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8-07-31 00:00刘小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刘小平

摘 要 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学习和生活都很重要,老师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接受并学会运用政治知识,那么,高中政治课堂也就实现了有效性,体现了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1让课本走进学生生活,注重体验性

1.1演情景剧:角色体验

在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表演戏剧小品等形式创设再现现实生活的情景,不仅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而且也促使学生积极地研究课本,收集、运用信息,通过角色体验,真实构建自己的认知世界。

1.2引入音像: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是获得知、情、意、行的有效前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很多复杂的事理,单纯地用文字描述很难获得真切的感受,如果运用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情景、渲染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而唤醒学生的内心世界。反思:社会生活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必须收集和加工社会信息,把社会生活中的时政热点及时纳入课堂教学范畴,引起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注重开掘、拓宽思想政治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对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

2注重科学性,坚持知识生成

2.1从新旧知识的矛盾处入手,引发思考,激化矛盾,渗透新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新旧知识的矛盾的冲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知识的缺陷,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去突破已有知识的束缚,致力于未来知识的发现、探索。

2.2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发学生联想,构建知识

学生的个人生活,也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国内和国外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丰富内容。当我们要从无比丰富的生活海洋中选取素材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政治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于社会生活、理论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的统一。

2.3从利用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联系入手,通过对照与分析,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现代科学课程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渗透和整合。凡有利于讲透基本原理,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和理解观点的相关学科的知识点,在教学中都可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3.1认真备课,做好充分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备课是上课前的一个必要环节,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包括备教材,備学生。备教材就是钻研教材,准确掌握知识点,理清知识结构,把握重点难点。备课的中心是备学生,备学生首先了解学生,这是教学顺利展开的前提,为了便于全面地了解学生,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通过作业、考试来检测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成绩。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就会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了依据,讲课也就有了目的性。

3.2精心制作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导学案的制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置情景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所以学案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导学问题和必要的材料,设计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2)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精读并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3)教师要不断检查,督促学生看书思考,帮助学生控制时间和进度,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3.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师生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学生的只有被动服从,知识的学习只能是灌输,这样在教学中就使学生不敢自由发表见解,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新课堂师生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教学中师生就能紧密配合,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4运用灵活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一种手段,是为体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服务的,俗话说: “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一堂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展示,分为黑板书面展示和口头展示两种,学生展示课前自主完成的导学案,学生展示的内容是质疑探究部分。学生课堂展示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把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公布出来,通过展示,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要解决问题的研究程度,确定下一步学习的内容和策略。

4结论

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用灵活、新颖教学手段和方法传授知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周兰桂,王招胜,周红莉.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学生心理素质[J].中国科技纵横,2010(12).

[2] 徐明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0).

[3] 焦晓梅.谈初中政治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3).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