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卿
血糖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实时了解血糖情况,对于安排患者的饮食、运动以及调整用药均能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为了能测到真实而有价值的血糖值,患者必须遵循以下4个“潜规则”。
在门诊,常常会遇见这样一些患者,接近中午了匆忙来到,说:“医生,给我查个空腹血糖吧,我没吃饭也没喝水。”医生会给他查这个空腹血糖吗?答案是“不会查”,即便查了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空腹血糖。这是为什么呢?
医学检验要求的空腹是空腹8~10小时,最多不超过14小时。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空腹抽血的空腹指的是不吃食物的意思,是可以少量饮水的。此外,如果有高血压等疾病,服用降压药也是可以的。
如果空腹时间超过14小时,往往会因过度饥饿,致使身体的生理和代谢活动发生改变。血糖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就像汽车需要汽油一样,身体没了血糖也会动弹不了。要维持身体血糖处于一个稳定水平,一是靠一日三餐,另一个就是在长时间不进食时,为了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肝脏会把储备的糖元释放到血液中,使血糖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这时的血糖水平就不是真正的空腹血糖。因此,测空腹血糖最好是早晨医生一上班就来,不要饿肚子时间太长。
如果是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这个2小时是以吃第一口饭开始看表计时间,2小时后抽血。很多病友往往认为是吃完饭以后开始看表计时,餐后血糖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所以如果时间计算错误,也不会获得正确的餐后血糖结果。
一些糖尿病患者按时来医院,只是为了开药,并不按期监测血糖;也有不少患者虽然也测血糖,但只监测空腹血糖,认为空腹血糖控制好了就一好百好。这些做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人一天中的血糖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像波浪一般,有起有落,有高有低。一般在空腹、饭前、睡前时的血糖水平比较低,而三餐后的血糖水平比较高。所以了解血糖的情况,应该了解“全天候”的血糖,监测不同时间的血糖。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检测一个“平均血糖”,这就是“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告诉你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而且查起来也很方便,随到随抽血,不受时间、不受吃饭的影响。糖友可以每隔3个月查一次。
很多患者常有这样的想法,如果第二天要查血糖了,特别希望这次化验结果正常,所以吃饭非常注意,严格控制,尽量少吃甚至不吃;或者是知道运动能降血糖,平时不锻炼,快要测血糖了,就好好锻炼一把。还有患者就大吃特吃,想看看自己的血糖最高能有多高。
这些做法其实类似“作弊”行为,这样做了,拿到的这个结果就是“假的”,因为它不能反映出日
常的血糖控制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血可算是白抽了。
所以,糖尿病患者抽血前,平时怎么吃、怎么动,检查前就按常规去做,不要“作弊”。这样才能反映出真实的血糖,才能不让你的血白流,才能获得正确的血糖结果,以便及时发现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很多糖尿病患者来查血糖,特别是餐后血糖时,会刻意停用平时使用的降糖药或胰岛素。这样做肯定是大错特错的。
当被诊断为糖尿病以后,使用药物控制血糖,这时再进行血糖检测的目的是看看目前选择治疗的方法行不行,用的药对不对、够不够。所以查血糖时,就要按照平时用药的方法继续用药,了解用药情况下“真正”的血糖控制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血糖判断是否需要对现在的降糖药或胰岛素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