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者:陈方(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 / 中科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全球灾害研究室副主任)
地球大数据是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球科学数据。打个不太准确的比方,去银行存款时,储户会被要求填很多信息表,包括住址信息。这些信息录入系统后,储户的收入信息和空间信息就关联起来了。这样就可以通过数据的挖掘,发现每个储户大约什么时候会存款,处于什么收入水平,会选择什么存款类型等。有了这些信息,银行就可以根据存款的需求和比例,来更科学地布设分支机构,使储户更方便,使银行的资金利用效率更高。这个例子反应出一个问题,把社会经济信息和空间信息结合,例如把GDP数据、人口数据、灯光、居住地信息等结合,就有可能把多种数据背后隐含的更有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而这样的信息对社会生活将发挥极大的便利作用。
如今,我国的对地观测系统已逐渐成熟,包含高分、气象、资源、海洋、环境等卫星,时刻环绕地球,提供观测数据,服务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能够提供出色的区域服务,全球覆盖指日可待。这些卫星产生的海量数据,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社会统计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结合起来,使人类的家园成为数字化的地球。
在这个背景下,中科院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在今年二月份正式启动。
项目集成科学院的优势科学力量,目标是在北京怀柔建设一个国际性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可以为科学家提供很好的科学设施来开展工作。
地球大数据专项已开展了详细的论证设计工作,重点围绕八个方向,通过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建设,开展科学发现和决策支撑,同时也为公众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提供科普环境。
1、设计研制CASEarth小卫星。保障自主卫星数据来源,能够更好地开展后期工作。
2、关注大数据和云服务。通过大数据和云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式,使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更高效,能够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3、围绕国家、全球关注的重点区域。如“一带一路”区域,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八大目标做相关工作,把“一带一路”的农业问题、灾害问题、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城市问题等通过快速的地球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为我国以及“一带一路”各国提供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
4、关注建立“全景美丽中国”,从历史、现在、到未来,我们把中国相关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汇总管理及使用,形成动态发展的美丽中国全景信息,用数字化的方式展现中国的发展历程。
5、关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研究例如候鸟迁徙途径的变化、跟踪入侵物种信息等对全球物种繁衍、生态安全的保障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课题。
6、关注海洋。对全球海洋,包括近海和深海做科学数据集成,发现海洋数据背后蕴藏的资源、环境等信息,为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提供更好的科学决策支持。
7、关注三极(南极、北极及青藏高原)环境。如南极企鹅等生态物种的变化问题,北极航道的开发环境变化问题等。
8、关注平台建设,把地球装到计算机里。建设数字地球科学平台,使所有数据可视化地呈现给公众及决策者。这个平台还能成为科学家的系统科学分析工具,在科学家的开发下,使更多的数据成为公众可认知、决策者可理解、研究者可用的信息。
地球大数据的研究工作是全球性的,离不开各国科学界的通力合作,今年二月份专项的负责人郭华东院士在Nature上发表了评论文章,谈到了利用地球大数据构建数字丝路的考虑,并号召全球更多科学家、公众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
全球灾害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能够用科技做点什么?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CASEarth)”: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2018年2月12日在北京启动。这个为期五年的项目最终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化、开放式的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
一带一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十分贫乏,例如一直面临贫穷和饥饿问题的赞比亚,实际上拥有大量的芒果等作物产出,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支撑,造成“捧着金饭碗要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