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64-01
古人云:“不学诗,无以言。”近几年语文教育界强调“怎样教”转向“教什么”的转变,这也是对诗歌文本解读提出了“回归文本、扎根文本”的要求。短短的一首几十个字的古诗,教师如何合理有效的解读文本,上好各学段的古诗课,并引领学生感悟古诗词无穷的艺术魅力呢?这就是今天我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一点心得。
一、画诗
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画诗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中国传统文论向来主张“诗画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低年级学生对色彩特别敏感,对形象的图画感兴趣。于是,我几乎翻遍所有的电脑图库,给每首古诗都配上一首相宜的图画,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诗的内容。“简笔画是每位老师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记得在教孩子学习《早发白帝城》时,我亲自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作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当学生在回味诗意之际,我用彩色粉笔以素描的方式勾勒出一幅简画:长江、两岸青山、太阳、在从纸上剪下两只猴子,贴在山上,让孩子们体会“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欢快;折一只小船,让它顺江而下,让孩子感受“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图画与文字交相辉映,孩子们欣赏图画美的同时感觉到古诗的语言美。
二、言诗
《尚书.舜典》中提到:“诗言志,歌咏言。”对于高学段的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言”的部分。即:诗人通过何种表达方法、表现形式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那如何在古诗课上关注“言”呢?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把握诗意,了解诗的内容,这部分必须扎实;其次是意境,古诗描绘的场景,怎样让学生置身其中,这是一门艺术,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是体会诗人情感。“诗无达诂”。古诗距现今已有千年,詩的情感与诗人所处时代、环境、人生境遇都有联系,今天我们很难再现当时情形。因此,教学的落脚点,应该关注诗的内容,尊重当下学生阅读感受。第一层次就诗的内容体现自然之美。第二层次适当补充创作背景,学生尝试去猜测诗人可能要表达的情感,更多的是将学生学习引向课外探究。例如: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先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而理解古诗文内容的基础就是反复诵读。诵读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名言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的重要性。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诵读有两层含义,朗读和背诵。《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接下来就是文本的感悟,文章写“雪”但仅有第四句见“雪”字。细细品读才会发现“雪”竟藏在“绝”、“灭”、“蓑”、“笠”等词语里面了。因此,教学时,我提出“诗中的‘雪藏在哪里呢?你能找到吗?”这一开放性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再通过阅读思考,引导学生在诗中一些相关的词语中陆续找到“雪”。然后出示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无限想象,理解诗意,将诗升华到另一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