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峰, 武雪亮, 孙光源, 楚德英, 王 韬, 孙喜斌, 杨东东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张家口 075000
急性腹部损伤对机体的刺激较强烈,可引起应激反应,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内分泌、神经系统的变化。手术、麻醉等有创操作可加重机体损伤程度,引发代谢紊乱、肠黏膜屏障受损、大量内毒素和炎性因子分泌释放,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而炎症反应可影响胃肠平滑肌蠕动和排空[1]。此外,腹部损伤患者术后伴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降低,抗感染、抗应激反应的能力降低[2]。
生长抑素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肽,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生长激素和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动物实验[3]表明,生长抑素能上调Nrf2通路的表达活性,干预急性肺损伤小鼠肺部氧化应激损伤的信号传导,抑制高脂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同时,生长抑素还能抑制机体平滑肌收缩、神经传导等,改善组织血供,降低术后应激、炎症反应对机体造成的伤害,保持内环境稳态[4]。有研究[5]证实,小剂量红霉素具有通过抑制炎症细胞氧化爆发和释放炎症介质而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的功能,同时能促进胃肠蠕动。目前,关于生长抑素联合红霉素对急性腹部损伤术后肠蠕动功能和应激炎性指标的影响,国内报道较少。两者联合应用能否促进康复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生长抑素联合红霉素对急性腹部损伤患者术后肠胃蠕动功能和相关免疫功能、炎性应激指标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90例腹部损伤后进行手术的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20~50岁;(2)术前确认未合并严重脏器损伤;(3)患者均选择全麻手术;(4)腹部损伤修补术为脾脏切除术、肝脏修补术、小肠切除吻合术、胃修补术;(5)术后均放置腹腔引流管。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恶病质;(3)合并腹部损伤之外的其他系统损伤;(3)出现腹腔内大出血;(4)合并肠道慢性疾病;(5)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单药组30例和联合组3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手术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3组腹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n=30
1.2 用药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吸氧、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和补充水电解质等常规处理;单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0.9~1.2 g/d静脉滴注,疗程为5 d;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250 μg/h联合红霉素0.9~1.2 g/d静脉滴注,疗程为5 d。3组均未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
1.3 观察指标 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清晨抽取静脉血10 mL,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0等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
2.1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结果(表2)表明:联合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早于单药组和对照组,单药组上述指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清Cor水平比较 结果(表3)表明:3组术前血清Co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单药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Cor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联合组术后第1天、第3天Cor水平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5天趋于术前水平。术后各时间点血清Cor水平为联合组<单药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 n=30
*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单药组相比
表3 3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or水平 , cB/(nmol·L-1), n=30
*P<0.05与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单药组相比
2.3 血清CRP水平比较 结果(表4)表明:3组术前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术后CRP水平均先上升后逐步下降;术后各时间点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血清CRP水平均为联合组<单药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血清IL-6水平比较 结果(表5)表明:3组术前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单药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联合组术后第1天、第3天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5天趋于术前水平。术后各时间点血清IL-6水平为联合组<单药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血清IL-10水平比较 结果(表6)表明:3组术前血清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术后IL-10水平均先上升后下降;术后各时间点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血清IL-10水平为联合组>单药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3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水平 , ρB/(mg·L-1), n=30
*P<0.05与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单药组相比
表5 3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6水平 , ρB/(pg·mL-1), n=30
*P<0.05与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单药组相比
表6 3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10水平 , ρB/(pg·mL-1), n=30
*P<0.05与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单药组相比
腹部损伤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分泌,导致各种免疫活性细胞数减少、相关应激炎性因子大量释放,机体内环境失衡,出现应激介导的免疫抑制效应,短期内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机体抗感染应激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6-7]。同时受手术、麻醉等影响,患者胃肠道多呈低氧、低灌流状态,肠壁黏膜水肿明显,各种炎性因子的刺激使肠壁的通透性增加,肠腔中的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水电解质失衡,导致不同程度的肠麻痹发生[8-9]。
生长抑素是一种环状肽类激素,内含14个氨基酸,通过与其受体(SSTR1-5)结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生长抑素能抑制胃酸、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抑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消化酶的活性[10]。此外,生长抑素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增强黏膜组织内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防止细胞膜脂质发生过氧化损伤,降低胃肠道内压力,缓解肠黏膜缺血,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炎症吸收和消退,松解黏连,加速肠蠕动[11]。红霉素可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炎症转录因子NF-κB和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其还具有胃动素类似的特殊化学结构,可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细胞膜上的胃动素受体, 发挥动素增效剂的作用,促进肠道蠕动[12-13]。因此,两者联合应用可能有助于腹部术后患者康复。
血清Cor水平可反映腹部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状况。血清CRP是一种非特异炎症标志物,是心血管疾病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与危险因子。IL-6是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产生的重要炎症介质之一,能诱导机体炎性反应,促进淋巴细胞分化,是评定手术创伤大小的关键指标之一[14]。IL-10是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产生的内源性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环节,对组织器官起一种保护作用[15]。
本研究显示,联合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早于单药组和对照组,单药组上述指标早于对照组,表明生长抑素联合红霉素能促进腹部损伤患者术后的胃肠蠕动,加快康复,与李培武等[16]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研究显示,术后血清Cor、CRP、IL-6各时间点水平为联合组<单药组<对照组,IL-10相反;其中联合组术后第5天血清Cor、IL-6水平均趋于术前,表明生长抑素联合红霉素能明显减轻腹部损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影响,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增强其抗感染能力,加速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腹部损伤患者,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红霉素可改善术后应激炎性因子水平,利于保持术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