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霞,万正晓
(苏州科技大学 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2017年苏州工业总产值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这一表现主要得益于全球制造业的周期性回暖。但需要指出的是,苏州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转变,产业结构依然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仍然存在,改革攻坚任务还非常艰巨。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具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等三大类科研活动。在国际科技评价体系中,通常采用研发活动的规模和强度两个指标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个国家R&D水平的高低体现该国政治和经济的实力;一个企业R&D水平的高低综合体现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都把R&D视为企业的生命,无不投巨资于R&D。由于科技投入具有公共性、不确定性、外溢性和风险性等特性,企业的研发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而仅靠市场力量不能保障企业研发投入达到最优状态。这就是政府干预或者引导企业研发投入的理论依据。
规上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拥有较为完善的科研体系和实力雄厚的科技研发队伍,在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本课题拟对苏州规上企业科技投入状况展开实证研究,并提出可行的对策措施,以完善企业科技投入的保障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规模和强度,优化企业科技投入结构,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从而推进苏州市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
关于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科技投入影响的理论研究,国外学者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政府政策工具使用效果的角度来进行的,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学术成果。汉伯格(Hamberg)从政府角度出发讨论了政府R&D补贴与企业R&D 投入的关系,研究表明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存在较强的因果关系,政府增加科技投入可以有效引导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政府科技投入如果减少,则会导致企业研发投入的减少。[1]伯恩斯坦(Bernstein)系统研究了政府不同的政策工具对企业研发的影响。[2]莱德曼(Lederman)从制度安排角度研究影响企业R&D 投入的因素,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对外开放政策和区域金融发展等。[3]莱文(Levin)等人从结构角度探析影响企业R&D 投入的因素,包括市场集中度、所有权结构等。[4]总体来看,不论运用怎样的研究方法,大多数西方学者得出的结论都是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国内学者在研究政府科技投入和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等方面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丁小义等认为,企业的研发成本可能会因为政府直接资助而出现减少,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一定的挤占效应,因为企业可能以政府科技投入部分替代其研发投入。他们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如果以样本企业中政府资助规模的大小为评判依据,那么政府直接资助对于企业R&D投入存在替代效应与互补效应强弱的区别。总体来看,政府直接研发投入的互补效应通常要强于替代效应。[5]顾元媛等采用国内各省的面板数据研究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构建官员竞争模型以及财政分权模型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受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较大,政府引导或者干预越少,该地区企业研发投入则会越多。[6]李左峰等较完整地搜集了95家国内创新型企业的相关数据,研究表明企业研发投入、研发绩效以及创新能力均受到政府纵向科研项目资助的影响,但政府科技立项对企业研发投入不一定产生正面的影响,他们提出,政府要构建一个科技平台,通过平台可以加速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进程,从而有效解决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的现实难题。[7]程华等通过研究国外政府科技投入规模和模式等问题发现,为了有效防止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科技投入产生挤出效应,国外政府倾向采用税收政策进行调节,将直接政府科技投入转变为间接科技投入。[8]王书玲等利用美、日、印、韩四国的数据,对四个国家的研发投入目标、投入模式、投入结构和投入强度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9]
国内学者在研究政府科技投入和企业R&D投入的关系时,更多地关注中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差异,都强调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加大R&D投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存在乘数效应、挤出效应的差异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科技投入规模增速相对缓慢,科技投入构成中,在公共研发机构和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普遍较低。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在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R&D投入两者相关性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此,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政府研发投入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积极的引导功能,而且效果显著;第二种观点认为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总体来讲,积极作用大于挤出效应,两者之间仍然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三种观点认为政府科技投入在初期阶段会激励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但当政府科技投入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引导和激励的积极效果会逐渐降低。
在既有研究资源中,国内外学者大多是从国家层面或者区域经济的总体状况展开研究,关于某一区域特定行业的专项研究比较少,因此很难发现某一区域所具有的特殊规律,这有待国内外学者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2016年苏州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20家,累计达到4133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14 382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6.9%,同比增长1%。近五年来,苏州市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从苏州财政科技投入总额来看,2011年为53.2亿元,2013年到2015年分别为77.8亿元、75.2亿元和86.9亿元,到2016年已经达到95.2亿元,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9%。纵向比较来看,苏州市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
表1数据显示,从总量上看,苏州市与其他地方一样,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规模均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
