通航飞行员的高度重视。
杜:军航、民航飞机的驾驶舱现在绝大部分是加压舱,飞行员无所谓。但是很多通航飞机的座舱是没有加压的。中国的山地和高原总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59%,由于场高和地形因素,通用航空飞行员常常需要在海拔3300米以上飞行,例如西北地区机场平均场高就有海拔2000米,在此高度再向上飞行1000米,便达到缺氧的临界值。
我也跟好多人聊过,包括好多搞通航作业的人,认识普遍有问题。有的人觉得自己身体素质不错,到了需要供氧高度的时候硬扛着,存在侥幸心理。实际在这个高度上,缺氧后产生的反应潜移默化。有些人并不是马上就头疼了,喘不上气了,或者恶心了,但是危险已经在悄悄发生。
正常情况下,咱们体检测量血氧,指数基本都是95%到98%,属于正常范围。但是你的血氧指数降到80%到85%的时候,你会觉得有点不爽,但不至于难受,就是头有点懵,脚下略微发飘,就跟感冒前兆似的。最可怕的是,这时你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但缺氧已经影响了正常意识,可能会诱发一些错误决策。如果此时产生头疼症状,很可能就是大脑缺氧导致血管收缩产生的。如果血氧低到70%,直接威胁生命安全。
而供氧的时候,很多人又不知道怎样正确使用有关设备。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带了氧气。可是他怎么用氧气瓶呢?直接拧开,把接管怼鼻子里头吸。他说喷两下就把管子拔出来。他也懂点儿,知道吸太多了容易醉氧。
事实上,正常大气压下,空气含氧量是20.9%,不到21%,这是一般人适应的含氧量,直接吸纯氧很可能发生氧中毒。氧气瓶里的高压氧,按中国标准,纯度是99.9%,怼上鼻子吹一会儿,基本就该吹死人了。而且这种吸氧的土办法非常危险,大量纯氧释放到机舱中。大家都知道氧是助燃剂,一旦遇上电火花或其他明火,非常容易失火。
杜:去年,我去内蒙古跟朋友飞过一次热气球,那是一次在海拔8000米的翼装飞行活动。到了选手起跳之前,他的助手转身要干点什么。可能是觉得活动不方便,那位助手就把氧气面罩摘了。大家也没太注意,哪知没一小会儿,那人的眼睛就发直了。大家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把氧气面罩按在他脸上,那人还是缓不过劲儿来。
杜:对。海拔8000米左右的高度,气压已经很低,实际上人体内的氧会加速往外排。运动员赶紧离舱起跳。剩下的人赶紧操纵热气球急速下降高度,到了4000米以下,那位助手才缓过劲儿来。因为身体内外压差基本平衡了。这个过程其实非常危险。
低空飛行,我们可能需要氧气管,到了高空可能还需要氧气面罩,因为人体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抵消人体内外的气压差。到了10000米以上的话,飞行员就需要加压舱或者加压服了,戴一般的氧气面罩作用都不大了。
杜:我是做滑翔出身的,我飞得比一般通航飞机高,可能遇到需要供氧的场合要比他们飞翔在两三千米高度上的多。其实以前我也不怎么戴氧气,你知道吧,虽然我知道滑翔到1万英尺(约3048米)是必须要戴的。
杜:对,规则嘛。为什么说,说我自己的认识就特别值得借鉴。因为以前我也不戴,在澳大利亚,一般的就是在1万英尺左右遇到气流,偶尔我能飞到12000英尺(约3658米),最高翱翔到13800英尺(约4206米),按照供氧的最高高度要求,略超一两百米。所以当初我也没有太重视这件事。直到我遇见了一位老外,也是世界滑翔界高手。那个老外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其实不用供氧你当时也不一定有什么感觉,但是第二天你会觉得身体很疲惫。哎呀!确实是这样。12月份,澳洲气流特别好,我们每天都要飞七八个小时。我之前还以为是在天上飞的时间太长,到了第二天就不想飞了。实际运动量大并不是疲惫的唯一原因,身体已经提示,血氧含量不足了。
