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业
教材是文本解读的第一文本,但不是唯一文本。教师应善于创造性地解读教材、使用教材。通过对教材例题的有效改编,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以人教版《平均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为例,探讨数学教材例题改编策略。
一、改编学习情境——由被动走向主动
人教版提供的学生收集矿泉水瓶的学习情境,看似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仔细反思不尽然。笔者用访谈法调查过学生,现在学校较大程度上普及直饮水,很少有学生带矿泉水进校,自然收集矿泉水瓶之类的学习情境缺乏实践的支撑。因此,试图通过收集矿泉水瓶引出“平均数”这个话题,有点儿人为创造教学情境的味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时兴趣寡然。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介绍知识背景;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因此,笔者尝试以“蓝精灵”代替“矿泉水瓶”,通过新颖、新奇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非常喜欢以蓝精灵为主题的学习情境,远远胜过收集矿泉水瓶这样的例题;新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最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可见,有效地改编教学情境,有助于促进有效教学。
二、改编学习素材——由要求走向需求
平均数的认识需要教材提供一个适合的素材,學生以“小队收集矿泉水瓶”这一学习素材看似符合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实质上距离学生学习现实起点尚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于为什么要求平均数的认识不深,感受不到求平均数的现实意义。这种人为编排的学习素材,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以为是的教学情境,成为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改编数学例题素材,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到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使其意识到这是学习时的“需求”,而不是来自于教师的“要求”。因此,笔者在改编教材时,设计了“精灵队”和“古怪队”,让他们去森林里进行摘“蓝精灵果”比赛的情境,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了谁摘得多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来源于学生学习现状,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数学教学理念。
在森林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蓝精灵,有蓝爸爸、蓝妹妹、聪聪、笨笨、壮壮、淘淘等一百多个蓝精灵,它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有一天,“精灵队”和“古怪队”去森林里进行摘“蓝精灵果”比赛:
问:哪一队的成绩好?
三、改编例题数据——由形式走向本质
教材例题中每一个数据的背后,承载着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对这些数据进行必要的解读与改编,有时更能达成教学目标,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改编教材不仅仅满足于改编情境、问题,更要关注例题中的数据,让“数”为“学”搭桥铺路。
教材中营造的情境是:小红14个,小兰12个,小亮11个,小明15个。这样的数据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整体上数据在同一个区间,层次感不强。笔者在改编教材时,对数据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淘淘8个,笨笨4个,聪聪9个,平平3个。这些数据让学生较快地看出多寡,有助于学生较快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
就例题的数据而言,它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既然“移多补少”和“把和平分”是例题教学的目的,那么,在数据上应更有“层次感”。 “淘淘8个、笨笨4个、聪聪9个、平平3个”数据的设计,更能凸显出“平均分”的必要性,也使学生体会到“平均分”的数学价值。因此,我们不要拘泥于数据的形式,而应透过数据看背后的数学本质,并以此改编例题数据。
四、改编呈现过程——由随意走向刻意
对于教材例题而言,许多情境是“顺其自然”提出问题,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学习、探究。从改编教材的角度来看,螺旋式地呈现教材素材,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体现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
对于统计知识而言,从统计表到统计图,这个认知过程需要一定的铺垫。在改编例题时,笔者强化了统计表到统计图的数学产生过程。笔者通过“问题—表格—图表”这三个不层级的呈现方式,起到降低学习难度的效果,促进学生符号意识的发展。
五、改编教学环节——由单一走向多维
对于例题背后的教学环节而言,教师往往满足于“一步到位”。只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万事大吉。改编教材时候,对于核心知识、核心问题有时要“一曲三叹”,让学生在充分表征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对于平均数的认识而言,“移多补少”和“把和平分”都是有效的办法。但是,谁更有效,仅仅凭借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简直是零。如何让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把和平分”的优越性?笔者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假如数据增加时,二者孰方便的问题:过一会儿,再来了3个蓝精灵壮壮、灵灵、乐乐,你觉得移多补少的办法方便吗?如果来的是30个呢?于是学生得出在组数多或数字大的情形下用“把和平分”更方便。
仅仅停留在得出结论的层级上,数学教学还是不够的,还要引领学生建立模型。这时,引导学生分析算式(8+4+9+3+7+13+5)÷7=7(个)和(8+4+9+3)÷4=6(个),通过外在形式的对比,让学生内化得出模型“总数÷份数=平均数”,这样,平均数的知识在“一唱三叹”曲折反复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而已。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善于、敢于改编教材例子,从学情出发、从教材出发,在适切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前提下,对教材例题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有效地为教学服务。