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8-07-30 19:17金静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有效整合初中英语信息技术

金静

[摘 要] 新课改明确要求在课堂中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并加以充分利用,使其能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一起。在初中英语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使之成为有助于学习发展的辅助工具。文章对多媒体教学具有的优势进行了梳理,提出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应用原则:适度原则,实效原则,师生互动原则。

[关键词] 初中英语;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新课改明确要求在课堂中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并加以充分利用,使其能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有效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二者的途径就是将现实课堂转化为教育信息化平台,并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使二者得以整合,获取优质的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具有的优势

1.可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立体。在常规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利用幻灯、模型等形式来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但这几种方式存在的不足就是过于平面、静态,不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深度的理解,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产生意想不到的显著成效。通过此法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兴趣,将其主体意识唤醒,使其对本次教学内容及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并自主去探知未知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Welcome to the unit”这个内容时,由于这个模块的阐述内容主要为节日,所以,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设备,播放《the Chinese New Year》这一视频给学生观看,使其切身体会到节日浓烈的气息,这样教师就能将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教学新课的一个切入点。另外,因为浓厚的学习热情,学生很快就能学会教材中的大多数节日的名称。这时教师可再对学生进行提问:“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学生们纷纷作答。教师再将教学重点返回视频,以此提问:What did you d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这时由于已经观看与春节相关的视频,学生或多或少都能回答出一些有质量的答案。而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本章节中的pair work埋下了一个伏笔,让教学成效得以显著强化。在实际的授课中加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总体素质,并将其素质结构调整至合理范围,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2.可使学生思路丰满且清晰。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借助其具有的优势,如真实的画面及声音,并在其中添入教师合理的解说,以此最大限度发挥视听的优势,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探讨问题、处理问题,使学生解析处理难题的能力得以增强。

例如,在教学“Welcome to our school”这个内容时,教学内容主要阐述了米莉是如何带领妈妈对学校进行参观的。教师在课前可利用多媒体放映本校的照片。由于初一的学生刚刚踏入学校,对学校很多事物并不是很清楚,其情况就如同课文中的米莉一般,对学校布局不是很熟悉。因此,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利用本校的照片显示相关的英语单词,能使学生快速掌握这些陌生的单词。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再播放本次教材内容的录音给学生听,使录音如同一名语音导游,带领学生对模拟校园进行参观,并在此基础上添加图片、音乐、解说等几个要素,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接近真实的校园环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然后再将教学的重点转回课本内容中,这时学生就能够对课文有一个深度的理解。

3.可使学生学习高效且务实。从客观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活动实质上是指通过英语教师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能自主去探知问题、处理问题的一个探究过程。而在此中,英语教师主导作用表现在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新知识,如何利用课文理论知识去理解、剖析、处理难题。

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可进一步增加教师、学生二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同时在应用多媒体时,教师可对教学资料进行有效的解析、指导及评价,结合问题,教师、学生一同探析且争论,总结出正确的答案。此外,对学生的提问,教师需认真点评,强化师生互动。

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学生若能以較高的学习热情开展学习活动,可有效锻炼创新能力。例如,在授课“Task”这一内容时,其主要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写作练习。写作教学主要有三个教学板块:一是写前活动,二是写中活动,三是写后活动。一、二板块的内容可以直接在本次课堂中完成,第三个板块还需要开展修改、评价以及交流等方面的活动。因此,当教师批改学生的英语作文,对其进行评价时,通常无法将学生的错误全面总结出来,此时可运用多媒体解决此问题。首先,教师在课前将学生在做书面表达过程中易产生的错误概括出来制成课件,再使用多媒体将其放映出来,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和改正。在过去常规的写作授课中,教师将书面表达批改完后,只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讲解,抑或是借用黑板,不仅耗时耗力,取得的效果也较差。而在英语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使二者有效整合,恰好能够弥补常规教学存在的这个缺陷,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最终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应用原则

1.适度原则。在实际授课中,为了能在其中顺利引入多媒体课件,教师们通常都会在备课时重视教学课件设计,一般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汇总各种相关的材料进行课件设计。认真设计课件是好事,但是切勿出现轻教学、重课件的现象。同时,教师必须要全面掌控对课文内容的总体设计,透彻了解教材知识。对于实际的教学来说,教学课件只属于整个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应基于课堂授课、教学设计,可借助多媒体突出课文知识,切勿出现本末倒置。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兴趣可作为人类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一个基本条件,该因素能够对有效维持注意及增进学生主动性起到极大的支持功能。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可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长期处于刺激和兴奋的状态,也极易导致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逐渐变弱或是被抑制,形成疲劳感,进而降低教学成效。所以,在实际的授课中,需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量,确保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发展。

2.实效原则。课堂教学是由预设、生成两种成分构建而成的一种动态过程,如果预设不存在也就无方向产生,若是没有形成也就没有生机。

在将英语教学、信息技术二者进行有效整合时,部分教师通常会习惯根据课前制作好的课件顺序一个个步骤展现给学生。此外,还有少数教师课件信息过度丰富,致使出现课堂时间不够用的状况,最后只能以快节奏开展教学,无法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无法对重难点的知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实效性低,机械性重,较过去的常规教学并无明显优势,课堂效率差。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应用多媒体时需收到较高的实效,尽量防止出现形式主义现象。需要切实符合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将教学回归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强化学生自主思考及处理难题的能力。所设计的多媒体授课内容需对应新课标制定的要求,确保教学的准确性,在设计课件时需精益求精,以此获取理想的视听效果。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高度熟知多媒体设备的操作,还必须精准把握课本内容。既做到细心分析,有效指导学生,又需要借助多媒体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巧妙处理好突发状况,使得多媒体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在英语课堂中。

3.师生互动原则。虽然信息技术能够为英语教学带来较为直观的教学效果,但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教学是具有较强复杂性的一个创造活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英语课堂属于智慧、情感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活动,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其中,需要尽量避免发生降低教师于英语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削弱学生主体的状况。教师应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利用丰富的情感及高效的思維,灵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其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全面地激发,显著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白芳珍.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5,(14).

[2]徐玲玲.关于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英语整合探究的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15,(25).

[3]王相雪.初中英语与信息技术有效衔接整合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

[4]王宏.例谈发掘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点[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5,(17).

责任编辑 陈 清

猜你喜欢
有效整合初中英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