杜:对。之前飞完了降落,然后觉得浑身乏,就老觉得是头天冻着了要感冒。你想,1万多英尺,气温至少要比地面下降20多摄氏度,上面凉啊。老外这句话确实让我特别重视。后来我说,好,这次我试试。有一天,我飞到八九干英尺(约2438~2743米)的时候就开始用氧气,真的是感觉不一样,倍儿精神!第二天照飞不误!后来我每次到了相应高度,就开始戴上氧气,确实不一样。
再后来,我研究了好多资料。说真的,挺后旧的。
杜:不是,供氧管,也可以连上面罩。和一般供氧设备不同的是,在氧气瓶减压阀和氧气吸入器(供氧管)中间多了一个自动调节器。这个调节器,能根据气压高度传感器自动调节供氧量,既不多,也不少。氧氣瓶压力意外下降或者供氧管在供氧高度脱落时,会自动用滴滴滴的声音报警。前些天去青藏高原,我把这个东西带在车上了,解决了大问题。
这次,我飞热气球的一个朋友从深圳出发,也去西藏。结果他媳妇刚上川西高原,第一天就开始吐了,天天进医院。开始以为是吃的东西不干净坏了肚子,后来医生说,这就是高原反应。在林芝,我和这个朋友见面,给了他一个小的氧气瓶。我说你有备无患。其实他在路上买了两个大氧气包,但是那个不是加压的,用不了一会儿,氧气就没了。后来他去了拉萨,然后去了纳木错,回来告诉我,这个气瓶太管用了。
杜:驾驶一架飞行器,作为飞行员就要最大限度地保障飞行安全。安全是第—位的。确保自己的身体处于最佳的状态,对自己负责,才能对乘客负责,才能对职业负责。
飞行不是在地面爬山。说难听点,在地面爬山,我喘着粗气爬上山顶,都觉得有快感,自己很牛。但是飞行在高空,不会给你逞能的机会。很多飞行事故的产生,恰恰因为这种“想当然”或者“无所谓”。
责任编辑:吴佩新
2005年8月14日。雅典当地时闻10:30分,两架F-16战机腾空而起,他们的目标是太阳神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客机,航班号HCY522。战机飞行员看到了一番奇怪景象:机舱内居然没有人活动的迹象,机长不知去向,副驾驶则瘫倒在座椅上。好像失去了知觉。在完全没有应答的情况下.航班于中午12时03分坠毁。
事后调查原因显示,飞机工程师做完机舱加压测试后,忘记把加压泵从“手动横式”变回“自动模式”,而飞行员未能察觉。当航机以“自动驾驶模式”爬升超过15000英尺(约4572米)厝,因机上的加压系统处于手动模式,因而未能自动为机舱加压。机舱空气稀薄,氧气不足,因此机组很快便失去意识并处于昏迷状态,导致飞机无人驾驶,燃料耗尽,最终酿成惨剧。
朋友给艾菲发来一张老照片,说老也不老,但飞机确实不认识,圆鼓鼓的机身像是被改造过,看上去像一枚火箭。艾菲不认识这架飞机,你认识吗?
如果你知道答案,请告诉艾菲。请写信寄至: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柏彦大厦2106航空知识杂志社编辑部陈肖收,邮编100191。也可以发送Email到cx1004@vip.qq.com。回答正确的读者有机会获得主编奖(来信或Email中务必注明您的姓名、地址与联系电话)。
2018年第7期
看图说事儿主编奖获得者如下
陈铁刚北京 钱凯元江苏镇江
黄帅江苏南京 袁明江苏南京
徐伟凯浙江杭州
2018年第7期“看图说事儿”正确答案:
卫星照片中的机场是南京大校场机场。详情请看本期第70页《南京城里消失的机场》。
泰国普吉岛迈考海滩绝对是航空爱好者的必去之地,巨大的777从头顶上空不到50米飞过。虽不及圣朱利安娜公主机场,但距离中国不远,值得一去。
一般都是抬头看云,这回赶上了一次低头看云。这一条条的可不是地震云,学名叫做波状层积云,并不罕见。
海拔4274米的阿里昆莎机场坐落于青藏高原西部边缘,目前有拉萨和喀什的航班。虽然由中国民航运营,但属于军民两用机场。主管单位为空军乌鲁术齐基地。空中视角没见过吧!
安-124作为关津常客,又往一个隋朗的草晨造访了张贵庄。和画面前方的湾流G550相比。安-124的最大起飞重量是G550的10倍之多。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