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张雨龙
【摘要】公共心理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师范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教学现状不乐观。此文采用半结构式问卷对预开设和已经开设过公共心理学的高职高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公共心理学教学需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使得公共心理学教学符合大数据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36-02
一、问题提出
高职高专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注重“师范性”与“实用性”的结合,简单说,比如特教专业学生毕业可以到特教学校当老师,也可以到相关机构做康复训练等实用人才。心理学作为公共必修课的开设由来已久,其目的是让未来教师掌握基本心理学知识与技能,使之未来从业能更好的了解和发现学生心理特点,并能妥善处理教学实践问题。但目前教学效果与课程设置初衷越来越偏离,多数公共心理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模式化,教材陈旧,授课内容多侧重系统知识讲解,偏离教学目标。
另外,高职高专学生带着原有的“保姆式”学习模式,思维方式比较被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不好,学生玩手机现象很普遍,他们排斥理论知识学习,喜欢技能学习,如何发挥手机的积极作用?大数据时代高职高专的教学也要随之适应发展,有新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心理学知识是高职高专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获得教师职业资格必备素养。笔者以调查和访谈形式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调查,尝试对高职高专公共心理学教学形式进行改革。
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预开设和已经开设过公共心理学学生300人,问卷调查是课间进行的,100%回收,有效问卷287份,占95%。除此之外课题组成员也访谈了吉林省、辽宁省等高职高专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师,了解了教学现状。本次调查问卷采用半结构式,根据我们需要的问题有的答案固定,有的需要学生提出建议,对于预开设心理学的学生设置了13个问题,包括教学内容、理想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学习状态等维度了解学生需求。对已经开设过心理学的学生设置12个问题,包括以往教学内容、过程、考核设置是否合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等维度调查。
三、结果与分析
1.教学内容:聚焦教学内容问预开设心理学的学生“学习心理学,你有何愿望和要求”结果31.9%学生选学心理健康知识调整自己,26%学生渴望了解性格特点与职业匹配提早为就业做准备,22.4%学生选将心理学规律应用到工作上,更好了解就业对象特点,17.8%选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讲授,1.9%选其他;对已经开始学生提问“公共心理学课程学习你喜欢学习哪些内容?还记得印象深刻的内容是”,57.9%学生希望学心理健康知识调整自己和他人,29.2%学生选将心理学规律应用到工作上,11.5%选聚焦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并寻求解决办法,1.4%选其他。从结果来看系统讲授心理学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尤其学习过心理学的学生更有体验,他们已经有过实习经历,更关注知识的应用。虽然学生们把公共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功能有些混淆,但如何将公共心理学知识的应用落地是高职高专学生的需要与呼声。
2.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聚焦教学方式问预开设心理学的学生“你想怎样学习心理学”,48.2%选教师讲授,对学过心理学的学生提问“公共心理学课你是怎么学的”,47.68%选教师讲授,其余几乎平均选的网络、自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从结果来看学生们带着“保姆式”学习模式,思维方式比较被动。从学过心理学学生感受来看,其实“一言堂”教学方式效果并不乐观。
3.教学方法:聚焦教学方法问预开设心理学的学生“你希望公共心理学课老师怎么讲”,35.8%选以分析心理现象(案例)为载体,以告之相关心理知识为过程,以掌握应用心现规律形成技能为重点的教学方式,18.5%选必须掌握的知识可以通过微课等形式网络学习,平时课堂注重交流,18.1%学生选系统讲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只有27.6%需要系统讲授知识;对学过心理学的学生提问“你觉得公共心理学课老师怎么讲比较好”,57.4%选结合学生需要选几个共性心理学现象(如人际交往等)做成微课,指导我们怎么解决,可以终身学习,课上讨论一些实用知识,答疑、解惑,16.9%选必要知识可以微课,18.9认为围绕教师资格证讲,只有6.9%需要系统讲授知识。从结果来看,学生更渴望利用好“新媒体”技术,传播应用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大数据时代对教学的要求。
四、考核方式
聚焦考核方式问预开设心理学的学生“哪种考核方式比较理想”,45.1%选注重知识应用和平时学习积累,24.1%選围绕教师资格证进行考核,17.9%选围绕专升本,12.9%希望检测知识是否系统;对学过心理学的学生提问“公共心理学考核怎样进行合理?为什么”,70.2%选知识应用和平时积累,12.3%选围绕教师资格证考试,其余选平时出勤加期末答卷。从结果来看,注重知识应用能力和平时学习积累的考核方式更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五、学生学习状态
从结果来看,学生学习目标81.2%结合大学生自身心理需要和未来就业需要来学习公共心理学,课余时间和管理70%学生用手机游戏来打发时间,72.3%学生课余也会偶尔看心理学,说明他们对心理学是有需要的,但是20.8%的学生也报告只有考前才会学习心理学,20.86%报告课堂收获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背题,答完期末考试卷子就什么都不记得了,这映射了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效果不乐观。心理学知识应用的角度51.5%报告一般、31.2%没应用,33.8%报告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时隐约想起来是心理学知识,但是不会用。终身学习角度45.45%感兴趣,36.95%学生渴望课程结束后与教师能够继续交流心理学。
六、结论与思考
综合以上分析,当下高职高专公共心理学教学效果不乐观,笔者在教学内容、形式、考核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优势,利用好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达到终身学习,思考将线上与线下教学进行整合是今后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陈红,黄希庭.关于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改革的思考[M].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