表1 2011—2015年各地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规模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2011—2016年各地统计局网站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虽然在总量上苏州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和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规模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苏州、上海、北京和杭州四市的R&D经费投入强度差异比较大(见表2)。其中,苏州市2016年的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7%,R&D经费投入强度不仅远低于北京,而且长期低于上海和杭州。
表2 2012—2016年各地R&D经费投入强度 /%
资料来源:2012—2016年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3数据显示,在2011—2015年我国规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R&D经费支出结构中,企业内部R&D经费支出占比基本稳定在95%。这说明,从全国来看,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要来源,财政科技投入等外部投入只能起到引导和辅助的功能。表4数据显示,在苏州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中,企业资金占比始终保持在96%以上,政府资金占1%左右。比较表3和表4发现,2015年苏州市规上工业企业R&D支出结构中,企业R&D占比高达98.06%,比制造业全国平均水平(94.53%)高出3.5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苏州市政府科技投入的比重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政策引导的力度,助力苏州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表3 2011—2015年中国规上计算机等制造业R&D经费支出结构
资料来源:Wind资讯
表4 苏州市规上工业企业R&D支出结构
资料来源:2010—2015年《苏州统计年鉴》
2016年苏州市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明显提升,全年专利授权量超过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2万件,发明专利授权占比由2015年的16.8%提高至23.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超过37件。近年来,苏州市加快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到2016年末,苏州市各类技术人才总数达到243万人。2016年,苏州市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2人,累计达到219人;引进省“双创计划”人才104人,累计达到683人。统计资料显示,2011—2015年苏州市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见表5),但与上海、北京和杭州等先进城市相比,其研发人员的增速仍相对较慢。
表5 2011—2015年苏州市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情况
资料来源:2010—2015年《苏州统计年鉴》
一般来说,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期,各地科技投入强度的长期差异不仅会影响地区生产总值结构的变化,而且会对该地区工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通过比较北京、上海、杭州与苏州科技投入强度发现,科技投入强度大的地区,其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三产业的占比通常也较高,整体工业转型升级也较快。苏州近年来创新产业的高速增长尚不足以弥补或者改变整体工业经济增速持续下降的现状。这一现象值得重视,因为这与苏州长期科技投入强度的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16年苏州市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5万元,相当于2.2万美元。近年来,苏州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16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916亿元,同比增长10%,占苏州生产总值的51%,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越50%。但在苏州经济中速平稳增长的背景下,2016年苏州工业总产值35 767亿元,同比仅增长0.14%,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30 679亿元,同比增长1.42%(见表6),工业部门的表现不容乐观。与其他城市比较,长期科技投入强度相对偏低,严重影响苏州经济结构升级的进程。
表6 2011—2016年苏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Wind资讯
2017年以来,受到国际制造业周期性复苏的影响,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快速回升,规上工业月度数据变动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苏州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月度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从总量上看,尽管2016年苏州工业整体发展状况不佳,但高端制造业表现突出。其中,工业机器人实现产业产值161亿元,同比增长14.8%,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71.3%;光伏产业实现产值615亿元,同比增长10.3%;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产量同比增长110%;光电子器件产量同比增长25%;锂电池产量同比增长67%;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同比增长29%。高端产业的突出表现说明,苏州产业转型升级获得初步成效,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也说明了科技创新对于苏州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性。
通常,科技投入强度大的城市,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也相应较快。表8数据显示,2006年上海高新区企业总收入约3056亿元,苏州约1788亿元,南京约1784亿元,无锡约1650亿元,杭州约1047亿元,上海排名第一,苏州排名第二;但到2015年,经过9年的发展,各地高新区企业总收入大致是上海14 054亿元、南京4673亿元、苏州4642亿元、杭州3705亿元、无锡3391亿元。从总量来看,苏州已经被南京超越。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和杭州高新技术产业表现突出,相对增速分别为359.91%和253.85%,而苏州的表现并不出色。
表8 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高新区企业总收入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各地科技投入强度的长期差异会影响地区生产总值结构的变化,通常科技投入较强地区的第三产业的占比也较高。
表9 2014—2016年国内部分城市生产总值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 单位:%
资料来源:Wind资讯
表9数据显示,2016年在北京、上海、杭州和苏州四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的占比分别是80.30%、70.50%、61.20%和51.50%。对比北京、上海和杭州,苏州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没有发生改变,这说明未来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拥有巨大空间又面临巨大挑战。
