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延安精神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2018-07-30 10:59薛海云王学乐
关键词:延安精神校本课程小学

薛海云 王学乐

【摘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延安精神在当前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中具有重大意义。延安精神既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能够科学地指导小学基础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衔接,能够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互衔接,能够改善地方教育教学模式,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关键词】延安精神 小学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52-02

一、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延安精神虽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的一种革命精神,但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都体现出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小学教育是培养祖国花朵的最主要阶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时期,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有助于培养小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健全教师管理体制,武装教师思想;有助于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继承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创以现代教育思想——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新时代。

延大附小正走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要践行者。与其它兄弟学校相比,延大附小改革的步伐较慢,课程改革的还不够系统。小学校本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十分关心的问题,做好以“延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是附小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附小建设具有发展特色地地方校本课程的题中应有之意。

二、延安精神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延安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将意识形态与具体课程建设结合是延大附小课程改革的首次创新,我校虽具备较为优越的历史文化条件,但在校本课程研究方面没有经验。我们将利用延安大学“延安学”研究这一优势资源,深入学习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和优秀品质,将延安精神引入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经过长期的探索,延大附小正努力建立以延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小学校本课程,加快适应陕北地区地方课程改革的进程,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精神潮流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

1.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延安精神”落实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中

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剑客奋斗的创业精神。而小学生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和应用不可能自发地懂得,需要教师的传播。因此,在以延安精神为宣传主题的活动中,必须抓好教学这块主阵地。一是认真开展好革命故事的宣讲。如观看革命战争影片、《延安保育院》大型舞台剧等,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热情,逐步培养小学生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二是在基础学科教学过程中加强延安精神的渗透。学校在语文、思想品德、科学、社会实践等课程中进行延安精神的正面渗透,使延安精神的核心思想与课堂教学过程充分结合,发挥延安精神的育人功能。同时还要充分挖掘校本课程中大量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课堂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三是在主题班会上通过讲故事、唱红歌等方式,让学生体验革命年代的豪情壮志,让学生从小对延安精神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理解,逐步使学生的能动意识从“要我学”过渡到“、我成长我快乐、我要学”。

2.创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打造精品德育课程

(1)加强以民族精神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是要求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全面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二是修订我校《升、降旗仪式制度》,并严肃升、降旗制度;三是修订、落实好《德育教育制度》。四是组织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文艺汇演及诗朗诵活动;五是组织写好中国字活动既书法比赛活动;六是组织开展画好中国画绘画比赛等系列活动。通过这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以报效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思想,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积极性,立志现在刻苦学习,将来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2)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是德育课程践行延安精神的内在要求。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就要加强班级管理。一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建立以“班级荣誉至上”为核心的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二是培养学生集体向心力。将班级的荣辱牵系在每个学生身上,例如对成绩突出的班级给予表彰,学年期末进行综合考核,成绩作为评选文明班级和对班主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等;开展集体性的比赛,如足球、啦啦操表演、体操表演、腰鼓表演等比赛;在优秀班集体、卫生先进集体评选过程中,使广大师生树立“勤俭整洁、爱校如家”、“有根、有魂、有梦”的思想。牢固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增强学校、班级的凝聚力,努力形成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良好风尚。

(3)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延大附小以培养“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的学生为德育总目标,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德育工作重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抓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把好晨读、课堂纪律、着装佩戴(每周一进行学生仪容仪表检查)、卫生、文明礼貌五个关,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4)在德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品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也是现今我们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之一。由于过去年代的困苦,每一个家庭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走那段刻骨铭心的“长征路”,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甚至吃饭要喂,穿衣要服侍,走路要坐车。延大附小在学生艰苦奋斗教育方面具有極大地先天条件。一方面,学校基础设施较为匮乏,现代化设备还不完善,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学校依托大学资源,培养孩子讲解和解说的能力。在充分了解了延安大学校史馆、科技馆基本史料后,承担校史馆、科技馆讲解员的角色。这一举措不仅让孩子亲身接受延安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科技,而且宣传和发扬了延安精神,可谓一举两得。

(5)在德育实践中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延安是一座经过历史洗礼的文化名城,也是小学生德育实践的基地。它不仅保留着古代文化遗迹,更是中国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见证者。改革当前德育教育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形式。通过参观革命旧址,了解延安时期的历史文化,倾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切身体会等活动,感悟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困苦中浴血抗争,舍生忘我的情怀。这种感受、体验式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真正落实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思想情感等与延安精神的紧密结合。

3.在基础课程中全面渗透“延安精神”教育

(1)在语文课程中加强“延安精神”教育。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更要体现时代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仅要教给学生字、词、句、篇、章的理解与运用,更要将其内涵和意义教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等词时,能够联想到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顽强斗争的抗战情景。

(2)在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精神。数学课堂看似与“延安精神”关系不大,实质是意义非凡。如在抗战过程中,士兵为了了解一挺炮的口径,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条件下用自己的麻衣线缠绕炮口,与自己的配枪比对以了解相关的知识,这对于我们数学不规则图形的测量意义重大。因此,数学教师要将现有的概念、问题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在课堂中渗透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3)将外国战地记者、战地通讯员、战地医生等革命故事引入英语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延安时期的许多外国记者、医生等为中国抗战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其中最著名的有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白求恩等,这些都可成为英语课程创新的亮点,也容易被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1]谭虎娃.延安精神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9.

[2]蒋宗尧.校本教研和科研基本功[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4.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校本课程小学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