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必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84-0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分类例5第63—6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分类》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三角形”这一单元的内容。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第二节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比较轻松和顺利。所以,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讨论,动手操作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已经能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形成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2.经历三角形按不同标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合作学习。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根据角和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类三角形。
教学难点:
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并能辨认和区别它们。
教学准备:
课件、各类三角形学具、实验报告单、尺子等。
难点:理解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课前互动
师:今天有很多老师在这里听课,如果让你把在场的老师分成两组,你将如何分组呢?教师对每种方法都要予以肯定、引导。
师:看来,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会不一样。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于分类的已有知识基础,渗透分类的原则:按同一标准分,不重复,不遗漏。也为解决本节课的教学作铺垫。)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生答)潘老师班上的孩子也喜欢画画,今天我特意带来了几幅很有创意的画你们想看吗?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是由三角形构成的)
3.都有三角形,那细看这些三角形,谁愿意告诉大家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特征?(3条边、3个角)再仔细看看各个三角形形状、大小一样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说出那是因为角的大小、边的长短各异造成的。(板书:角边)
4.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既然如此,你们想不想把三角形分分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三角形的分类)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生”入胜。通过欣赏比较,唤起学生对三角形的角和边的有意注意,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准备
1.为了研究方便,老师准备了7個三角形,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为什么?(相机引导说出原因)刚才同学们说了只有两种方法:按边分或者按角分。
2.首先我们按角来给这些三角形分分类,以这个三角形为例,观察一下,它最上面的角是什么角?
生:又像钝角,又像直角
师:那怎么办?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量(经过测量,最上面的这个角是直角,标上直角符号,并写上直字)
师:余下的两个角还用得着量吗?(所以,只有那些看上去难以确定的才需要去量一量,能一眼看出来的,只要直接判断,标上锐字)按边分也是如此
设计意图:提供探究素材,虽然只有7个三角形,但这些涵盖了三角形的所有类型,有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正常展开。
(二)同桌合作选择一种分类标准,使用直尺等工具,分工合作把三角形分分类。
(三)展示成果、交流共享:
★按角分
(1)学生汇报分类情况(1生说另1生摆)你是怎么分的?理由是什么?
(2)归纳小结:归纳锐角三角形、直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概念。得出把三角形按角分可分成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用集合图表示。
(3)随堂练习
师:同学们都记住了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了:连一连(生板演)
师:为什么这样连?
★按边分
(1)学生汇报分类情况(1生说另1生摆)你是怎么分的?理由是什么?
(2)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3)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师: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除了边的特点,它们的角各有什么特点?(下节课我们再研究)
归纳:三角形按边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用集合图表示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以活动促学习是本节的教学定位。在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的、开放的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分一分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数学对话”的机会,力求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充分展现做中学,从而获得对三角形边、角特征的认识,进而学会给三角形分类,促进学生的分类、概括、推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出数学的真谛,逐渐养成探索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师:闭上眼睛再想想它们长什么样?(生闭目思考)
1.游戏:猜一猜
三个信封,分别露出钝角、直角、锐角。师引导指出:每个三角形都有两个锐角,所以单凭一个锐角不能确定它是什么三角形,要看他是否是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
2.辨一辨
为了检验大家的学习效果,请大家看题。下列说法正确吗?(用手势表示)
(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2)有两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4)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钝角。
设计意图:采用练习形式,增加题目趣味性,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特征。
(四)拓展练习
1.你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或者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吗?(折、划线)
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这一次、两次,可得到什么样的三角形?
学生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动脑,动手能力。
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你能用今天新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下它是什么三角形吗?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思想。
四、回顾总结、课外延伸
师:闭上眼睛再想想它们长什么样?(生闭目思考)
1.画一画。
在点子图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看谁画得最独特。(画完后指名展示,并介绍所画三角形的特点。)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说吧!
3.用三角形拼一幅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帮助学生统揽知识要领,完善认知,使得对三角形有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再把知识从课堂延伸课外,有效沟通数学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