2017年世界经济出现周期性增长态势,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科技创新。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宏观经济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正在向结构更合理的高级形态演化,这一背景为苏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苏州产业基础雄厚,与其他城市相比国际化程度较高,城乡发展相对比较协调,这为苏州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苏州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近年来,由于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国际经贸环境日益复杂,发达国家工业升级计划和再工业化战略将进一步加剧国际产业竞争,这对外贸依存度高、以工业经济为支柱的苏州必将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国内环境方面,基于全国各地区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战略目标,差异化的政策红利将逐渐消失,各省之间以及各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由于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重,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苏州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提升苏州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创新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的远期目标,本研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旨在完善政府科技政策、引导规上企业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大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的保障体系。
第一,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规模和强度。财政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功能,财政投入的结构、规模和强度要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尽管苏州科技投入的规模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科技投入强度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国内发达地区。对标北京、上海和杭州,苏州科技投入强度长期明显偏低,新兴产业竞争力相对落后。苏州应制定R&D经费投入强度与经济增长状况相匹配的科技投入机制,努力使苏州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
苏州要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快速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是最优路径。苏州是中国科技创新非常活跃的城市,为了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应从制度层面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的规模和强度,使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速适度高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速,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苏州市要在财税政策和直接资助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政府科技投入机制,综合运用风险投资、股权投入、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多种投入方式,积极探索民间主体购买自主创新产品的激励机制,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第二,优化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基础研究和新兴产业科技投入的力度。尽管苏州市财政科技投入规模日益增大,结构有所改善,但苏州市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缺少推动学科发展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引领产业变革的原理性突破,基础研究的短板极大地制约了苏州的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苏州市应加大对基础研究、战略性高新技术、战略性关键性技术的财政投入,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研发,加大支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苏州市要调动规上企业对基础研究投入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原始创新能力的瓶颈难题。通过优化市级财政科技投入结构,使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引导作用最大化,重点支持影响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项目,促进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苏州应加大对规上企业的引导性科技投入,努力使政府科技投入占比高于2%,助力苏州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三,积极支持规上企业申报和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培育国家级高水平科技项目。苏州市要积极组织规上企业申报各类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在市级项目的培育和支持下,提高获取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立项的数量。通过制订各级项目立项经费目标,指导企业完善项目经费的配套支持政策,激发企业的科研潜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
第四,积极实施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近年来,虽然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但由于苏州市高校和研究机构较少,支撑企业科技进步的科研资源相对缺乏,创新型人才相对较少。因此,苏州市要不断优化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吸引科技领军人才来苏州创新创业,进一步完善“姑苏领军人才计划”指标体系,加大国家“千人计划”和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的科技人才引进力度。
第五,支持规上企业建立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新兴战略产业研究部门,由主管科技的副市长负责,科技局负责落实,联合企业和高等院校等社会研究机构,对苏州的产业布局进行深入研究,优先选择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安排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企业与国内、国际研究机构的科技合作,支持苏州规上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科研合作,积极参与产学研联合体的建设,持续支持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浙大工研院等重大科技载体的培育和建设。
第六,完善和优化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苏州要加大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科技共享平台的建设,加大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等网络交易系统的建设,吸引高端科技服务机构的集聚。同时,加大对知识产权、专利、版权的资助力度,加大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机构的培育和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发展。
第七,不断优化和完善政府科技管理的规章制度。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投入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科技投入的项目要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有利于优化本地区的产业布局,选择合适的财政支持结构、强度和方式,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苏州市政府应该与本地高校合作,建立对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的第三方机构,协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科技投入政策,同时负责监督政府科技投入政策执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